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16:51 作者 :小品 围观 : 次
全书名:《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
原书名:《FlashForesight:HowtoSeetheInvisibleandDotheImpossible》
作者名:[美]丹尼尔·伯勒斯(DanielBurrus),约翰·戴维·曼(JohnDavidMann)
译者名:金丽鑫
出版方: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0083030
前言未来是不确定的,这每个人都知道,那有没有办法可以掌控这种不确定的未来呢?很多人觉得这像纯运气的活,但其实是有方法的,但前提是我们得理解未来是什么东西,以及未来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里有什么样的规律。
一、跟着确定性走很多人认为对未来很迷茫,想转行,却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
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抉择才这么难。但这么说其实并不准确,比如你我都迟早会死,这至少几乎是确定的吧?比如你明天不吃饭肚子会饿,这就不是几乎,是100确定的吧?比如社会效率只会不断提升而不是倒退,这是客观规律吧?
很多事儿在未来尽管我们不清楚细节,但如果排除细节,则有很多可以确定的东西。当我们去为未来做准备的时候,就得从确定性的东西着手,而不是那些「可能」、「或许」会这样的东西。
社会效率的改进就是一个确定的未来,当我们选择行业时,哪个行业对社会效率的提升更大?注意,并非是哪个行业的社会贡献绝对值更大,因为当一个行业发展了不短的一段时间后,无论它的社会贡献有多么大,它的人员组成、准入门槛等都会相应地上提至与贡献相适应的收入和机会持平。
我们要关注的是有哪些局势还没定下来的新领域,对比现在和过去,对社会效率的「提升率」最高,那么它们就是我们可以优先选择的选项。
这些东西是属于朝着一个方向一直发展,永远不会回头的,它的发展线是单向的。比如「用尽量小的物体承载尽量多的信息和功能」,这样的趋势也是长期统一的,原本计算机那么大,能完成的功能还少,现在手机那么小,集成了那么多东西,这个趋势不可能反过来,不可能有一天东西大了反而能完成的任务少了,所以对于这样的事物,我们永远可以往一个方向去做确定性预测。
那也有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投资,投资标的的涨跌是不确定的,但大部分成熟的投资标的都有一个确定性的东西,叫「周期性」,尤其是市场指数而不是单个标的。它跟那些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发展的事物不同,它会周而复始。
换言之,尽管我们不知道指数明天、明年甚至三五年里会不会涨,但我们知道当前处于低位的它迟早会涨,尤其是当它显著偏离过去一段时间的均价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周期发挥威力之前一直持有并等待。若是继续偏离,则应该更加庆幸而不是恐慌,因为这一次购入时的收益将更高。
再比如,法币时代的确定性东西——每N年一次的经济衰退(目前约10年左右),接着就会进入一个法币超发的新周期,一个中心化的机构通过超发货币将经济平地拉起,资产价格暴涨,然后再经历N年又再度陷入危机,这就是法币时代的确定周期,而每一个周期的法币数量都会远高于上一个周期。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资产都有或多或少的涨幅,但那不代表每个人财富的事实增加,而是社会财富的重新流动与分配。
在中国,房产投资在过去20年里看起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不理性的人或许认为房价永远涨,而理性的人则明白谁也说不好未来是涨是跌。但有没有确定性的东西呢?当然,房子无论怎么炒,核心都是人的需求,调研一下中国人不停下降的生育欲望、结婚欲望,以及不停地朝着走入家庭、增加生育的政策倾向,就能够发现未来人口将不可避免地持续减少,那么谁来消化这些供给?因此它就必然不可能是一个只要叫「房子」的东西就会涨价的未来。
未来看似很不确定,但有时也很确定。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放弃那些「可能」、「或许」的东西,去抓那些确定性的东西,只要能抓住这些,也就抓住了我们的未来。
二、清空经验,重新思考当我们看到了一些确定性的未来时,我们不一定能对它们做什么,比如很多人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喜欢写一些关于未来会存在的东西,现在有很多都实现了,说明那个时候的TA们早已看到了一些确定性的东西,但为什么实现的人大多不是这些人呢?
因为每一个确定性的未来都需要一定的其他条件配合。
要实现自己的一个设想,可能需要首先具备1、2、3、4、5,但是可能这些都没有,或者缺失了1、2、3,那么设想就只能是设想了。另外还可能当自己在和亲人朋友说的时候,也会被说是异想天开,如此久而久之,自己就可能会忘了这些事了,从而或许只有在之后翻看自己的日记才会发现这些记录。
异想天开真的是异想天开吗?社会是不断变化着的,当当初那些缺失的条件被补上时,人们却因为没有关注而不知情,此时那些异想天开已成了真正的潜在风口,但由于人们在一早就认为那些是异想天开,从而错过所有。
有个这样的实验,拿一个热带鱼缸,中间加一块玻璃,将鱼缸隔成左右两部分。此时在一边放上一条捕食鱼,另一边放上它的猎物。刚开始的几个小时,捕食鱼疯了一样去捕猎,但每次都无功而返,最后它停止了尝试。
一段时间后,当中间的玻璃被移除,每个人都以为其他鱼要被吃掉时,捕食鱼却不为所动,始终待在自己这边,不再尝试向另一边移动。
当我们思考未来时,会发现很多事情前面都有玻璃,这很正常,硬的方面,比如若没有触屏手机作为平台,外卖就不可能到今天的地步;软的方面,比如婚姻模式的改革、要不要生育孩子等传统观念......
这里都有玻璃,但前者是会慢慢被科技消除的,小时候父母觉得不会做饭的就得饿死,但你觉得人一定可以用钱买到更好的做饭服务,你是对的,这就是未来,是趋势。至于中间的玻璃,科技迟早能解决,但总方向一定是对的。
而后者也会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慢慢变得多样化,在未来,婚姻模式会更为开放化,一定不会只是今天的样子。但很遗憾,我们当下就得承受那种压力。
未来我们的父母会突然由于社会整体的观念改变,而变得开明了,当然有些可能会由于是当初催得太厉害,而刻意不打算改变观念,但是有部分人的成本已经付出,所以也就再也无法回到过去了。
所以当我们去选择这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清空传统、清空过去的经验。有些玻璃一定会消失,只是时间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的决策都应该从玻璃消失以后开始做起,提前活在未来,而不应该只看到眼前,或者出于消减眼前的压力而做出错误判断。
如果未来注定是走在第二条路上,那么无论第一条路多么平坦,第二条路多么崎岖,第一条路都很可能不是人们的优选,因为在第一条路上走再远,最终很可能还是得重新从第二条路的开头开始走起,更差的是木已成舟,不会有机会再切换。
三、跳出你的问题当我们在预判未来或试图解决一个难题时,一定要看到真正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表面未来并不一定真的是未来,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问题,或者说并不一定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拿石油来说,记得10几年前,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要省着点用,你看美国就光买石油,不开采自家的,未来等大家的石油都用完了,它刻意囤积居奇卖天价」。
大家都觉得石油总归会越来越稀缺,所以很多人就看涨原油,觉得这玩意儿一定越来越值钱。现在呢?你会发现问题的重点并不是石油是否可再生,而是人们未来还需不需要石油。
一种东西只能眼看着越来越少,而人类还必须依赖它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这样的东西存在吗?绝对不存在,因为人类一旦预估到这个趋势,就一定会找到其他的替代品或者创造出合成品,又或者提前习惯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替代这种依赖性。
有人说淡水资源一定是越来越少的,这就又犯了上述错误。这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人类一定会解决此类的问题,因为「省着点」这回事只能延缓,而没有解决,如果正常使用一种资源能够供2代人,那么将其延缓到4代的意义何在?照样还是会用完,而以人类的智慧100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无非就是问题的迫切程度导致人类花多少时间和金钱下去,从而影响解决问题的快慢罢了——延缓,就晚点解决;迫在眉睫,就多点投入,立刻就能解决。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场景:一直在解决问题,却从来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当突然停下来认真地花上一下午的时间思考时,发现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问题,完全可以忽略或跳过,差的只是一个思维转变而已。
现在闭上眼睛,试着想象你目前在生活或工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相信你只需几秒钟就能找到它,因为既然是最大问题,就一定经常困扰着你。但事实是,那个你马上反应出来的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一定不是真正最大的问题,而你现在想的解决方案全在第一层,全都是错的。
真正应该做的,就是在找到它之后,再去寻找第二层的问题,即有没有可能在做了某件事或者改变了一种观念之后,当前的这个问题就不复存在了?可能性极大。
比如某个投资人投资了很多家公司,有其中一家公司花费了他很多的精力,想了很多方法,也执行了很多策略,但它还是不赚钱。但是其实这家公司业务规模并不大,并且也只占了这个投资人的所有业务规模中很小的一部分。那么,既然做不好,也不重要,为什么不让它「直接结束」呢?
另外,一些关于家庭伦理的两难问题,其实也都是如此,先花几秒钟让自己最大的问题跳出来,然后再试着去到二层,大概率会有意外惊喜。
四、未来由你定义关于未来的思考差不多就到这里,最后我们来说点精神层面的东西。
如果现在说一个人的未来是由这个人当前的精神状态决定的,很多人一定觉得这是在扯淡。尽管这事儿并没有那么神奇,但它是有一定概率导向的,也就是一个人当前的精神状态,对TA的未来有一定的影响力。
还记得著名的2012吗?当年有很多人相信了这个末世预言,一些信徒甚至变卖了所有财产,疯狂消费,然后等待着死亡降临。但最后什么都没有发生,他们却什么都没了。
你说他们的未来是不是由他们自己的无知决定的呢?
在《异类》中有一个例子,说老师将一个班的学生随机分成天赋好的学生和天赋差的学生,结果一段时间后,天赋好的学生的成绩真的越来越好,而天赋差的学生的成绩真的越来越差。为什么?因为天赋差的学生觉得自己反正再学习也没用了,于是就不学习,而天赋好的学生则觉得自己就是这块料。
于是一个群体得到了一致的负反馈,另一个群体则得到了一致的正反馈,最终他们的未来就被自己当下的思维给决定了。
这就是正反馈和负反馈对未来的影响,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那你就不容易过早放弃,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积累,你就真的可以,或者尽管达不到自己心目中的等级,至少不差;而如果你觉得你无论如何做不好,那么稍微一点点不行,你立刻就会觉得「果然没错」,于是就更容易放弃。
任何领域的成功通常都来自于不断地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失败和挫折,重点是我们如何定义自己的终点?这决定了我们如何定义过程中的失败,即究竟是成功的中继还是对失败的证实。
后记现在,我们会发现要在未来有更大概率胜出,其实并非不可能,如果能够从这本书的一些方法论出发,是可以解决掉我们自己当前烦恼的很多问题,拨开关于未来决策的很多迷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