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16:51 作者 :小品 围观 : 次
全书名:《意志力陷阱》
原书名:《WillpowerDoesn'tWork》
作者名:本杰明·哈迪
译者名:何沺沺,林子萱
出版方: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205170
前言意志力是一种人人都拥有的工具。在人们的内心里,拥有更强意志力的人就是更容易成功,学习、工作、健身、读书......无一不是要用到意志力。
但成功的人真的是因为意志力特别强而坚持下去的吗?为什么那些创业上特别有成就的人,却管理不好自己的身材,甚至戒不掉烟瘾呢?或者反之也一样。所以他们的意志力看起来似乎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一、环境的力量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坚持用自己的意志力长久地践行某项行动?
我们总认为那些成功了的人是由于他们对自己更狠、更自律,但其实不完全是,我们认为的因素仅仅是极小的一环,一切都是多重因素下的综合结果。
举个例子:环境。很多人知道环境对人有影响力,但他们大都还是低估了环境的影响力度。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拉杰·切蒂博士和纳撒尼尔·亨德伦博士进行了一项研究,叫「机会均等计划」,描绘的是一个人在美国要改善经济状况的可能性。
结果非常惊人,改善一个人的经济状况,与其说取决于这个人的智力水平,不如说跟他所在的州,甚至所在的州里的县有更大的关系——在某些州某些县,很多人可以通过奋斗改善经济状况,而在另一些县,那里人们的机会几乎为0。
我们都听过一个说法,说你的收入是跟你最近或者跟你相处时间最多的6个朋友收入的平均值,也是一个道理。为什么人们都要去大城市?因为机会、环境。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觉得学习没用,你自然不可能一直坚持;如果你身边的人都觉得3000每月的收入很不错,你拿4000每月有了足够的安全感,自然不会想更进一步;如果你身边的人都觉得胖一点挺好,尽管对你是个心理安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必将跟着他们越来越胖。
以上是我们看得到的一次连结,还有更隐晦的二次连结,也就是你朋友的朋友如果都不怎么样,那么你这个要好的朋友尽管在当前看来还不错,但他迟早也会变得不怎么样,从而影响到你慢慢变得不怎么样。
古时有「孟母三迁」,为了孩子有个良好的环境不停地搬家。现如今,我们除了物理环境,还有网络环境——你每天的时间更多地和哪些人一起度过,就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是社会动物,很多时候都需要跟别人一致来融入环境,而这种融入不一定都是刻意为之,有时是一种身体和大脑的下意识反应,一种出于环境和谐、不愿意跟人起冲突的心态导致的慢慢靠近(如果是不好的,就是慢慢滑坡)。
有个关于跳蚤的实验是这样的:
把一堆跳蚤放在罐子里,如果不盖盖子,跳蚤很容易就能跳出来。但如果盖上了盖子,跳蚤跳得太高就会撞到盖子,这感觉不好,于是它们在几天之内就能学会不跳得那么高。此时你打开盖子,它们就不会再跳出罐子。
更可怕的是,这种「新规则」将会延续到下一代,如果第二代跳蚤始终保持和父母的近距离频繁接触,那么它们同样无法超越父母的环境带来的印记。
仅有把它们放到一个新的地方,周围都是跳得更高的跳蚤时,它们才能越蹦越高——原来不是自己不行,是自己被环境「教化」得不行。
这是被动地改变环境,在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足够的运气被人被动地扔到某个把我们挤压向上的环境,那就需要自己主动去更新环境。
主动更新环境没有想象的容易,因为现有的环境会阻止我们改变。我们必须断连一些人,断连一些已经习惯了的生活、工作、学习模式。这非常困难,因为「不习惯」、「不舒适」、「不安全」会对我们有生理提醒,于是就导致一点点的挫折就足以让我们改变想进步的想法,把我们拉回原地。
所以有时候主动更新环境,且成功地主动更新了环境,长期接受新环境对自己的新挤压、新助力,需要的是一种彻底想明白了以后的信仰,否则很容易放弃。
二、删除所有冲突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意志力不足以对抗某些事物,那就把这些事物删除,尽量不要让你的意志力工作,这也可以算营造「环境」的一部分。
如果你天天在考虑当前这一份患得患失的感情应不应该丢弃,那就应该丢弃,把你的时间和精力节约下来,它在消耗你的意志力。
如果你好几年都没有穿一件衣服了,那么就应该丢弃,因为每次你打开衣橱或抽屉寻找别的衣服时,都可能要把它拨到一边,这不仅占你的空间,还在浪费你的大脑内存。
如果你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都没有打开一个APP,请删除它。同样的,如果你克制不住要刷一个APP,也请删除它,或者将它必用的纯工具部分以外的功能屏蔽掉。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士兵普遍有毒瘾,270万的海外士兵里有20染上了海洛因。这也正常,高度紧张的战争中,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活着,自然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也是原本正常的人去侵略其他国家时就烧杀抢掠毫无愧疚的原因,主要不是人本身的问题,还是处在了一种生命随时失去的高度紧张感之中。
为了让他们戒掉,那些染上海洛因毒瘾的士兵被要求留在越南戒毒,直到毒瘾戒除后再带回美国。在后续跟踪中,人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复吸,照理说,毒瘾在戒除后复吸的概率是很大的,于是人们纷纷质疑这个后续跟踪的结果有问题,但事实上就是如此。
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在越南染上的毒瘾,在越南戒的毒,最后回到的美国。
当一个人身处熟悉的环境时,他就容易被引导做出符合当时在那个环境下的行为,但当地点、建筑、生活方式和身边的人都换了一波以后,毒瘾自然而然就不再被想起来。
很多人拒绝承认自己的某些行为和环境有关,但事实上不可能,被环境影响是一种必然。而此时如果人们意识到被影响的结果是不好的,则必须动用意志力去对抗——只要动用意志力,就一定有成功和失败,如果是短期,或许成功的人数还多,如果是长期需要动用,则失败的人数就会大幅增加。
因此所有长期的事情,都要避免用到意志力。
现在你该怎么做?先把你走向高质量生活和更高层次状态的核心整理出来,接着删除所有与之相悖、需要你用意志力对抗的事物,无论它在短期是否令你多么舒适,包括产品、人际关系、感情等,一切为了走向更好的长期而服务。
三、对抗诱因的诱因被短期的渴望所吸引是人之常情,刚刚我们说了要把劣质吸引源尽可能地删除。但有些吸引源和我们必须使用的工具是绑定在一起的,删不掉怎么办?
那就给触发渴望的诱因再加一个新的诱因,加在它的前面,将其拦截。
这就有点像我们初高中时做的导流物理实验,你看着水是默认往东边流的,你人为地用一根导管改变它的方向,让它顺着导管往南边流。
我们可以用一些if-then的条件语句去实现,比如:
如果我打开冰箱,除非我不饿,否则我就应该把里面的蔬菜先吃完再吃其他。
类似这样把后天的编程语句,加在基因对自己这台机器的编程语句之上,两者不要严格冲突,因为胳膊拧不过大腿,你是对抗不了基因的,但可以有一定的引流作用。
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我饿了,我并没有让自己不吃,我也没阻止自己吃红烧肉,这不算对抗基因,但我的规则是先吃完蔬菜,才能吃其他的例如红烧肉或者蛋糕等高热量食物。
但当我真的把大量的西红柿、生菜这些都吃完以后,其实我也吃不下更多的高热量食物了,所以要对抗这些不健康的食物,我只需每时每刻保证把蔬菜填满冰箱就可以了。
再比如:如果我想在工作期间刷朋友圈,就得先做完30个俯卧撑。
这跟工作到一半刷朋友圈严格冲突吗?不严格冲突,你想刷就先做完俯卧撑就行了,但它也起了导流作用,你会发现一天下来,你在工作任务过程中刷朋友圈的次数大大减少。
还有一些导流方式是主动增加自己不完成的压力,比如:
承诺。当所有朋友都知道你每天要完成什么时,不完成就有压力;当你告诉了老板2天内一定会完成时,你的时间利用率就会提升。惩罚。如果今天不完成跑步,就得失去继续学习的资格,就得请一起跑步的朋友吃饭,或者提前交的保证金就得被平分等等,这也能促使人们完成任务。这里的所有代码都是后天加入,目的都是在不严格跟基因的代码冲突的前提下,减少对意志力的消耗。
四、下注一直要在一个与本能对抗的目标上消耗意志力,这当然不可能永远持续,只可能短期有效。如果你想要在一件事情上全力以赴,最直接的方式还是「下注」。
我们对一件事情是否自动自发,往往取决于输的成本。
比如有个人在某个领域已经很知名、很成功,但做事依然很拼,他的工作状态可以说真好,但他说「我是从一无所有过来的,这是我好不容易拿到并取得了一点成绩的地方,我这辈子都会牢牢抓住它」。
一个人手上有来之不易且唯一的救命稻草,他就会全力以赴,但如果他是富二代,家里随时有几十亿的资产等着继承,他输的成本就没有那么大。这不是说富二代就不会成功,但他们的成功更多比例是利用了已有的资源,跟其他一些从0开始靠牢牢抓住珍贵东西的人不一样。
我们在一个新领域学习也是一样,比如你学习一个新领域里的投资,如果你单单就是学习,你的进展会很慢,因为人都会怠惰,靠意志力来支撑时不时就会放任自己。
但如果你已经把不少钱投进去了呢?这个时候你可能会亏损,但从另一个维度看,你对于该领域的了解就会快上很多,因为你学习它是见缝插针,根本不需要意志力的参与。
所以如果我们要全力以赴,记得下注,平衡注的轻重,让它的损失对我们产生一定影响但又不至于到输了起不来的地步,这能够让我们真正学到东西。
后记意志力是难以长期有效的,如果你想要进化成更好的人,就一定要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当然,就算你成功了,也不是你个人的成功,而是塑造你的环境跟你结合在一起的共同成功,千万不要犯归因上的错误,从而过于自大。
我们是渺小的,都带有人类天生的诸多弱点,每个人都是如此,很多事情我们明知道是怎样但却无力抵抗生理本能,但我们身为现代人类、身为进化得更高级的人类,有自己的能力所在,那就是勇于改变我们所处的环境,让所有人、事、物的力量共同作用于我们,让所有的元素合力起作用,从而发生我们想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