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春秋战国秦汉文化简史》读后感及读书笔记

2022-08-18 22:23 作者 :小品 围观 :

书籍信息

全书名:《百家争鸣与大一统:春秋战国秦汉文化简史》

主编人:王力

前言

本书既名是简史,就无法包罗万象,将那个时代文化的全貌呈现出来。但如果去掉文化这棵大树的枝叶,只留其主干,似乎又显得干涩、不生动,如同观赏一朵脱了水的玫瑰。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鉴于此,本书着重展现历史发展中最关键的观念和物质文明中的细节。通过这些细节,向我们展示春秋战国的理性思辨,秦汉的大美建筑和音乐。

然而我们学习这本书的目的不是欣赏文化中展现的这些美,而是试图找到文化与政治、经济,文化与人的联系,并试图弄清楚为何文化是以这种方式,而不是以另一种方式呈现。

一、文化与学习

对于什么是文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1.1什么是文化

说到文化,大家都不陌生。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常被教育要成为“四有新人”,什么是四有新人呢?它有四个标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就提到了文化。

当时我对文化的理解就是书本上的知识,相信不少人和我理解的一样。后来,渐渐长大,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很多被称为文化的东西,都不是书本知识所能囊括的。

比如说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这不是书本知识,但它是文化;比如说节日风俗,它也不是书本知识,但它是文化。既然文化不能等同于书本知识,那什么是文化呢?

汉语词典上对文化的解释有三条: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很全面,可是你注意到没有,它只是一个结果,而文化不应该只是一个静止的结果,文化在呈现出这个结果之前,还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比如说,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中间经历了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这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它不是一下就从甲骨文到现代简体汉字,而且这种演变还将一直持续下去。所以,文化还是一个演变的过程。

现在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文化是由过程和结果构成的人类活动的反映。

正是因为文化有演变过程的属性,因此才有了对这个过程进行记录和研究的必要,因此也才有了文化史。

1.2历史的底层逻辑

现在我们先引入一个分析历史的工具——底层逻辑。概括起来,历史的底层逻辑就是两个词:有利、有用。

历史本身是各个行为主体不断博弈的过程。什么是博弈?博弈就是通过与对方较量,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博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合作,一种是对抗。无论是合作还是对抗,最终还是遵循两点:是否有利,是否有用。

举个例子,西汉政府在西汉初年和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政策。西汉初年到汉武帝之前,西汉政府通过和亲,与匈奴保持和平友好的关系,即使匈奴有时要南下侵扰一下,西汉政府也保持极度的克制。

这个时候,与匈奴保持和平对西汉政府最有利,于是西汉选择了和匈奴合作。到了汉武帝时,与匈奴合作不再有利,和亲不再有用,于是西汉政府选择对抗,对匈奴采取了强硬态度。

这就是历史的底层逻辑。

1.3方法论

方法论就是工具,有了工具,做起事来就事半功倍。

借助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得更远;借助宇宙飞船,我们可以走得更远。借助历史方法论,我们可以把历史看得更明白。我们学习文化史的方法论有两个:一是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二是搁置价值判断。

先说说第一个方法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三层含义:

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形势;政治和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

有什么样的经济与政治,就有与之匹配的文化,而这种与之匹配的文化,又会反过来影响政治和经济。

比如说,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分封宗法体系的崩塌,从而导致周王朝衰落,礼崩乐坏,才有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百家争鸣的出现,又加剧了这种分裂,同时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理解了这点,我们也就容易理解为何在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而在秦代却是焚书坑儒,以吏为师。

第二个方法论就是搁置价值判断。搁置价值判断就是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不带主观价值取向,不对好坏、善恶、正邪等做价值判断。

因为社会关系千丝万缕,复杂多变,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不能仅仅从好坏、善恶、正邪等方面进行考虑,最重要的,还得从厉害关系上进行考量。有些看起来比较荒谬的决定,很有可能在当时条件下是最佳选择。

自商代以来,每个朝代都设有史官记载本朝历史。史官在记述史实时,难免带有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一方面是史官个人价值取向,一方面是当时政治取向。

举个例子,司马迁可以在史书中评点秦始皇的功过,但他却不敢评点汉武帝的是非;他可以说秦始皇的坏话,却不能说汉武帝半点过失。用现在的话说,这叫政治正确。

既然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那么政治上的价值判断,也会在文化上有所反映。比如说《战国策》中记载的荆轲刺秦王,在价值判断上,作者就将秦始皇划入非正义的行列,称之为虎狼。

再比如说王莽篡汉,在当时及后世看来,刘氏王室才是正宗,王莽篡位是大逆不道的事。

但是搁置这点价值判断,拉长一段历史时期来看,秦始皇灭东周、汉高祖刘邦灭秦,和王莽篡位,其实做的都是同一件事。不同的是,秦始皇和汉高祖用的是武力推翻,王莽用的是和平演变,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搁置价值判断能帮助我们客观地看问题,避免被价值取向所蒙蔽。

二、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互相影响

我们知道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那么,问题来了,文化是如何反映政治和经济的,又是如何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的?

2.1春秋战国

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使用,提高了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导致井田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取代,诸侯国实力增强,周王室实力衰落,等级制度被摧毁,士开始崛起,诸侯争霸兼并,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战国时各国通过改革变法,确立封建制度;秦国崛起,相继灭掉六国,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在文化上的反映是,西周的“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稷下学宫促进思想交流,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同时,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文学艺术获得了空前发展,《诗经》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楚辞》奠定了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因百家争鸣以及士人宣传自己思想观点所需要,出现了以叙事与说理为主的先秦散文。

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体现在,以楚、齐、燕赵、秦为代表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加速了周王朝的分裂进程。

百家争鸣造就了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内强经济,外强军事的思想被诸侯国统治者采纳,从而帮助一部分诸侯国强大起来,促使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争霸格局的出现。

2.2秦汉

秦汉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一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郡县制国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商品贸易的发展。

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方便了不同地域文化间的交流。为统一思想,秦代焚书坑儒,以吏为师,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上,丝绸之路的开拓,促进了外贸的发达,长安洛阳等商业城市繁荣起来,贸易市场形成。

政治上的大一统,在建筑上的体现是追求“大”和“多”。

都城建筑风貌以威武壮丽、气势恢宏为主。具体表现是大修宫殿陵墓、兵马俑。代表建筑有秦代的阿房宫、秦始皇陵和兵马俑,汉代的未央宫和武帝茂陵。

对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频繁,促使了佛教、印度文学、音韵、音乐、舞蹈、杂技、雕刻以及医学、天文的传入。

商业城市的繁荣,则促进了建筑、思想、文学、音乐舞蹈、雕刻艺术等文化的发展,而文化的繁荣,又反过来促进商业城市的繁荣。

在音乐上,雅乐、俗乐、雅舞、俗舞以及大型歌舞剧获得了较大发展,秦汉时还设立了太乐和乐府等专业音乐机构。

在思想上,儒学、经学与谶(chèn)纬合流。董仲舒融合儒家思想和谶纬之学,创立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的官方宗教哲学。

文学上,出现了篇幅长、气势宏大的西汉赋和短小、抒情、意境清新的东汉赋,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历史散文。

雕刻和陶艺上,出现了秦代彩陶兵马俑,西汉陶俑、石刻雕、画像石与画像砖。

宗教上,多神崇拜,神仙方术的盛行,方士的神仙体系。神仙说,求仙学道。

文化对政治的反作用体现在,秦代文化上的焚书坑儒,促进了政治上的严刑酷法和暴政,引发了秦末农民起义,最终导致秦代灭亡;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一家独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和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思想确立和维护了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

你看,文化就是这样一方面反映当时的政治与经济,一方面又反作用于政治与经济。但是,虽然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但它不是政治、经济的附庸,文化有其独立性的一面。

2.3儒家的叛徒

作为混乱时代最后一个儒家代表,荀子对儒学的振兴功不可没。但是他却不怎么受待见,他被韩愈和理学大师们极力排除在儒家道统之外,甚至被当作是儒家的叛徒。

荀子到底做了什么,让后世儒生如此对他?

儒学经过孔子和孟子的理论建设和周游谏说,已经成了当时的显学,然而这套道德主张和治国理论太过理想,缺乏实践基础,并不能给诸侯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因此并没人愿意采纳。到了荀子这一代,儒家何去何从,便成了一个关乎儒家生死的大问题。

荀子出生在战国中后期,法家思想已经在秦国取得成效,墨家思想也因其实用性占据一席之地,空讲道理而不顾现实实际的儒家,如果再不改变,终将被诸子百家淘汰。

在这种形势下,荀子及时整合诸子百家思想,继承和创新孔孟之学,凸显了儒学的实用性,使儒学与政治更好地结合。

荀子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了儒家王道和礼治的思想,又批判地总结和吸取了法家推行霸道、实行法治的经验,把礼治和法治结合起来,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政治理论。

所谓隆礼重法,就是要朝廷尊贵贱、重秩序、明职责、尽其职,使士大夫和官吏因为畏惧法律而遵守规章制度。隆礼重法不再局限于个体的仁义孝悌(tì),而是更强调整体的礼法纲纪,并且认为个体的仁义孝悌要服从于礼法纲纪。

荀子没有固守孔孟的仁政、王政的思想,而是把王道和霸道结合起来,主张兼王霸。他认为“王”和“霸”各有长处,又各有不足。单纯的“王”可以存国安民,而不可应变创业,这里的应变创业指的是应对外敌入侵和推翻旧秩序。

单纯的“霸”足以兼并而不足以治天下。兼王霸就是主张兼取“王”、“霸”的长处,以弥补其各自的不足,在保持孔孟王道的基础上采用霸道,以创业应变。

在伦理方面,与孟子性善论相反,荀子主张性恶论。关于这点,我们以前讲到过,其实荀子和孟子讲的是一回事。不过在看重正名的儒家,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荀子的性恶论被当作是与孟子性善论背道而驰。

荀子认为人天生就有欲望,并且这种欲望是恶的,如果听其自由发展,就会发生争乱,因此必须用礼义来矫正,然后才能天下太平。

荀子的隆礼重法、兼王霸的政治思想和性恶论的伦理道德观,都使他引来继承和背叛纷争的导火索。他主张性恶,打破儒家不入秦的传统,率先入秦,强调法,把法和礼相提并论,试图让儒家与专制统治结合,并且他还有两个“背叛”师门的徒弟,一个是韩非,一个是李斯。

说他们背叛师门,是因为韩非先学儒家,后自立门户,创立法家,李斯虽师从荀子,却推行韩非的法家思想,其中李斯还让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中灰飞烟灭。

在传统儒生看来,以上任何一条,都是对儒家的背叛,因此荀子被儒生当作是儒家的叛徒。

然而,正是这些让荀子背负恶名的,适应时代变化的理论,为儒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既然孔孟的道德主张和治国思想注定要在现实面前碰壁,适时地破旧立新又有什么不好呢?客观地说,是荀子拯救了儒家,有了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改造,才会使儒家在汉武帝时被尊为正宗。

他改变了儒家的命运,却被当作叛徒,想想荀子还是够冤的。但是如果荀子不这样做,可能就会沦为儒生中的路人甲,也就不会名传千古。从这个角度来看,荀子也值了。

三、华夏大地的地域文化

秦统一前的几百年里,华夏大地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尤其以南方的楚文化、东方的齐文化、北方的燕赵文化和西方的秦文化最为绚丽,而这些地域文化,又孕育出恢宏豪放的秦汉文化。

3.1楚文化

楚文化的关键词是浪漫和神秘。楚文化诞生于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楚文化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和神话色彩,原始文化的痕迹很浓。

最能代表楚文化风格的是楚国的青铜器和漆器,是老庄哲学和楚辞,是楚国极富浪漫色彩的祭祀歌舞,是出自楚人之口的“三年不飞,飞将冲天”的气势和“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坚韧不屈的精神。

楚人较多保留了氏族社会自发的自由精神和对自然生命充满热爱的激情,使得他们把神话和现实糅合在一起,抒发炽热的情感。这种近乎原始的艺术偏好,虽是古代社会各民族的共同现象,但楚人似乎表现得更充分、更突出。

因此,楚国工艺品就富有浪漫意境、动态美感和色彩美感等艺术特色。

楚人的巫、道是指先秦楚国的巫文化和道家学说。巫在楚国兴盛,而道家学说也是楚文化的特色内容。就其内涵而言,楚国的巫文化包括多神崇拜、各种巫术、飞升成仙等内容。

它不仅渗透到楚国文学艺术诸多层面,而且对后世宗教信仰也影响深远。道家学说源于晚商时代的楚君鬻(yù)熊,代表成熟道家哲学思想的则是春秋晚期的老子和文子。

文子是老子的学生,楚平王的大臣。神仙观念是道家的基本观念,得道成仙是道教的终极追求。

先秦时代的神仙观有两大系统,燕齐方士沉醉于海上求取仙药,楚地则看中借助灵物飞升成仙。楚地这种神仙观及各种巫术,是后世道教神仙观和道教法术的重要来源。

3.2齐文化

齐文化的关键词是务实求功。齐文化就是东夷文化,起源于太昊、伏羲时代,以儒家、道家、阴阳家学说为主,是东方古文化的精华,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齐国靠近大海,随着航海业的起步和发展,海洋的神秘性和形形色色的海外传说相结合,构成了一个神秘莫测的海外世界,并由此产生了对海仙的崇拜。

海仙崇拜又和长生说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成盛极一时的原始宗教——方仙道,对世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甚至齐国几代君主到东海中寻仙求药。唐代以后,又形成了八仙过海的传说。

齐国素有尚武之风,齐国的土著夷人就以善射而著称。关于这点,从汉字“夷人”的“夷”字就能知一二,夷字就是一个张开双臂的人身上挎个弓的意思。

后羿射日神话就是夷人善射的集中体现,战神蚩尤也是齐国人的骄傲,被祭奉为兵主。齐国的尚武风俗,不仅在当时齐国的称雄争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两汉时期的游侠格斗,魏晋时期的泰山习武团队,隋唐时期的山东剑术,宋金时期的梁山拳、梨花枪,明代的武派大宗,直至现代的武术,均以齐国的武术为渊源。

当时齐国经济繁荣、政治昌明、军事强大,与此相对应的是,齐国的乐舞也非常发达。考古人员在齐国故城遗址及周围地位,曾发掘出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乐器。

《诗经•国风》中的十一首齐风,实际上就是流传在齐国的民歌。韶乐是齐国音乐的精华,传说是舜帝时的乐舞。韶乐演奏时,让人心醉神迷,以至于孔子观看后竟然三月不知肉味。

3.3燕赵文化

燕赵文化的关键词是慷慨悲歌。司马迁在《史记》中分析说,这是因为燕赵之地靠近胡人,长年备受骚扰,战争不断,所以当地人慷慨、勇武。从总体上来看,燕赵民俗古朴厚重,当地人性情纯真,擅长骑射和使用兵器。

由于燕赵的人们见惯了生离死别,因此性情刚烈。在《史记》等史书中,充满了燕赵人杀身成仁、士为知己者死的悲壮故事。虽同属于燕赵文化,但燕国文化和赵国文化,仍然有些不同之处。

赵国的文化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勇武任侠,二是放荡冶游。

先说说勇武任侠。赵国文化出自三晋,而晋国正是中国古代法家智谋和豪侠勇武的发源地,这种文化上的潜移默化,使赵国一直成为豪侠之士的发源地。

著名侠士豫让,为了给主人荀瑶报仇,不惜吞炭漆身,改变声音和容貌,前后两次刺杀赵襄子。

最终壮志未酬,自刎而死。此后,侠义之风在赵地成为一种传统。下面再说说放荡冶游。当时的邯郸是全国最富庶繁华的都市之一,男子日常无事,就弹琴悲歌、斗鸡走狗、饮酒狎妓。

据说这种风俗一方面是因为商纣王曾在此地置酒池肉林、纵情淫乐留下的不良习俗,另一方面是因为对男女授受不亲毫不在意。虽有此说,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社会经济的繁荣。

相较于赵国,燕国的文化则是慷慨悲壮。与繁荣富庶的赵国不同,燕国国力虚弱,在诸侯争霸中长时间扮演路人甲的角色。

直到秦国灭掉韩、赵、魏,燕国才发动了一次悲壮千古的壮烈之举——荆轲刺秦王。易水边上的悲凉慷慨,不成功便成仁的洒脱,标志着燕赵文化的形成和成熟。

战国之后,慷慨悲歌四个字便成为燕赵之地的专有,成为独特的文化风格延续了两千多年。

3.4秦文化

秦文化的关键词是功利世俗、好勇斗狠、韧劲十足。秦文化注重实效、功利,质朴而率真,追求大和多,喜欢不停地向外拓展,为了实现目标,不怕任何困难和阻挡,进攻性和主动性极强。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把统一从政治层面推向文化层面,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区域的发展基础上开始出现混同的趋势,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字和法律的统一。

中国文字自产生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分裂割据的影响,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交流起来很不方便。

秦统一后,以秦国文字为基础,整理出全国通用的字体——小篆,解决了六国文字构造繁杂、难写难认为交流带来的不便。

货币和度量衡的统一为各地经济交流提供了巨大的方便,而《秦律》则将广大的区域捏合成一个整体。

秦代虽然在文学和艺术上的成就微不足道,但在政治文化方面,却有不少的发明和创造。在政治上确定的原则是不师古,不崇经,以法为治,以吏为师。

推行这些政策的极致,就是实施严刑酷法,直到焚书坑儒。

以今天的角度来看,最能代表秦文化总体风格的就是《秦律》和以吏为师构成的法治文化体系,几千年来成为历代帝王驾驭天下的秘密武器。

秦代修建的宏伟宫殿、秦始皇巡游天下留下的石刻和文辞、始皇帝陵墓及陪葬的兵马俑,则向人们展示了秦文化的另一面——追求大和多。

3.5汉文化

汉文化的关键词是继承和创新。汉文化是在楚文化的范围中建立的,刘邦居住的徐泗(sì)地区在战国中后期已经被楚化,刘邦本人喜欢楚国的语言、歌舞和衣服,并且热心推广楚国的语言。

刘邦对楚文化的态度决定了汉代对楚文化的态度,汉初文化上的特点确实也是楚文化基本特点的表现,汉初政治上的指导思想是黄老之术,而黄老思想本是楚人所创。

汉文化在吸收楚文化的同时,对秦文化也是既有继承,又有改造。

秦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王朝后,秦文化随之传播到全国,成为汉文化的基础。虽然秦代存在的时间短暂,但秦文化是长期积淀而成的,所以它并不因为存在时间短暂而消失。

相反,有相当一部分内容转移到了汉文化中,成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秦文化借助汉文化得以延续。汉文化和秦文化,至少在以下这些特质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无论秦文化,还是汉文化,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它们都有基本相同的政治文化和制度文化。对于它们来说,在所有文化要素中,政治文化都是处于高于一切、支配一切的地位。

二是秦文化追求大和多的进取风格,汉文化也基本继承了下来。秦代大修宫殿园林,汉代也如此。当汉代刚刚取得政权,刘邦还在平定四方时,萧何就在长安为刘邦建造了宏伟壮丽的未央宫。汉武帝时也大修宫殿园林,和秦人的美感追求基本上是相同的。

三是重鬼神,求长生,浓厚的迷信色彩。虽无发达的宗教,但有宗教式的狂热,这也是秦文化、汉文化相似之处。

由于对楚文化和秦文化的继承和改造,汉文化才呈现出浪漫、庄严又神秘的特色。

四、百家争鸣: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在中国古代学术争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甚至成了百家争鸣的代名词,自由论辩的学术风气使其渐渐成为了文化圣地。然而这并不是齐桓公创立稷下学宫的初衷。

4.1齐桓公建立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是一所集多种社会功能于一体的机构,主要从事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活动,并为齐国当政者提供参谋咨询服务。

稷下学宫实行松散式管理,而且给学士们很高的待遇,齐桓公曾一次将六十七人封为上大夫。稷下学宫最兴盛时,学士达几万人,无论是哪一种游学之士,都能在稷下受到礼遇和尊重。

稷下学宫办得非常成功,稷下学宫为诸子百家提供了一个思想交流、著书立说的场所,造就了百家争鸣的良好学术氛围,使齐国成为天下学术文化的中心。

各个流派的学术精英往来其间,许多流传后世的学术著作在这里完成。稷下学宫民主的社会环境还造就了一批批以议政论学为主业、学术和个性鲜明的稷下先生,他们之中有君王的老师、道家的传人、法家的骨干、阴阳家的领袖。

他们在稷下学宫里互相对立、互相争鸣、互相吸收、互相促进,并以他们特殊的方式影响当时的政坛和学术界。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桓公执政时期。当时,由于田氏代齐的时间还不久,新生的封建政权有待巩固,而人才又匮乏,齐桓公需要谋臣贤士为他出谋划策,以稳固新生政权。

齐桓公建立稷下学宫的动机是巩固政权,而稷下学宫能够招揽谋臣贤士,帮助他巩固政权。因此,在齐桓公看来,稷下学宫是有用的。

于是齐桓公继承齐国尊贤纳士的优良传统,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建起了学宫。

稷下学宫是否帮助齐桓公巩固了政权,这已不可考,但是齐国的政权确实得到了巩固,并且国力越来越强大。

公元前320年,齐宣王即位。当时齐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壮大,齐宣王大办稷下学宫,想借助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称霸中原,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齐宣王的动机符合齐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但寄希望于稷下学宫,却难以帮助齐国实现统一大业。

稷下学宫的学者们重在学术和思想交流,除了法家有一套完整的治国理论外,其他诸子百家均是思想意识层面的高谈阔论,并不能帮助齐国制定切实可行的战略目标及实施方案。

加之齐宣王之后的齐国国君把稷下学宫作为炫耀国威的工具,并没有重用稷下学者,因此错过了李斯等能人贤士。

另外,在战国争霸的局势下,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还是军事力量,而稷下学宫的思想和知识无法帮助齐国提升军事实力。稷下学宫适用于治世,而不适用于乱世。

4.2为何秦国不建稷下学宫

同样是想统一中国,为何秦国不建稷下学宫?

秦文化的特点就是讲求功利,注重实效。在战国那样一个不是生存就是灭亡的时代,拥有军事实力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没有强大军事实力做后盾,拥有先进繁荣文化的国家,都将被军事强大的野蛮民族所灭亡,金灭北宋、元灭南宋、清灭明,无不在说明这个问题。

因此,在当时秦国看来,稷下学宫并没什么实际用处,而且还消耗大量的财富。或者说即使稷下学宫有用处,秦国也不需要。

政治上,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推行郡县制,确立了君主的最高王权。实施法家的治国思想,保证了国家各项政策和法令的贯彻执行。

军事上,奖励军功,将军功与加官进爵结合起来,规定只要立了军功,均按军功大小赏赐。奖励军功的规定,极大地调动了人民为国家进行对外战争的积极性,提拔了一批支持封建政权、立有军功的新官僚,加强了秦国的军事力量,为秦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经济上,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同时兴修灵渠、郑国渠等水利工程,保证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人才任用上,从秦穆公后,历代秦王知人善任,秦穆公用百里奚(xī),孝公用商鞅,惠王用张仪,始皇用李斯,这些人都不是秦国人而投奔秦国,秦王善用人的传统对他们是最大的吸引力。这些人才被重用也吸引着其他各国人才慕名而来。

通过以上措施,秦国取得了稷下学宫无法达到的成绩,为统一六国作好了准备。对于秦国来说,稷下学宫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五、《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这样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到底讲了些什么?《诗经》美在哪里?我们该如何去读懂它?

5.1《诗经》简介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风》就是指音乐曲调,共有十五篇国风。

《雅》则根据特点和演唱场合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三十一篇,均是西周作品;《小雅》七十四篇,也大多是西周晚期的作品。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包括《周颂》三十一篇、《商颂》五篇、《鲁颂》四篇。

《大雅》和《颂》中的作品多是赞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福消灾的祭祀歌。

其中《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是有关周民族的史诗,记述了从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到周王朝的创立者武王灭商的历史,赞颂了周朝五位先王的业绩。

周代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每年农事活动开始和结束时都要举行隆重的祈谷、祭田典礼,以祈求上帝赐予丰收,以及答谢神灵的恩赐。

《诗经》中有很多这样的作品,如《臣工》、《丰年》、《良耜(sì)》等。而《国风》中的《豳(bīn)风·七月》则是其中最优秀的农事诗。

情诗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尤其集中在《国风》中。它们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既有男女情歌,也有反映婚姻生活的作品,是《诗经》中最动人的篇章。

其中以《周南·关雎》最为后世称赞,就算你没怎么读过《诗经》,但你一定记得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中还有很多关于战争和劳役等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作品。《小雅·采薇》、《小雅·杕(dì)杜》、《小雅·何草不黄》、《豳风·破斧》、《豳风·东山》、《邶(bèi)风·击鼓》、《卫风·伯兮》等,都是这方面的名作。

反映丧乱、针砭时弊的怨刺诗也是《诗经》的一个重要内容。《大雅》中的《民劳》、《板》、《荡》、《桑柔》,《小雅》中的《正月》、《节南山》、《巧言》等,反映了政治黑暗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国风》中的《魏风·硕鼠》则是讽刺统治者,表达民众怨恨和不满情绪的代表作。

《诗经》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基于现实的感情抒发、关注现实和政治的热情以及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态度,也就是风雅精神,成为了后世诗歌创作追求的思想精髓;它的赋、比、兴艺术手法丰富了后世文学家的形象思维和艺术视角。

5.2如何读《诗经》

介绍《诗经》,绝不是为了让我们记住上面那段对《诗经》的介绍。上面的内容只能让你对《诗经》的结构有个大致的了解,记住它也不代表我们就理解《诗经》了。

《诗经》所描述的那个时代,距离我们已经过去两千多年,风俗和语言习惯都已经大不同,应该怎样读《诗经》呢?

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不要拘泥于理解它要表达的准确意思,不要纠结它的表现手法,不要被那些生僻字所困扰,也不要刻意去弄明白它的含义。

古今有别,从春秋到现代研究《诗经》的学者多如牛毛,同一个字、同一句话,不同时代、不同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小说的读懂,是明白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诗歌的读懂,是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的情感。前者叫明白,后者叫共情。“明白”主要靠理性理解,不一定要有类似经历,而“共情”则主要靠感性体会,需要有类似经历或感受。

举个例子,很多人没有去过西域,但并不影响他对《西游记》关于西域风土人情的理解。但如果你没有类似感情经历的话,你一定难以体会《诗经·国风·秦风》中那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传达的情感。

虽然《诗经》所处的时代距离我们有两千多年,但是由于古人与我们在文化传承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喜怒哀乐和情感感受上,古今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对诗歌情感的感受和体会上,就像听一首音乐,我们甚至可以从中体会出作者要传达的情感之外的情感,这就叫做再创作。

有了读者的再创作,诗歌的情感才变得完整和饱满。

5.3《诗经》美在哪

《诗经》到底美在哪里?在讨论这个问题前,得先弄清楚什么是美?“美”字的来源,是“羊大为美”。许慎《说文解字》对美的注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来源于好吃、味美。

羊大为美,因为羊大,满足好吃的要求,所以它美,可见美是从物与人的关系来定义的,不同的人与物的关系,对美的定义也不同,但美总得满足人的某些需求。

举个例子,有个成语叫做环肥燕瘦,环指的是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燕是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汉代以瘦为美,而到了唐代,则以胖为美。无论胖还是瘦,都是一种美,只是它们的审美主体不同而已。

因此,我们可以说美存在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离开了这种关系,美就不成其为美了。弄清楚什么是美后,现在我们来谈谈《诗经》之美。

孔子认为《诗经》之美在于思无邪,思无邪就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在抒发个人情感时,要哀乐适度,要受伦理道德的制约,达到情与理的中和,这就是儒家美学中的中和之美。

诗歌乃至一切文学作品所体现的美,都在于它调动了人的情感共鸣。

我们在读《诗经》的时候,将我们当时的心情或情感附着在诗句上,当我们再次读这些诗歌时,那些心情或情感就会被唤醒,就能在这些诗句上找到美好的回忆。

这个时候,我们和《诗经》建立了情感链接,《诗经》于我们是有用的,这又回到之前讲到的底层逻辑:有用、有利。因此,在我们和《诗经》的关系中,《诗经》的美能唤起我们美好的回忆。

你看,孔子认为《诗经》之美在于中和,哀乐适度;我认为《诗经》之美在于唤起美好回忆;而在你那里,《诗经》的美又将是另一种呈现形式。这就叫: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所以,不要再问《诗经》美在哪,答案就在你心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