高转化率的社群运营技巧
"社群运营是我见过的最苦逼的工作,每天就是养号、拉群、发群公告,然后搞个9.9硬广告的福利,不但学不到东西,还浪费时间。我打算换个工作,反正以后再也不干这个了"。有学生这样抱怨道。
我想有这种抱怨的人应该不在少数。
左联:养号、拉群、发广告
右联:转发、踢人、卖东西
横批:社区营销
这副假对联,看似玩笑,却也道出了天下社区经营者的委屈和苦衷。一边是大量重复性的基础工作,一边要面对一波又一波的业绩压力。有时人就这样被浪费了。
那么,如何让社区运营有味道呢?如何打造一个高转化率的社区?这些其实都是可以借鉴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专门来谈谈如何做好社区工作。
A. 了解社区
第一部分,我们来谈谈如何理解社区。
凡是接触过社群运营的人,如果有一定的动力,愿意多学多看,都会听说过社群的5个要素:同人、结构、输出、运营、复制。
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多数人即使记住了这5个要素,仍然无法解决他们在现实中遇到的社区问题。原因是什么呢?是总结错了,还是没有用对?
我认为不是,而是缺乏观察和思考。要了解社区,不能只看书,要结合自己和别人的社区进行观察和比较,然后找到5要素的暗线。
你接触过或观察过哪些类型的社区?我讲讲我的,你们可以通过我的观察做参考。前提是要明确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把所有的社区都列出来,而是要做分类,细化特征,细化行动。
我自己的观察,会有这四种常见的情况。
第一种
我已经和别人建立了联系,所以我需要一个载体来帮助我接手这个关系,并维持这个关系。例如,我有一个家庭团体,一个同学团体,一个同事团体。
这种群体的典型特征是:先有深厚的关系,后有群体,关系深,载体薄。我们是否使用这个载体,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
这种社区的核心目的是:接管关系。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关系深厚的群体并不能算作社区的范畴,因为群体成员之间是强关系,并不直接产生商业价值。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主要与商业地产的社区打交道。
第二种类型
我对NBA球员科比有一种精神信仰,所以我加入了一个抖音社区,大家都有科比的曼巴精神。
这类社区的特点是:爱心驱动,群体成员关系浅显,载体浅显,但内容真实,能引起共鸣。这些社区的核心目的是寻找认同感。这种群体其实有很大的变现机会,但必须加以克制。
第三种类型
第三种类型的社区是基于学习目的的社区。例如,新媒体写作小组、运营交流小组。就像现在很多考生加入考试群、公考群。
这类社群的明显特点是:目的性强,内容好,管理明确。加入群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和技能。
第四个
我还被瑞盈的福利官请进了福利群,被滴滴推荐引导进了拼车群,被淘宝店倒贴给了秒杀群等等。这种社区我统称为鱼塘。
这类社群的特点是:以福利为诱饵,收获是真,所以活动多,单向交流频率高。当然,进群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薅羊毛。
你看,通过观察我进入的社区,我可以很好地定位我们服务的社区。如果我服务的是一个学习型社区,我知道我的优势在两个方面:内容和管理。事实上,这与我们社区的5个要素中的 "产出 "和 "结构 "相对应。如果我在经营一个鱼塘,我会更加关注它的生命周期,以确保经营的多样性和刺激性。
至于最后的复制,在社区运营的模式跑通之后,我会思考如何在中间阶段进行批量运营。这将涉及到大宗社区与中心的关系、工具与人的关系、资源配置的关系等等。
二、打造高转化率团队
社区运营和销售是一样的吗?
严格来说,这种说法是不恰当的。作为一个细分的运营部门,要看具体的业务,放在什么位置,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社区只是一个接触用户的工具,我们应该了解社区的特点来实现我们的商业目的。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商业社区的运作具有销售属性。这是一个事实,不能隐瞒。
原因很简单,因为社区对处理这件事简直太友好了。
完成交易需要高频率的沟通来建立信任。社区满足了这一点。
为了提高效率,交易需要1V以上的沟通。社区满足。
群众效应是完成交易的必备条件。社区满意。
因此,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公司都会把社区营销放在转化环节来做。当然,新增环节和留存、推广环节,大多也会用到社区工具,但最终的落脚点其实还是为了促进转化。既然 "转化 "是社群运营的宿命,那么我们就应该研究如何把社群做得有品位、高转化。 这里我想强调一个概念,其实有3层意思。
第一层:用户觉得有趣、有用
第二层:公司觉得运营效果好
第三层:员工觉得研究有价值
针对这3层含义,我将分别传递一套有针对性的公式来解决 "味道 "的问题,请注意,不是一个,而是一套。
1. 有趣的和有用的
"有趣和有用 "是用户的感觉,而感觉是行动的内在指引。如果你想让用户采取行动,你必须深入到用户中去,了解他们的感受。先上公式,再解释。
有趣有用=干货普及化+形式多样化+人物形象丰满化 这种感觉来自于3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一方面是形式,另一方面是人物。
所以,你不能只在化妆品池里抛出购买链接,你要解释美白的窍门,而且是美白的窍门,你不能抛出一堆 "富含5%烟酰胺 "之类的官话,你要告诉用户 "涂抹了这瓶面霜就相当于敷了5片美白面膜" 你要告诉用户 "涂抹了这瓶面霜就相当于敷了5片美白面膜" 。
追求新鲜感是大多数人的本能需求,喜新厌旧也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你分享的东西不能只是一种形式,必须与众不同。海报、视频、音频、问答互动、众筹参与等等,多做设计,不要让社区只成为一个聊天的工具。充实人物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比人与产品之间的联系更强。
让用户感受到你的真实,感受到你的用心,感受到你的品质,这些都决定了你在发送营销信息的那一刻,用户的感受是 "什么服务都不懂,就知道卖东西",或者 "他这么好,推荐的东西肯定有问题! ".
2. 有效运营
其实 "有效运营 "在公司层面更重要,但作为社群运营的执行者,我们要有 "先满足用户,再满足公司 "的意识,所以我们的第一步是说 "有趣 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接下来的 "有效运营",即高转化。
有效运营=注意力吸引+价值冲击+期待氛围+推广转化 请仔细阅读本节内容,我将为大家分享20个转化技巧,帮助社区合伙人提高转化率。注意力吸引是每个转化活动的发令枪。这个点的策略下来,就意味着一个转化行动已经悄然展开。
这将涉及到5个技巧,将一起交付给你。
抢夺注意力是关于行动的铺垫,是关于学会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讲这个产品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受了多少委屈的故事。讲这个产品从创意,到设计,到优化成品,克服了多少困难,遇到了多少困难。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 "利益吸引法",比如说一波抽奖活动,然后说明这个活动的背景,对产品做一个预告。
痛点吸引法:列出集体痛点,问大家痛不痛,然后预告我们有解决方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其实我在本文开头就用了这个小技巧。
共创吸引法:通过帮助、内测、共创、调研等形式,邀请对方体验、改进、评价自己的产品,从而获得对方的关注。
好奇心吸引法。还记得优酷公布代言人并发送人物剪影吗?你也可以挑选几个特征,让用户猜测新产品是什么。
价值影响是产品包装。它是用户判断 "值得 "和 "不值得 "的原始依据。说到这里,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是不是应该先找到用户需求,然后再满足用户需求,现在怎么直接上价值了。" 其实不然。因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这个理论。
需求的洞察和匹配应该在产品上市前完成。这一步的 "价值影响 "只需要完成证明。证明我的产品可以满足你的需求。这一层也为你提供了5个提示(下面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问题)。
重量。这个化妆品的开发成本为10亿美元,由120位科学家开发,并获得了XX项专利
重量:上个版本的面膜,同样的价格只有10片装,现在升级为50片装,还要增加10片装的体验
重磅权威: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王教授推荐的电动牙刷
重磅数据验证:这款空气净化器在睡眠模式下的噪音低至30分贝
重磅事实案例:这款口罩应用一个月后的效果对比图
期待氛围是产品转化前的最后一波烘烤,也是突破用户心理防线的关键一步。这一步就像暴风雨前夜的暗流涌动,极力想得到,却苦于没有得到。营造期待氛围的5个技巧,为你打包。
预订数量超过预期。在产品推出之前,预订数量已经超过了10万个。手机制造商屡试不爽的一招。
人在测试中说好:新机提前曝光,测试视频来一波,这操作是不是也格外熟悉。
感恩回馈来一波:预售超预期,福利来一波,转发给3个新亲,可能赢家就是你。期待值很足,参与感很足。
现有货源不足:时间有限,制造稀缺,僧多粥少,先下手为强。
粉丝三问二赞一信:问产品,问售后,问价格,赞过去使用效果好,赞退货服务好,表达对品牌的信任,期待新产品。
促销转化是检验前几步成果的时候,也是打破窗户纸的时刻。要想在社区进行转化,总是需要拿出一些额外的好处,给对方一个 "此刻向你购买 "的理由。这一步的5个技巧,请看一下。
超级特价:这一招要视情况而定,因为这很可能成为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优先开通内部渠道:锁定铁粉,先胜后求战
分享战果:半小时战果,一小时战果,总之,卖疯了
增加奖金冲榜:感谢支持,增加奖金福利,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奇迹。明星直播室常见套路。
最后的最后:最后两小时,最后40套,最后的赠送名额等等,总之,错过了就等明年吧。
3.有价值
最后,我们来谈谈工作人员本身。如上所述,"先满足用户,再满足公司 "是一个社区运营者的基本意识。但员工的个人成长也不应该被忽视。谁应该对员工的个人成长负责?第一个责任人应该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成长的最大受益者。第二个责任人应该是主管。
大多数人的成长与他们的上级有直接关系,所以我想在这里说一句真诚的,但不一定正确的话--你要学会挑选你的上级。相信吗?挑选上级有一个公式。一个好的上级=一技之长+愿意培养+职业发展相匹配一个好的上级,一定有比你长的,这里我们要睁大眼睛看,不是挑毛病,而是发现美。
不是什么都比你长,但可以帮你弥补其短板,当然,你要保证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达到的,否则就不叫 "一技之长",叫 "天赋"。上级有能力不等于你能学到东西,行动=能力*意志*触发。不要高估自己的 "偷 "的能力,要知道 "偷东西容易上火,拜师学艺事半功倍"。
最后一点是职业发展的匹配性,也就是说,你学的这一点要对你的未来有意义。比如说,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能力,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比如说,教你做好饭的能力,除非你将来想从事这个行业,否则意义就会锐减。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基于自我成长。我有三个建议可以参考。
睁大眼睛,多读书。我们知道,最经典、最系统的知识应该是在课本上。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书本自己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不要做一个学者,要做一个实践者。对于每一项活动,每一个项目,我们都要有意识地参照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同时一切以结果为目标,反向纠正自己。
刻意练习和反思。"没有成长 "是一种粗浅的认识,并不意味着客观上你没有收获,只是因为你没有做系统的回顾和整理,造成了 "没有成长 "的假象。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3点,还是没有增长的空间。及时止损是最好的选择。要相信,有时 "适合 "真的比 "努力 "更重要! 以上是本次更新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