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三国演义》读后感2000字

2022-08-18 16:48 作者 :小品 围观 :

书籍信息

全书名:《三国演义》

作者名:罗贯中

出版方: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67316

前言

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体小说保留了宋元话本中开头引开场诗,结尾用散场诗的形式,中间又多用诗词曲赋来作场景描写。罗贯中最善于写战争,《三国演义》中的上百场战争都写得各具特色,无一重复。

《三国演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揭开了中国小说发展历史崭新的一页。

回眸三国历史的长卷,那些伴随着各路英雄的刀光剑影早已暗淡;响彻在千年之前的,冲锋陷阵的鼓角铮鸣也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但那个时势造就的英雄的面容,却会随着我们翻阅的书页,一个个的飞扬在眼前,让每位读者有机会走近他们,品历史、观得失、看演义、悟人生。

一、东汉的自取灭亡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大统一转为长期分裂,又由长期分裂转为短暂统一的时期。东汉末年外戚干政、宦官专权。这两股力量是中国古代最为人诟病的腐朽政治势力,它们的交替擅权,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王纲解纽,政治黑暗,是后来发生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乃至三国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

汉灵帝在位期间把卖官制度扩大执行,弄得民不聊生。皇帝昏庸,官吏巧取豪夺,贵族大夫占地勒索,人民群众为求生路,只好铤而走险起来进行反压迫斗争。

终于,规模浩大的黄巾起义暴发了,这次农民起义给了东汉王朝致命一击,东汉王朝虽没被推翻,却灭亡在了因镇压黄巾军而得以拥兵自重的豪强董卓之手。

其他军阀如袁绍、袁术、孙坚、曹操等,又结盟讨伐董卓。董卓覆灭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迁都许昌,并在官渡与袁绍决战,取得胜利,形成了最初的魏势力。在讨伐董卓时,皇权严重失利,各军阀都有私心想称霸一方,互相攻伐,一些实力小的军阀被淘汰出了历史舞台,这就是群雄逐鹿。

历史上的朝代都如同一块美味的蛋糕,只有在位的君主成熟稳重、有才能、懂政治、得民心,使民众生活稳定富足,国家才会安定团结。一旦朝政被多家觊觎,总会出现弱肉强食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烽烟四起的连年征战、劳民伤财。虽说乱世能造英雄,但普通民众更希望生活在和平之中。

二、稳定的三足鼎立

黄巾起义后,各路军阀势力划州割郡,拥兵自重。曹操挟天子以令天下,孙权割据江东,刘备入主益州,赤壁之战后,三足鼎力的局面形成。

2.1曹魏

三国中曹魏最强疆域最大,占据着当时中国最发达的黄河流域。虽然经历过汉末的战乱,经济水平遭到一定的削弱,但由于先天条件好,恢复也比较快。

曹操作为一代雄才,开创了魏国基业,虽为人奸诈狡猾、心狠手辣,但其在军事上、谋略上、文学上的贡献,也是其他君主不可比拟的。官渡一战大败袁绍大军,是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征乌桓,伐张鲁,这都体现出了曹操过人的军事领导能力。

他身边人才济济,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文有郭嘉、贾诩、荀攸、司马懿等谋士;武有夏侯敦、许褚、张辽、徐晃等大将。晚年的曹操多疑、暴行,又嫉贤妒能,终不能独霸天下。

2.2蜀汉

蜀汉在初期是实力最弱的国家,但刘备礼贤下士,有许多文人武将慕名投来;组成了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还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等谋士。蜀汉控制着我国现在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

刘备年轻时颠沛流离、寄人篱下,能开创蜀汉一代伟业,也算是大器晚成了。他的成功离不开身边每位谋臣勇将的帮助,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诸葛亮首战便在博望坡大败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敦,又在新野令曹仁等胆寒。舌战群儒,使得孙刘联盟抗曹。

刘备死后,他已成了蜀汉第一领导者,却不居功自傲。六出祁山,多次击败魏军,虽然没有完成统一大业,但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在五丈原去世,诸葛亮为了蜀汉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3东吴

东吴主要控制着我国现在的长江以南等广大地区,吴国地处江东,因有长江之险,魏国迟迟不敢与吴国交战。孙权是三个国君中最长寿的一个,他的身边有统领能力超强的将领,如周瑜、陆逊等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用连环计大败曹军,而陆逊则在刘备大举攻吴时利用蜀军的弱点,火烧连营,使得刘备60万大军尽数丧命东吴。

天时、地利、人和是统一中原的必备条件,缺一不可。魏、蜀、吴三国各占其一。魏国兵多将广,有天子之名,占据了天时;蜀国刘备施仁政,宽厚待人,占了人和;吴国久居江东,凭借长江之险,占了地利。这样,便使得三足鼎立之势长久持续。

三、为何司马家族统一了三国

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只可惜当年争权夺利的所有人,都不会想到,最终统一三国的是司马懿。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一个大名鼎鼎的智者,也是一个流传千古但却有争议的名人。从书中表面的描写,我们可能会觉得他老奸巨滑,在诸葛亮面前心惊胆颤。事实上他是深谋远虑、老谋深算的智者。司马家族统一三国,分析其原因应该有如下三点:

3.1韬光养晦,适时出击

司马懿机智过人,不仅懂韬光养晦更懂适时出击。历史上公认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克星,诸葛亮北伐期间与司马懿相持良久未能获胜。

诸葛亮屯兵五丈原期间,多次挑战,司马懿均不应战。他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的衣服羞辱其不是男子汉,司马懿虽心中大怒,但他稳如泰山,接过衣物厚待来使,继续坚守静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最后诸葛亮的身体实在吃不消,病死在了五丈原,司马懿战胜了诸葛亮。诸葛亮一死,三足鼎立的天平已开始倾斜。

司马懿一生是靠真本事创业的,与曹爽共把朝政,被曹爽使计而明升暗降闲居「养老」,他用计骗过曹爽发动政变重新夺取实权。数历艰辛,司马懿深深懂得了权力的重要性,从此加强了对权力的把持和控制,成为魏国的实力派人物。

3.2教子有方,后继有人

司马懿教子有方。其子司马师、司马昭颇有父风,智慧超群,是魏国后期的顶梁柱。

3.3外界因素,历经三代

三国时期经济政治中心在北方,且孙权与刘备死后,西蜀、东吴人才凋敝,昏君迭出,实力相对弱小。与此同时,司马家族势力如日中天,司马昭很快完成了伐蜀的任务,但不久他却病逝了。其子司马炎继位后将魏换成了晋,坐上了皇帝的宝位,并在15年后灭吴,完成了一统山河的大业。

从司马懿开始,司马家族历经三代取得了大一统的晋朝基业,司马家族虽篡夺了曹魏政权,却没有扰民虐症的现象,深得民心。

后记

英国有句名言:造就一代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只有上代不断积累智慧、积累财富,下代才能日益发展,社会才会日益进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