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22:23 作者 :小品 围观 : 次
全书名:《孟森著作集:明史讲义》
作者名:孟森
前言本书是明清史学奠基人孟森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当然,本书也是以文言文写成。全书分为二编:第一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对明代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高度概括。
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传统,就是当朝政府要为前朝修史。这种传统始于唐代,被称作敕撰,敕是敕书的敕,撰是撰写的撰。唐代及后来的宋、元、明、清,都曾以政府的名义为前朝修史。
《明史》就是清代官修的一部反映明代历史情况的纪传体通史,全书共336卷。成稿后,得到后代史家的好评,认为它超越了宋、辽、金、元诸史。
俗话说:成王败寇。作为推翻前朝的继任者,在为前朝修史的时候,难免会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影响,因此会刻意隐瞒或篡改部分历史事实。对此,《明史讲义》明确指出《明史》在撰写清代与明代的关系方面,有意隐瞒清代前身建州女真发生在明代的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可以这样说,《明史讲义》是孟老先生对《明史》的拆解版。读《明史讲义》不但可以得知《明史》的精华,还能辨知《明史》不足之处。可谓一举两得。
一、朱元璋的逆袭之路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曾当过和尚,也曾靠乞讨过活。从乞丐到皇帝,朱元璋是如何实现人生的惊天逆袭的呢?一切要从元末说起。
1.1元灭之原因在《宋辽金元史》中,我们已经对元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一番探讨。在本书中,作者将从另一个层面论述元朝灭亡的原因。
在作者看来,导致元朝入主中原几十年后便迅速衰亡,原因有三:
其一是元代无制度。元代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各异,元朝统治者没有继承前朝制度,也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而是采用“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简单粗暴的统治方式。当然,要说元朝完全没有制度,也是不符合事实的。元朝也建立法典《元典章》,但这些制度只针对汉人和南人,也就是中原人。对于蒙古人,则基本没有可约束的制度。一部分人有制度约束,另一部分又没有制度约束,其弊端远大于没有制度。
其二是蒙古人蛮夷无礼制,无法令中原汉人信服。比如,当时游牧民族的风俗是父亲死后儿子娶其后母,兄长死后弟弟娶其兄嫂。另外,父母死了也不像汉人那样要守孝三年。对于这种风俗,汉人一直表示不可理解,称之为乱伦。鉴于此,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监察御史乌古孙良提出应倡导三纲五常的纲常礼制,但没有通过。
其三是采取种族歧视政策,歧视、排斥、猜忌汉人。元朝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将疆域内的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其中,汉人和南人地位最低,不能持有兵器。宰相巴延甚至还曾秘密请求诛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当时的蒙古人只要对汉人稍有怀疑,便捕风捉影说汉人谋反。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朝廷张榜下令剿捕谋反的河南汉人,汉人被逼造反,于是爆发红军起义,随后发展为群雄逐鹿,元朝遂亡。
以上三点原因,一、三两项较为中肯,第二项就有些妄自尊大的意味。
三纲五常历来是中原文化的一部分,元朝为游牧民族所建立,其风俗与中原各有不同。元朝的灭亡,与其风俗并无多大关系。
蒙古人娶后母、娶兄嫂、父母死不守孝,本质上和汉人遵从三纲五常是一样的,都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达成的共识,并没有优劣之分。蒙古人无法让汉人信服的原因,恐怕一、三两项更为贴切。
1.2元末之局势元顺帝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方国珍在黄岩起事,这是《明史》里记载群雄起事最早的一个。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刘福通在颍州红军起义,随后芝麻李、徐寿辉也以红军的名义造反,于是红军蔓延至全国,群雄相继起义造反。
刘福通起事后,在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在武安山中找到当年与他一同起义的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将他扶上皇位,为迎合民众对宋代的怀念,遂建国号为宋,年号为龙凤。随后有其他义军归附,也有不少起义军打着宋的年号。
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1年),刘福通被张士诚部将吕珍打败,被杀。
徐寿辉于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在蕲(qí)州起事称帝,至正二十年被部将陈友谅所杀。
在至正十一年起事的还有芝麻李。芝麻李在徐州起事,因曾用一仓芝麻救助饥民,被众人推举为领袖。第二年,被元朝丞相脱脱打败,幸存兵将投靠郭子兴。
郭子兴于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在濠州起事,明太祖朱元璋便在这个时候投靠郭子兴。后来郭子兴的濠州被前来投奔的芝麻李余党彭大、赵君用所霸占,遂迁往滁州,并死于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
张士诚于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在泰州起事,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在至正十七年投降元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再度称吴王。
陈友谅于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杀死徐寿辉称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被朱元璋战败,中流箭而死。陈友谅死后,其子即位,第二年投降张士诚。
明玉珍本是徐寿辉的部将,当时占据蜀州,听说陈友谅杀死徐寿辉后,于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称陇蜀王,第二年称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明玉珍去世,其子即位,于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投降明朝。
以上这些起义的群雄中,除了方国珍因有自知之明,先后投降元朝和明朝而得以善终外,其他几位无不急于称帝建国,毫无深谋远虑,结果都无一善终。元末起义群雄众多,为何最终成事的却是郭子兴的部将朱元璋?
1.3大明王朝的建立朱元璋是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最传奇之处在于他从一个屌丝逆袭成为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彻头彻尾出身底层的皇帝。是什么成就了朱元璋,他又是怎样开创了一个延续277年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投靠郭子兴后,由于朱元璋有勇有谋,屡建奇功,又深得将士爱戴,所以郭子兴在临死前将兵权交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取得兵权后,一路攻城掠地,先后打下南京及沿江多个郡县。
攻下徽州后,朱元璋向当地著名儒生李升请教得天下的方法,李升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朱元璋始终贯彻这个九字方针,逐一击败了周围的割据势力,并最终得以北上,赶走元顺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
那么李升提出的九字方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作用呢?
高筑墙,就是建立起根据地,逐步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避免被其他割据势力蚕食消耗;广积粮,就是做好军队的后勤储备,避免因粮草不足而动摇军心,同时也可避免被围困而溃败;缓称王,不要像其他割据群雄那样,在实力不够的时候急于称王称帝而成为众矢之的,被群雄灭掉。待时机成熟,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逐一扫平各地剩余的割据势力,再称王也不迟。
李升提出的九字方针,确实在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朱元璋之所以能得天下,还与他网络天下名士,拥有一支军纪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又能以仁义收买天下人心,以及恰好在正确的时候做了正确的事等因素有关。
二、大明帝国的完善制度新王朝的开创者,由于见证了前朝的灭亡,大都会针对性地做一些改变。唐灭于藩镇割据,于是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元灭于无制度,于是明太祖建制度。明太祖分别从民事、军事、财政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
2.1民事与元朝粗放管理不同,明朝建国后,首先加强了户籍管理,实行户帖制度。在户籍和户帖上写明持有人姓名、年龄、居住地等信息,户籍上交户部,户帖留给持有人,有点类似今天的户口本。有司(朝廷官员)每年都要清点户籍增减变化。通过户帖制度,将全国人民都纳入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中。
明代对户籍非常重视,每年郊祭时,还要用户籍祭天。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下令编撰赋役黄册。赋役黄册也叫明代黄册,因用黄纸做封面而得名,是明代政府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也被称作里甲制。
赋役黄册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从中推选出交税粮多的十户,轮流担任里长;将剩余的一百户分为十甲,每甲十人,按交税粮多少的顺序轮流担任甲首。每年由里长带领十名甲首负责当年的徭役,十年为一个周期。十年期满后,有司根据甲户交税粮多少调整轮值顺序。
在赋役黄册的基础上,政府将全国人口按所从事职业,按民、军、匠的类别进行造册登记。军户提供兵役、民户提供赋役,匠户的包涵名目繁多,有匠户(手工业)、灶户(煮盐业)、甚至乐户(娱乐业)等等。各种户籍子孙世袭,严禁私自逃亡换籍。
完成了对百姓户籍的控制之后,接下来明太祖又着手于控制天下土地。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太祖下令丈量全国土地,详细登记每户土地亩数、所有人和方圆四至,并绘有田产地形图,按照土地等级分类编册。因其形状看起来像鱼鳞,因此叫做鱼鳞图册。
户帖制度和赋役黄册强化了对人的管控,鱼鳞图册强化了对土地的管控,通过这两种方式,明代成功将人和土地绑定在一起。
除了控制户籍,明太祖还喜欢搞计划经济。早在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还是吴王时,就曾因粮食歉收而下令禁止用粮食酿酒,以保证军粮的供应。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大明刚建国时,明太祖就对农作物的栽种进行规定:有田五亩至十亩的农户,须栽种桑、麻、木棉各半亩,超过十亩的增至一亩。当然,农民如不按要求种植,就需要缴纳额外的实物税。不种桑,则缴纳绢一匹;不种麻和木棉,则缴纳麻布、棉布各一匹。
明代为何如此热衷于对人口和土地的控制呢?
中国是农耕社会,农耕社会的特点就是,社会的财富基本上都沉淀在土地上。
因此,明太祖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就得掌握财政大权,而掌握财政大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控制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在中国古代,征税最常用的方式是征收人头税,但是人口容易流失,或被隐匿,从而影响政府税收。
明代初年通过这种方式将人口和土地都管控起来,在确保财政税收的同时,也有效遏制了地方豪族和割据势力的形成。
2.2财政税收在对人口和土地进行管控的同时,明初政府鼓励开垦荒地,轻徭薄赋,藏富于民。
经过元末的动乱,农田遭到破坏,出现大面积的荒地。为鼓励垦荒,政府设置司农司,根据每户农民的劳动力配给荒地,免租税三年,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给农民配备耕牛和农具。农民额外开垦的荒地,则可免除租税。通过政府的鼓励措施,荒地纷纷被开垦成良田。
据《明史》记载,到了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全国耕地总数达八百多万顷,基本上没有荒地。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政府的税收也就有了保障。
在核定税额上,明政府并不实行统一税率,而是根据农田具体情况实行差额税赋。官田每亩收税粮五升三合(合是计量单位,1合等于100毫升),民田的粮税在官田的基础上减两升,江浙等富庶地区,税粮较其他地区要高一倍。在灾荒年份,明政府会根据灾荒情况减免租税。
另外,明初政府比较重视藏富于民。比如说,磁州产铁,元代时已经在此设置政府机构采矿,每年产铁一百多万斤。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五月,广平府官员王允道向明太祖进言,建议在此开石采矿,明太祖以军队不缺兵器,开矿不但对国家无益处,而且还会严重扰乱民众的生产生活为由予以否决,还杖责了王允道,并将其流放到岭南。
洪武二十年九月(公元1387年),户部建议以洪武十八年所定的税率为标准对商业进行定额收税,明太祖以此举会加重民众负担而不同意。
除此之外,明初政府还鼓励农民种植桑枣和木棉,种植桑、枣、棉的田,全部予以免税。同时,大修水利,引水灌田,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
经过明初的一系列措施,明代经济获得了恢复。
2.3屯兵制明代的军事制度借鉴并部分继承了唐代的府兵制,称之为屯兵制。与唐代府兵制相同的是,明代的屯兵也是来自于农民,农时为民,战时为兵。
国家免除其赋税,军队的费用开支基本上靠自给自足。与唐代府兵制不同的是,唐代府兵在年老时可以重新做回农民,但明代屯兵军籍世袭,也就是说,一日为兵,世代为兵。
洪武元年创立军卫法,分屯设兵。一郡设所,连郡设卫,自京师至地方皆设卫所。以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一十二人为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百户所。百户所设两个总旗(总旗五十人),十个小旗(小旗十人)。卫设指挥使一人,其他官员若干;千户所设正千户一人,其他官员若干;百户设百户一人。
屯兵制下的军官和士兵的户籍都为军籍,世代不变。军官的子弟称为舍人,兵士的子弟称作余丁。舍人和余丁既作为兵源候补,又可在官兵外出执行任务时代为耕种,保障农事生产。屯兵制之所以称之为屯兵,在于一个“屯”字上,屯有屯兵的意思,更重要的意思是屯田。
唐代的府兵虽然也免交赋税,但其所耕种的田产却不是自己的,没有田产,府兵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得努力去争取军功。这在战时是非常好的激励措施,但当国家统一的时候,府兵要想获得军功,就只有通过非正常手段了,这给社会安定带来潜在的隐患。
而明代的屯兵,由于政府给予其田产,准许其家眷随军,老婆孩子热炕头,屯兵就可以安心地驻守,不会成为潜在的隐患。另外,给予屯兵田产的另一个好处是,促使屯兵与所驻守地形成利益共同体,一旦他所驻防的区域被攻陷,他也就会失去自己的田产和生活的保障,因此,当有来敌侵犯时,屯兵务必会全力抵抗,不会轻易放弃。
通过田产和军籍,让兵士心甘情愿的为帝国服务,而不用担心其为非作歹,这是明代的一个创举,可谓一举两得,既保持了军队的战斗力,又不用为其承担庞大的开支,减轻了帝国财政负担。
三、明成祖朱棣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第二年,也就是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在北平起兵造反,经过三年的战争,燕王朱棣攻陷都城,登基即位,称为明成祖。这就是靖难。靖难对明代内政外交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1削夺宗藩导致靖难的直接原因就是明惠宗采纳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削夺亲王藩地。先后削夺了周王、湘王、代王、齐王、岷王藩地,独独没拿势力最强、早想谋反的燕王朱棣开刀,以致于给了朱棣起兵造反的借口。
所谓靖难就是平定祸乱,而朱棣称的祸乱就是建议削藩的齐泰、黄子澄等人。燕王朱棣以此为借口,可谓名正言顺。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为抵御外敌,将他的皇子分别封于帝国边疆抵御外敌。在明太祖时期,就有大臣建议借鉴汉代推恩令的做法削藩,未被采纳。
明太祖对他封王守疆的做法很是得意,一次与还是皇太孙的朱允炆谈及此事,明太祖说将边疆交给诸王可以保帝国安宁。朱允炆说,胡虏作乱,诸王可以抵御,如果诸王作乱,又有谁来抵御呢?这充分显示了明惠宗对封藩的诸王的担忧,也是促使其决心削藩的动机。
明惠宗削藩之所以不能成功,除了未掌握时机,先拿早有谋反之心的燕王开刀之外,还在于未审时度势,以史为鉴。
早在汉景帝时,就曾因削藩而爆发七国之乱。到了汉武帝时,采取推恩令的方式削弱封国势力,从而达到不削而削的目的。
明初的情形与汉初相似,明太祖分封诸皇子,并给予他们自主管理封地的权力,这使得诸王势力日渐强大。用武力削藩,不仅造成动乱,而且也达不到削藩的目的,燕王朱棣的靖难便是汉初七国之乱的翻版。如果采用高巍建议,采取推恩的方式,也可以达到不削而削的目的。
武力削藩,可以说是明惠宗政治上的失误,燕王朱棣靖难的成功,不仅仅是大明帝国皇位的更迭,更是明代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源头。
3.2宦官的春天明代政治上的一大特色,便是宦官专权。其实在明太祖的时候,对宦官控制非常之严,宦官不得过问朝政,不得穿朝臣官服,甚至不能与朝臣往来。
明太祖还在后宫中立一块三尺高的铁牌,铁牌上写道: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意思是宦官不得干预政事,否则杀无赦。一天,一个老太监谈及政事,明太祖大怒,当天就将老太监撵出宫,遣回原籍。
宦官的春天,始于靖难。
到了明惠宗时,仍然对宦官严加控制,遂招致一些宦官的不满,当燕王靖难起兵后,不少宦官叛投燕王朱棣,将朝廷情况泄漏给燕王。
燕王攻陷京城,即位明成祖后,宦官遂得到重用。先是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用以监视和牵制锦衣卫。后来又设立西厂,用于监督和牵制东厂和锦衣卫。东西厂由宦官控制,与锦衣卫一起,权倾天下,成为明朝屠杀忠良的工具。
宦官之中,权力最大的要数王振和魏忠贤。王振权倾朝野,玩弄英宗于股掌,以致于土木之变;魏忠贤就更不用说,号称九千岁。关于二人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在此不再细说。
在此我们想就下面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明太祖严厉禁止宦官干预朝政,为何从明成祖开始,宦官却一直官居要职,权倾朝野?
如果说是因为明成祖在篡位过程中得到过宦官的支持而重视宦官,似乎有些牵强。仅仅如此的话,明成祖大可以像明太祖那样借锦衣卫之手将其除掉。那么,宦官能得到重用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宦官能持续地提供利用价值。
明成祖以篡位而称帝,其称帝缺乏正统性的支撑,名不正则言不顺,明惠宗的余党和其他反对势力势必会趁机反攻。为了彻底清除这些威胁,明成祖就需要一支只听从自己指挥的力量来彻底清除这些威胁。
刚开始时,明成祖倚靠锦衣卫,然而锦衣卫带有军队性质,很容易脱离掌控。因此,明成祖需要另一支更为可靠的力量来牵制锦衣卫,那些从明惠宗那叛逃自己的宦官便是不二人选。
宦官掌控的东西厂和锦衣卫形成明代特有的厂卫体系,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不但帮助明成祖消灭异己,而且还帮助他控制全国官僚。自此,皇帝只需控制宦官,就能达到控制整个官僚体系的目的,可谓四两拨千斤。
这便是宦官之于皇权的价值。
3.3对外征战明成祖朱棣通过武力夺得皇位,虽同为皇室之后,但毕竟为篡夺,不符合礼制。为彰显自己英明神武,明成祖在夺得皇位后,开始御驾亲征,攻打安南,五征漠北。此后的宣宗、英宗,也多次亲征元朝残余势力。
明成祖及后来的几位皇帝,都将元朝残余势力作为最大的敌人,而忽视了东北女真部族的崛起。明太祖为巩固北面边防,在北方封了六个藩王。
明成祖自己以北平起兵,因担心驻扎在边疆的藩王难以控制,遂把其他五王迁回内地,只留下北平镇守北边。东北无防,边境内缩,建州女真部落乘势崛起,以致于明代后期成为明朝的主要威胁。
至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宦官王振要挟英宗亲征瓦拉也先,遂导致土木之变。
四、影响大明走向的宦官明太祖将宦官的职能定义为司晨昏、供使令,然而从靖难开始,宦官便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不仅左右朝政,甚至还影响了大明王朝的走向。
4.1土木之变土木之变,也叫土木堡之变,是指发生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
瓦剌是蒙古部族,元朝灭亡后,被猛可帖木儿占据,明成祖永乐年间曾遣使来朝,进贡马匹,接受明朝廷封赏。明英宗正统初年,瓦剌再次遣使进贡马匹,当时朝政被宦官王振把持,王振以粉饰太平为名,大肆赏赐瓦剌,只要瓦剌提出的赏赐请求,全部都予以满足。
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两千人进贡马匹,却号称三千人,企图多要封赏。王振大为恼怒,命令礼部按实际人数给赏,虚报的一律不给赏,而且对瓦剌所进贡的马匹也仅仅按马匹价格的五分之二计算。也先大怒,遂率领瓦剌各部大举骚扰明朝边境。
当时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王振作威作福,无所忌惮,竟盗走禁止内臣干预朝政的铁碑。从此,大权独揽,广植私党,他的党羽个个升官进禄,飞黄腾达。
当时,大同前线失败战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不顾朝臣劝阻,执意亲征。
同年七月,英宗和王振率五十余万大军从北京出发。由于组织不当,管理混乱,八月十三日,明军狼狈逃到土木堡。土木堡地高无水,将士饥渴疲劳,仓促应战。瓦剌军四面围攻,骑兵破阵而入,明英宗被俘,王振被杀,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
英宗被俘后,郕(chéng)王朱祁钰即位为明代宗。后来,兵部侍郎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瓦剌首领也先见朱祁镇已经无用,于是同意让英宗朱祁镇回北京。英宗回到北京后,被代宗尊为太上皇并软禁起来。
土木之变对于明代的影响,并不在于自此由盛转衰,当时明朝实力远强于瓦剌,因此并无转衰一说。土木之变对于明代的影响,在于英宗被俘后又被送回导致的朝廷党系争斗。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虽然代宗将英宗软禁在南宫,但两个皇帝的存在,对大明王朝来说,终究是潜在的威胁,并最终演变为夺门之变。
4.2夺门之变夺门之变的导火索是明代宗废除英宗所立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后来,朱见济夭折,代宗并无其他子嗣,于情于理都应将太子之位还给朱见深。朝臣多次上书请求立朱见深为太子,代宗迟迟不作决断,并处罚上书朝臣。自此无人敢再提此事。
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代宗朱祁钰病重,将石亨召到病榻前,亲自殷殷嘱咐。石亨见代宗病重,立即与都督张軏(yuè)、左都御史杨善及太监曹吉祥密谋拥立太上皇复辟,以获得功赏。三人一拍即合,宦官曹吉祥进宫去见孙太后,密告她复辟一事,借机取得了孙太后的支持。石亨和张軏则去找徐有贞,几人经过详细谋划,决定在正月十六晚上动手。
正月十六白天,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yíng)、兵部尚书于谦会同群臣商议,决定一起上奏请复立朱见深为太子。众人推举商辂(lù)主笔写奏折,奏折写好后已经是日暮西山,来不及奏上朝廷。于是群臣决定在次日清晨代宗临朝时,再将奏折递上去。然而奏折未递,政变就爆发了。
正月十六日晚,石亨、张軏、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率家兵潜入英宗被软禁的南宫城外,用巨木撞门而入,将英宗拥上皇位。史称夺门之变。
英宗复辟后,于谦以谋逆的罪名被处死,而所有曾助朱祁镇夺回帝位的功臣,如石亨、徐有贞、许彬、杨善、张軏与曹吉祥等人都被封为大官。
英宗复辟的夺门之变,导致政权逐渐陷入混乱,从此,明朝的统治危机便一天天加重起来。到了曹吉祥受宠的后期,更发生了曹吉祥企图弑位的曹石之变。
4.3曹石之变明英宗复位后,石亨和曹吉祥在朝中的地位更是无以复加。但二人并不满足于此,特别是石亨侍宠骄狂,无所顾忌。
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三月,石亨的心腹、兵部尚书陈汝言被人揭发贪污。英宗命人将赃物陈列在宫殿,叫石亨等人来查看。石亨赶忙免冠跪伏,无言以对。从此,皇帝渐渐悟出于谦是被冤枉的,而石亨等主导的夺门之变不过是场投机。
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正月,锦衣卫奉命调查石亨弟弟、大同总兵石彪的行迹,八月正式逮捕石彪。石彪在狱中遭到严刑拷打,只得承认自己图谋不轨,又牵连出权臣石亨。英宗念及石亨立有军功,宽恕其罪,但夺去其兵权和一切职务,令其回家闲住。
被夺去兵权和职务后,石亨心怀怨恨,与其侄孙石俊密谋反叛。由于他已经处于软禁状态,他的行为很快被锦衣卫密探侦悉。
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正月,禁卫军奉旨逮捕了石亨。严刑拷打之后,石亨惨死狱中。石彪被弃市问斩。
英宗虽然没有将曹吉祥牵连治罪,但曹吉祥预感到危机来临,于是他也开始密谋弑君谋反。密谋已定,曹吉祥的嗣子曹钦大摆宴席宴请降将,准备三更以后开始行动。马亮害怕事情败露性命不保,迅速赶到朝房密告吴瑾,吴瑾立即报告孙镗。
吴瑾和孙镗急忙赶到承天门西侧的长安右门,但无法进入,两人便在纸上写字,由于都是武臣,识字不多,只连写:“曹钦反、曹钦反。”将这一紧急奏章从长安右门的缝隙投进去,招呼守门卫士迅速转送宫中。
英宗深夜闻变,命人紧急逮捕曹吉祥,命令皇城诸门和京城九门的卫士,紧闭各门,不许开启。内廷卫士当即锁捕了曹吉祥。此时正准备起事的曹钦对这些变故一无所知,率领精锐卫士来到东长安门,攻城不下,与孙镗父子率领的京师团营禁卫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叛军溃逃。
英宗宣布太监曹吉祥谋反,命令禁卫军将曹吉祥关入都察院狱中详审,第二天将他弃市凌迟。其党羽和家族成员也都被杀,或被流放岭南。
纵观夺门之变和曹石之变,英宗、代宗难逃其责。如果代宗在朱见济夭折后,早日将英宗之子朱见深立为太子,便不会有流言称代宗将另立太子,石亨、曹吉祥等人也就无法酝酿夺门之变;假如英宗稍微有点常识,便不会被石亨、曹吉祥等人利用。
因此,不能说石亨、曹吉祥有多坏,而应该说最高统治者昏庸无能,为宦官和武将作乱创造了机会。假如英宗、代宗如太祖那般明智,怎会导致如此。
夺门之变和曹石之变的结果是忠良被陷害致死,奸臣伏法当诛,明朝廷即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五、明帝国的历史?宦官专权的历史5.1皇帝离不开宦官学者历来以明代宦官为祸害,然而为何除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惠宗外,明代的皇帝似乎对宦官情有独钟,就连因土木之变而当了俘虏的明英宗,在其复辟后仍然重用宦官。这究竟是为何?明英宗在王振的煽动下,不顾朝臣反对,执意亲征瓦剌,最终在土木之变中被瓦剌俘获。
在土木之变这件事上,虽然不能将锅甩给王振一个人背,但他在这件事上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土木之变后,按说有前车之鉴,皇帝不应再重用太监。然而后来的皇帝还是重用太监,于是就有了夺门之变和曹石之变。
曹石之变后,栋梁被残害殆尽,帝国开始走下坡路。然而皇帝还是重用太监,到了万历朝,甚至还出现了党羽林立、号称九千岁的大太监魏忠贤。明代历代皇帝对太监委以重任,说明相对朝臣来说,太监对皇帝很重要。
那么,太监对皇帝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呢?
5.1.1太监的权利来自皇帝权力的让渡太监权力来自于皇帝,皇帝随时可以收回让渡的权力。无论太监权势再大,只要皇帝一发飙,太监顷刻之间完蛋。这从魏忠贤的下场便可见一斑。
另外,太监的权力既然来自于皇帝,那么他就与皇帝荣辱与共,一旦皇帝被推翻,太监也跟着完蛋。因此,太监就会努力维护皇帝的权力。
5.1.2只要确保太监的权力来自皇帝,太监就不会背叛皇帝太监由于自身没有做皇帝的正统性,背叛皇帝,他的权力也就跟着消失,皇帝倒台不过是让他人得利,太监还是太监。因此与其冒险谋反,不如维护好皇帝的统治划算。万历皇帝二十八年不上朝,魏忠贤等宦官也没有篡了他的皇位。
说到这,你可能会举出曹石之变中的曹吉祥作为反例。曹石之变中,曹吉祥和石亨之所以能在夺门之变中成功扶持英宗复辟,在于其掌握一定数量以家兵为名的军队,加上石亨掌握的禁军,不然,曹吉祥是万万不敢扶持英宗复辟的。
在这个时候,曹吉祥的权力来源已经开始由皇帝向军队转移。英宗复辟成功后,曹吉祥成为大功臣,权倾朝野。在英宗的纵容下,豢养了更多的蒙古降将和死士。
到石亨失败时,曹吉祥已经拥有了可以与官军抗衡的军事力量。他的权力已经不再仰仗代宗皇帝了,以致后来官军付出沉重代价才将其歼灭。
由于曹吉祥权力的来源突破了皇帝的让渡,因此皇帝对他也没有约束力。
5.1.3太监可以帮助皇帝夺权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皇帝的权力不等于皇权。皇权不仅包括皇帝的权力,还包括让渡给官僚,由官僚代为行使的权力,具体体现就是相权。
早在汉代,皇帝就曾依靠太监从外戚和丞相手里夺权。到了明初,明太祖先是依靠锦衣卫夺权,后来考虑到锦衣卫带有军队的性质,担心以后无法控制,明成祖于是就建立由太监掌管的东厂,用来监视和牵制锦衣卫,同时作为特务机构强化对全国官僚的控制。
由于东厂(加上后来的西厂、内厂)拥有凌驾于官僚体系之上的权力,因此它便可以帮助皇帝压制官僚的权力。官僚遭到压制,便再无能力与皇帝争权,皇帝的权力就得到空前强化。
宦官的飞扬跋扈,便是皇帝权利强化的表现。
5.1.4太监可以帮助皇帝处理朝政关于这点,体现得尤为突出的是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酷爱木匠活,厌倦朝政。朱由校不愿处理朝政,但国家事务总得有人处理。交给官僚处理皇帝又不放心,担心被人篡位,自己又不愿意亲政。
这个时候,太监成了最佳人选,魏忠贤也就应运得势了。太监作为皇帝的代理人,一方面确保了皇权的稳固,一方面又让皇帝不用亲理朝政,可谓一举两得。
5.2宦官之功历史上的宦官,特别是明代的宦官,历来被认为多行不义之事,扰乱朝纲,为祸朝野。然而客观地说,宦官还是具有其积极意义的。
除了上一节提到的在木匠皇帝厌倦朝政时,为其代为处理朝政,还在于终止了明末的东林党争。
明代后期,经历过明熹宗天启朝后,政治黑暗,军事衰败,财政拮据,而苛征暴敛越来越繁重,人民反抗事件也层出不穷。明朝国力渐衰,崛起于关外的满洲人逐渐成为明朝的最大威胁。在这个时候,以顾宪成为领袖的东林党,标榜气节,针砭时弊,主张减税,体恤民情。
当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议政,逐渐聚合成一个政治集团“东林党”的时候,另一批官僚,也逐渐形成按籍贯划分的几个党,它们是:山东人的齐党,湖北人的楚党,安徽宣城人的宣党,江苏昆山人的昆党,以及浙江人的浙党。
这些党派为了牢固地保持自己的权位,不断攻击东林党,东林党人则一再抓住对方的弊端加以弹劾,于是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明末党争。
当顾宪成等人还未形成东林党时,还能忧国忧民,但一旦东林党开始党同伐异时,个人的意志便臣服于党派的利益了。遂形成了对手支持的,我一定要反对;对手反对的,我一定要支持的相互倾轧的局面。
至于谁是谁非,是否对国家有益处,那倒不重要了。各党为了打击对手,甚至在边防大事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党同伐异,所用非人,遂导致建州女真进一步强大起来,以致最终灭掉明朝。
由于东林党攻击宦官专权,宦官魏忠贤得势后,打击东林党,大肆捕杀东林党人。客观上缓解了明末党争之祸害。这应该算是宦官有功的一面。
凡事有利则有弊,我们看待宦官专权也是如此,不能因为其恶的一面就否定其积极的一面,不然,我们与东林党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