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知识 >

为什么你对孩子在好都说你不配做母亲什么原因(为什么你对孩子不感兴趣)

2024-06-16 15:16 作者 :生活常识达人 围观 :

任何关系都需要靠经营,任何关系的好坏背后所隐藏的也是因果论,能悟懂这一点和孩子的关系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前几天,听朋友讲了一个真实经历

15岁女孩茵茵,爸爸早年前抛弃她后,就一直跟妈妈、外婆生活在一起

妈妈忙于工作,外婆又心疼茵茵没人照顾,于是就背井离乡成了这对母女的精神支柱

再加上茵茵从小没有爸爸的缘故吧,外婆对茵茵从小就特别疼爱,茵茵对外婆也极为依恋

可11岁那年,老家的外公生病了,外婆需要回家去照看

当时的离别之际,茵茵可是把眼睛都哭红了

但这份不舍也仅仅是离别时的短暂感动,晚上妈妈让她给外婆打电话聊聊天时,她就满脸不耐烦地嚷嚷说:“真烦,有什么好打电话的”

那一刻,妈妈只觉得有些失望:“明明外婆对她那么好,为什么转个身的功夫就不想念了”

而不久后,茵茵从外面买回来一只仓鼠,每天一日三餐都尽心尽力地伺候着,如果到学校寄宿了,每天也按时按点往家里打电话、询问仓鼠的情况

包括:

吃得好不好

有没有喂水喝

新买的玩具会不会玩

赶紧多拍几张照片看看心爱的鼠子

如此细心体贴的一幕,更让妈妈想不通了

她不明白,明明外婆那么掏心掏肺地对孩子好,结果却不如一只小小的仓鼠感情深,也一直以为:“这就是典型的白眼狼,养不熟”

可有一次春游,妈妈如往常一样把书包塞满了零食、水果,嘴里还不停唠叨一路上的注意事项时,茵茵有些不耐烦地打断说: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有必要还把我当小婴儿看待吗?还有啊,你老说我对你们的感情还不如一只仓鼠,那是因为仓鼠能把我当成它的主人,而我也能在它身上找到存在感”

原来,外婆和妈妈自认为的掏心掏肺,对茵茵来说却是长不大的内心压抑

特别是当她把好吃的零食喂给妈妈和外婆被拒绝说:“你吃,我不要”、“我不爱吃”、“哪有大人吃零食”时

正因如此,茵茵就喜欢被小仓鼠需求的感觉,潜意识里也就对仓鼠的关心和爱超过了家人

说到这里也大概清楚了,那些掏心掏肺爱孩子,最后却被子女反感、冷淡的父母,并不是孩子有多薄凉,而是相处关系背后的因果论

特别是以下三种“因果关系”,往往就是你对孩子越好、孩子却反感你的理由:

01

满足型

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

和15岁女孩茵茵相似的另一个女孩

也因为从小没有爸爸,妈妈就愧疚地以为:“本来就没有爸爸,可不能让她觉得妈妈也不爱她了”

于是,每个月工资基本上都是花在她女儿的身上,要什么也都会尽数满足

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候,所见有限,需要的东西也往往可以轻松满足

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要的可不止是零食玩具,身上穿的用的,还有手上拿的手机,基本上都是一口一个名牌

当妈妈觉得压力过大,忍不住提醒她:“妈妈年纪大了,挣不了多少钱,你省着些花钱”时,女孩非但没有体谅妈妈的辛苦,反而当着一众亲戚的面说:“我妈不让我吃饭,也不给我钱买衣服穿”

最后,迫于形势压力,也不想让外人围观看笑话,妈妈只好一次次妥协

而一晃又是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小女孩也成长得亭亭玉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实习

本以为好不容易把孩子培养出来就熬出了头,可从小衣食无忧、被宠着长大的女孩,也让她即便是成年也依然没有独立意识

有一个月,就因为工资不够花找妈妈要钱未果,女孩就大声嚷嚷着宣泄不满

她说:“没钱你生什么孩子,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吃苦的吗?真倒霉做你的孩子”

听完这番话,妈妈还试图解释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就要学会更独立、承担起自己的未来”

女孩呢,完全听不进去,她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妈妈不爱我了,妈妈讨厌我”

就因为没有满足需求,也因此忘记所有的好,只记得所有的不好

这就是典型的被惯坏了

如果养孩子就是不停地付出,孩子要什么就轻而易举地满足,那结果无非是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还有习以为常地接受的有因有果

记得心理学的情感论里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之所以敢在你面前无所顾忌,原因无非有两点:

第一,你没有原则,别人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别人说什么也咬碎牙往肚子里咽

第二,你有原则,但往往碍于面子没有勇气、或底气而轻易妥协,最后反而被人轻易抓住懦弱

很明显,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是一样

正所谓:“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世人也只会记住千里迢迢见想见的人,并不会记住千里迢迢想看你的人

不想养出最后还反感你的孩子,那情感论里的原则就是因果关系

从一开始就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但我们的爱也是有原则的,比如,不切实际、还危及健康的要求,我们是不会满足的,因为我们更爱你的健康、平安”

真情告白、但不随意满足,这才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爱,也是等价情感表达的最直接方式

02

拒绝型

让孩子把礼物退回去

人与人之间,无非是需求、和被需求,而这些恰恰是相影相随的

不管缺了谁,这段感情都不会完美

网上曾经看到一个视频

有一个儿子,在母亲节那天买花,想要给妈妈惊喜

可妈妈看到后并没有感动,反而批评买花不实用,还让孩子把花退回去

也就是这样一番话,直接让孩子委屈地哭了

后来,尽管妈妈也跟她儿子解释,表示以后想要什么会跟孩子开口,但拒绝孩子心意的习惯付出,到最后也会变成习以为常的习惯

亲戚王奶奶的晚年生活就是如此

年轻的时候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可面对孩子的给予却始终拒绝

小时候,儿女喂她吃糖果,她会说:“爸爸妈妈都是成年人了,这是小宝宝吃的”

再大些,儿女想要帮忙扫地、洗碗,她会说:“你把自己的学习管好就行了,家里不用你操心”

等成年后上班了,儿女回家给她买礼物,她也会说:“我们在家里什么都有,你们挣了钱就省着自己花,不用管我们”

后来,儿女们真的如徐奶奶所想的那样,不经常回家,没有多少电话,甚至想吃糖时还被嘲笑说:“你都老了,还吃糖,那都是小孩子吃的”

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饭,桌子上留着的永远都是鱼头和鱼尾…

原来,徐奶奶之前为了把鱼肉省给她的孩子吃,就告诉子女们说:“我只喜欢吃鱼头”

这就是拒绝孩子关心你的因果关系

正如每段关系的开始都是相互客客气气一样,父母把好东西都省给孩子,孩子自然也想把好东西留一些给父母

倘若这个过程中,家长只知道付出、不知道接受,那孩子自然而然就形成:“他们不需要…”、“也不喜欢”的潜能认知

所以,对父母反感的孩子不是白眼狼、也不是冷漠无情,他们只不过是被拒绝后失落,感受不到需求、也无法获取情感能量

就像情感能量一书中说到的一句话:

“每个人的情感都像是一个小口袋,装进口袋的,是你的需求和满足,而从口袋里掏出来的,却是爱别人的能力、与成就感”

而孩子爱别人的付出过程,也恰恰是他们体会爱、学会爱、和延续爱的过程

若这个阶段,父母接受了,那孩子的爱才会真正完整

03

强势型

家长说的话就是圣旨

没有天生薄凉,只有不一般经历的童年,过去成长的好坏体验,也会直接决定接下来的情感状态

有一个朋友,经常被她妈妈骂“白眼狼”、“不孝女”

时间长了,村里也传出她如何不孝的各种声音

比如:

“这姑娘好家伙,自从出去上班后,一连好几年都没有回家陪她父母过年,性格是真的野啊”

“这眼高心大的人果然不一样,飞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

“还经常听她妈妈说,早知道养出如此不孝顺的女儿,当初还不如直接掐死”

听着一句句熟悉的声音,我似乎慢慢理解了朋友身上的冷漠

一个整天生活在打压、和强势环境的人,先不谈有没有亲近你的想法,光是一句句“白眼狼”就让人忍不住躲避

事实上,朋友母亲的强势远比一句句“白眼狼”还要可怕

小的时候不喜欢吃蔬菜,妈妈还非要给她夹蔬菜

如果不愿意吃,就给你一个愤怒的表情,然后威胁说:“再让我发现你挑食,看我不把你扔门外去,好好把你饿一顿,到时候连草都知道吃了”

高考时不擅长理科,打算选择和文科有关的专业,母亲反对

如果没按照她的要求报考志愿,那接下来就是各种借口逼迫妥协

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也是一样,哪怕是已经离开家、依然无法摆脱掌控

但凡是母亲的一句话,那绝对要如圣旨一样绝对服从

否则,母亲的“毒嘴巴”就来了

完全不考虑你能不能接受得了,反正就是要用激将法逼你妥协

后来朋友实在是受不了母亲的掌控,就躲在外边不敢回家

用她的话来说:

“不是我不愿意回家,也不是我不想孝顺,而是一靠近那个家全身上下都不舒服,也不管你如何对他们好,他们始终都觉得你不如别人优秀”

这就是距离下的冷漠,也是成长环境下的因果关系

最重要的是一个从小都觉得自己不被爱的孩子,长大后又如何爱别人、爱自己呢

综上可见,一个孩子爱人的能力,一定是在建立在被满足、被接受、还有被尊重的基础上

一个父母真正爱孩子的方式,也是让他们在这些体验感中真正拥有爱、学会爱、延续爱…

标签:孩子妈妈
相关文章
  • 准妈妈的十大怀孕信号及早期症状

    准妈妈的十大怀孕信号及早期症状

    如果你的月经周期不规律,或者最近经期迟到,以下这些怀孕信号可能预示着你已经怀孕了。虽然每个女性的症状可能不同,但常见的怀孕初期症状包括: 1. 乳房变大、变敏感 怀孕早期,激素...

    2021-03-13
  •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三种态度)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中国父母对孩子的三种态度)

    看到这样一个话题:中国式父母对孩子最残忍的伤害是什么? 网友们的回答个个都很真实啊 网友1: 不仅死板正直如海瑞,还要你像海瑞一样对物质生活没有任何需求,比如像海瑞一样不吃肉...

    2021-03-13
  • 北大教授语出惊人(北大时教授)

    北大教授语出惊人(北大时教授)

    “不是别人要卡我们的脖子,而是我们的教育困住了自己!”86岁的“北大院士”姜伯驹杀人诛心,直接把刀子刺向了我们自己。 中国的教育病了,这是一种共识。因为我们的教育带来的负面...

    2021-03-13
  • 拿铁中的拿铁(拿铁咖啡百度百科)

    拿铁中的拿铁(拿铁咖啡百度百科)

    家庭教育中流传着这么一种观点:理想的家庭构成中,父亲拥有广博的智慧,而母亲则精于打理日常生活的艺术。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亲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母亲的生活习惯和处理事...

    2021-03-13
  • 为何孩子晚上总咳嗽(孩子晚上总醒是什么原因)

    为何孩子晚上总咳嗽(孩子晚上总醒是什么原因)

    在《儿童护理学》(第3版)中提到,孩子与成人对于冷热的感受是有差异的。由于孩子新陈代谢能力比成人更快,所以哪怕夜晚入睡后,他的交感神经还是处于兴奋状态,引发出汗,继而出现...

    2021-03-13
  • 爸爸带大的孩子,20年后更有出息(爸爸带大的孩子更聪明)

    爸爸带大的孩子,20年后更有出息(爸爸带大的孩子更聪明)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教育方式,但即使同一个家庭里面,而妈妈带娃和爸爸带娃还是有截然不同的区别,总说“世上只有妈妈好”,而爸爸带大的孩子是怎么样? 自己养的“小祖宗”却被爸爸...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