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趣历史丨中国餐具的趣史——先勺后筷

2023-02-09 14:11 作者 :生活常识 围观 :

瑶山遗址出土的玉匙

在绝大部分人的印象中,筷子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餐具。事实上,餐勺的使用要远远早于筷子,根据考古学家王仁湘的研究,“餐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黄河流域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农耕部落的居民,已大多形成了使用餐勺进食的传统”。大约从1世纪起,筷子在中国开始挑战勺子,最终荣登餐具首位。换言之,在西汉之前,中国人主要用餐勺吃饭。

在餐勺出现之前,人们为了方便舀水或舀取液态物质,会主动寻找使用“勺”状物。随手捡来的兽骨、贝壳、海螺等有凹陷或凹槽的东西都可以帮助人们。在中国,人们最早利用的天然“勺”状物可能是瓢。对此先秦文献中有不少记录,如《论语》中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明代杨慎在《丹铅总录》中说:“今闽广之地以鲎鱼壳为瓢,江淮之间或用螺之大者为瓢,是以虫壳代瓜匏用也。”随着使用时间的延续,人们给“瓢”“贝壳”等加上柄,就演变为餐勺了。

从考古出土文物来看,在陕西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不少兽骨制作的餐勺,它们大体都是长条形。1987年6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在余杭区瑶山遗址发掘出一批史前玉器,其中有一个长8厘米的玉匙,其勺柄呈方形,勺颈逐步变细,属于典型的餐勺样式。统计显示,中国南方(尤其是太湖流域)出土的史前餐勺要略多些,对此有专家指出,“勺子在太湖流域史前文化时期相对发达,或许和这一带人饮食中羹汤、粥糜类食物较多有关。而羹汤、粥糜类食物较多,又和这里的气候较炎热、人易干渴而思汤饮,以及当时的陶饮器易爆裂只能煮带汤类食物等因素相关”。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鸟纹骨匕

在古汉语中,餐勺最早被称作“匕”和“匙”。西汉扬雄在《方言》中说“匕谓之匙”,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留下“匕,亦所以用比取饭,一名柶”的记录。清代段玉裁注解“比当作匕,汉人曰匕黍稷,匕牲体……匕即今之饭匙也。”所谓“匕黍稷”就是把黍和稷放在“匕”里吃,即用餐勺吃饭的意思;“匕牲体”则是用餐勺切割祭祀用的牛羊肉。关于什么是“柶”,唐代孔颖达解释说:“柶,以角为之,长六寸,两头屈曲。”这说明“匕”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餐勺。从形态上看,餐勺的勺头圆润中带尖,展平后与矛头或刀具很像,可以作兵器,所以后来引申出“匕首”一词。唐代颜师古曾说“匕首,短剑也。其首类匕,便以用也”,也就是说“匕首”是从餐勺的“匕”中演化而来,可谓“吃”出来的兵器。

汉代以后,中国人筷子和餐勺并用,但仍以餐勺为主,“匕”和“匙”地位要重于“箸”。如《三国志》中的“先主方食,失匕箸”;《晋书》中的“一杯食,有两匙”;《续齐谐记》中的“夜与神女宴寝,脱金簪与扶侍,亦赠以银碗及流离匕”;唐代韩愈在《再与鄂州柳中丞书》中的“愚初闻时方食,不觉弃匕箸起立”等记载,都将餐勺放在了筷子之前,显示出当时人们餐具使用的先后顺序和重要性。为什么勺子优先于筷子呢?考古专家认为,唐以前,中国北部以小米(黍、稷、粟、黄粱等)为食,因为小米能扛旱扛涝。小米因为颗粒小,煮成米饭易糊,最好的烹饪方法是煮成小米粥,而用筷子很不方便,用匙吃(喝)小米粥简易且姿态优雅。

唐代的银箸

唐宋之际,中国人“匙”“箸”通用。也正是在这一时期,餐勺和筷子一起向东旅行到了日本(参见《筷子旅行记》)。《三国志》中记载“倭地温暖,冬夏食生菜……食饮用笾豆,手食。”到了宋代,同时期的日本依旧“手食”。宋代《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日本)饮食以手,而用笾豆。”我们知道“笾豆”是盛放食物菜肴的器皿,形制像今天的高脚盘或高脚碗。“笾豆”是中国的餐饮礼器,书中有这样的记载“笾,以竹为之,口有藤缘,形制如豆,亦受四升,盛枣、栗、桃、梅、菱、茨、脯、脩、膴、鲍、糗、饵之属是也。”

来源:奥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