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菊与刀》读后感(菊与刀经典语录赏析内容概况)

2022-08-18 16:48 作者 :小品 围观 :

书籍信息

全书名:《菊与刀》

作者名:[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译者名:何晴

出版方: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3945510

前言

鲁斯·本尼迪克特曾供职于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二战期间她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而后著书《菊与刀》。它是一本深入剖析日本人性格的文化经典书籍,成为了美国二战后决定对日政策的重要决策依据,深刻影响了战后日本的命运和格局。

半世纪已逝,纵在当下,本书对我们了解日本文化仍有积极的引导作用。而在关注日本民族特性的长短之后积极自检对我们而言更为关键。那么,到底如何看待这个兼容菊与刀的国度,而我们又能从学习中获得什么?

一、兼容差异是成功的基础取胜

1944年,二战的战火仍在熊熊燃烧。美国面对对手日本,更多的是知其各种矛盾的行为表现,例如生性好斗又和平礼让,穷兵黩武又崇尚和谐......但却始终搞不懂形成这些性格是背后的强制力。

大多数人只是一味地谴责其残忍无道,或武断地评价:「无论美国人做什么,日本人都会和我们反着干就好了。」因为这些失之偏颇的理解,美国朝野对战争中的每一步都不那么自信。

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学者鲁斯却真正的做到了秉承宽容心,坚持以坚韧的毅力和科学的方法开展对日的研究工作,得到的结论深刻而有见地。

鲁斯认为,在战况焦灼的情况下,美国更应去理解对手,从全局出发接纳并合理利用差异性。而真正理解对手的第一步需要我们跳出思维模式承认差异性。

美国人搞不懂日本人为什么一面沉湎于菊花的柔美一面又崇尚刀剑的力量,因为在美国人的观念中这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鲁斯却告诉我们:「请收起你们美国式的思维定式。」

鲁斯说到做到,转变思维模式不去思考同样境况下美国会怎么做而是真正去研究日本会怎么做,对待研究不掺杂个人爱恨,而是审慎全面地收集和利用各种证据信息,努力去还原日本人的行为心态。最终才写下了《菊与刀》,还原了较为真实的日本,让美国在接下来的作战行动中更有自信。

也让更多的美国人明白,虽然日本和自己有许多不一样但并非就是邪恶,《菊与刀》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美国人的包容性。

正因为鲁斯以兼容并包的观点来对待研究,《菊与刀》的结论才高出旁人一筹:书中判定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无需进攻日本本土,战后应大限度保留日本政府机构,保存天皇。结果,之后美国政策和这位文化人类学家意见一致,事实发展也如她所料。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一个人只有跳出个人情绪,积极关注更大的系统,了解并尊重差异性,并积极利用这种差异性,才有能更获得成功。

许多企业家能够成功,例如俞敏洪,马云都离不开知人善任,他们不见得有面面俱到的经营能力,但是却承认人与人的差异,自己较他人的不足,并能够利用他人的优势帮助自己,成全大局。

兼容和善用他人的差异才可能取胜,和而不同才可能天下大同。

二、板结僵化的思维模式让人盲目自大

《菊与刀》告诉我们,日本人整个民族都信奉「各得其所,悉安其业」的教条,在等级世界中他们既是囚犯又是狱卒,作为囚犯被削足适履,作为狱卒又企图强行征服外族。

在美国,人与人的关系是建立在一种全新,平等的基础之上。但日本人则认定不平等才是民族组织原则,每个人都安于接受等级制度,日本人不存在个人的观点和原则,尊重和维持等级制度是每一个日本人的义务。

例如在家中,即使年长者并非强人,家人也要绝对服从。在整个民族中,特定的阶层才享有特定权利,例如贵族才能拥有自己的姓氏,百姓则没有。天皇是他们等级的顶端,拥有绝对的特权,民众对于天皇要百分百尊重和效忠。

这样的观念让日本社会很难有寒门出贵子的可能,社会秩序板结僵硬,就算你天赋异禀也只能按照规则被安排在应在的角落,努力也无法翻身。但事实,没有人想要翻身,千百年来早已被驯化的他们,安之乐之的在各得其所的系统中扮演着毫无悬念的角色。

所以天皇让他们开战,他们会义无反顾的血战到底,天皇让他们投降,他们立马缴械,两种极端行径顷刻间就可以改弦更张让外人瞠舌。但对于思维固化,任何时候都要绝对服从上一级的日本人而言,这就是自然而然。

日本甚至认为整个世界也要各安其位,日本是金字塔的顶端,他们发起战争就是想让每个国家都被编排进相应的位置,遵从他们建立好的秩序。

僵化的思维让日本变的千人一面,自大而盲目。像书中说的:他们甚至不能理解战后当地民众为什么不欢迎自己,他们想:「日本不是已经给了他们相应的位置吗?他们不应该十分满足吗?」

日本人根本不懂得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和要求来要求别的国家。他们就像普罗克鲁斯兄弟一般强行的改变了本国的每一个人后,又企图将别国拉上他们的等级体系规范之中教育改造。可最终,无人买单。

像日本一样,我们普通人如果对于错误的观念执迷不悟,并且刚愎自用想将其强加给他人结果往往都是适得其反。

而当下社会更需要具有活络思维的T型人才,不拘一格不拘泥过去成见,打破僵化的思维,形成一种敢于挑战过往的观念才能够让我们更谦和,懂得变通才能走上更大的舞台。

三、我们需要源于内心的行动力

日本人的许多极端性表现其实都来自于他们的耻感文化,耻感文化是指依靠外部的强制来监督自己。而美国人则提倡罪恶文化,即建立道德标准后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依靠罪恶在内心的反映来行善。

所以日本人在做了社会公认的错事后只有被人发现谴责才会承认错误。而如果没人发现,他们会为了逃避耻感而掩盖错误。也就是说,日本人更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评价自己的行为,而自省能力极差。

所以在日本战败后,他们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承认在战争中错误的罪行,相反在近年大肆篡改当年的恶行妄图掩盖曾经的过错。

因为过分看重耻辱心,日本人本身惧怕竞争,竞争之后的可能出现的失败他们无法面对,失败后旁人的眼光他们无力承担。有研究表明日本人在竞争中工作效率极低,因为他们都过多的关注结果而根本无心专注过程。这种心态让日本人患得患失无法泰然面对挑战。

而缺失羞耻心,又让他们总是妄图掩盖过失,企图欺骗外部舆论结果往往却只是自欺欺人,不懂得自我修正。

对于我们任何一个普通人而言,最好动力和阻力都应该来自内心。为了修炼成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们发自内心的努力。因为由衷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我们改变过去的不妥积极应对明天,源于内心的才是最好的成长行动力。因为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

而一个人只是依靠外因的推动走或停,就如日本一般,始终无法做到心坦然,步从容。

后记

透过《菊与刀》我们能打开观察日本的窗口,更可以打开自检自省的大门,《菊与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仔细阅读。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