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22:23 作者 :小品 围观 : 次
全书名:《清史十六讲》
作者名:王钟翰
前言清代是离我们最近的朝代,关于清代历史,历来都有不同的版本和传闻。作为明清史学研究的大家,王钟翰先生的《清史十六讲》对清代历史中较为重要的一些历史事件进行剖析求证,以期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
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但可以了解到满族的历史渊源,满汉之间的相互同化,清代党争,以及与台湾相关的一些史实。通过对这些史实的了解,我们就能想明白诸如为什么一定要承认元、清两代统治的正统性等历史问题。
当然,作为史学研究的著作,限于篇幅,《清史十六讲》并不会为我们呈现完整的清代历史,它只是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考的视角和方向,后面的路,就得我们自己去探寻。
一、满族的渊源满族的正式名称是满洲。满洲作为民族名称,是在17世纪30年代才出现的,但是它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漫长的岁月里,满族先民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长白山之间生息、繁衍,到了明代末年在夺取了全国政权之后,才分散遍布于关内外。这里所说的关,就是吴三桂驻守的山海关。
满洲在明代时被称作女真,然而满族的祖先最早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先秦时代的肃慎人。后汉、三国史书上记载的挹(yì)娄,北朝记载的勿吉,隋唐记载的靺(mò)鞨(hé),辽、金、宋、元、明记载的女真,都是肃慎的后裔,因而也是满族的先民。
从肃慎、挹(yì)娄、勿吉、靺(mò)鞨(hé)直到金代的女真人,长期居住、活动在长白山和黑龙江之间的广大地区,明代的女真人便是从这里发展而来。
为何皇太极一面承认满族是女真后裔,一面又否认满族与女真的渊源关系呢?
诸申(女真)包括满洲、哈达、乌喇、叶赫、辉发等部落,虽然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称,但却没有一个可囊括全族的通称。诸申是从女真一词演化而来的。本来是指作为自由民的女真人,后来随着女真内部阶层分化而成为贱民的称谓。因此不能再作为全族的通称。
同时,由于明末汉人反感女真人,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满族将诸申(女真)这个世代相传的旧称改为满洲,甚至连国号“金”也改为“清”。
满族统治者虽然将诸申(女真)的族名改为满洲,但满洲的全体族员,基本上仍然是明代女真人。明代人把当时的女真人笼统地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东海女真)三部分。
以建州、海西女真人为主体,同时也吸收了大部分野人女真,再加上被征服的鄂温克和达斡尔、赫哲、鄂伦春和蒙古等民族以及大量被俘虏的汉人,满族便由此形成。
满洲作为女真部落的统一称谓,还有“佛满洲”和“伊彻满洲”的区别。什么是佛满洲?什么又是伊彻满洲?
“佛”字是满语“旧”的意思,“伊彻”是满语“新”的意思。因此,佛满洲和伊彻满洲分别就是旧满洲和新满洲的意思。在不同时期,佛满洲和伊彻满洲所指代的内容也不同。
入关前,满族编设八旗。在努尔哈赤时期编入八旗的女真部落被称为佛满洲,也就是旧满洲;在皇太极时期编入八旗的东北边区女真部落及外族人被称为伊彻满洲,也就是新满洲。
入关后,上述佛满洲和伊彻满洲都被称为佛满洲、陈满洲或老满洲;后来新编入八旗的则称为伊彻满洲或新满洲。
入主中原后,清代统治者分期分批把皇太极时期的新满洲成员迁往中原,新、老满族的区别变得模糊。在汉族和其他各族看来,新、老满洲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新、老满洲的上述区别和演变,正好说明了满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合并了大量外族成员,增强和扩大了满洲这个共同体,从而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血亲关系已经不再是决定满族社会关系的主要因素。
因此,也可以说,满族是在明代女真基础上融合而成的一个全新的民族。
二、满人与汉人清朝1644年入关后,满族加深了和汉族之间的联系和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满族人那种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融入了汉文化的色彩。在满人逐步汉化的同时,汉人也在满化。
这里说的汉人不是指狭义上的汉族人,而是指生活在中原,以汉族人为主体,包括汉族人和其他各族人。这里说的满人也不是指满族人,而是包括满族和其他游牧民族。
汉人的满化和满人的汉化,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2.1满人的汉化满清在入关前,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八旗制度的好处是军政民合一,全民皆兵。这种制度既便于政治和军事动员,又便于民政管理。
入关前,满人的八旗制就已经突破满族人的范畴,还将鄂伦春等其他游牧民族纳入其中。为了便于区分,于是就有了佛满洲和伊彻满洲,也就是旧满洲和新满洲。
满族人之所以要将被征服民族纳入八旗,一方面是为了便于统治,另一方面是因为满族人口少,要征服疆域辽阔的大明王朝,光靠满族人自己的军事力量是不够的,因此需要整合被征服民族,以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这便是入关前的满人。
入关后,满清的统治疆域由草原扩展到草原和中原组成的二维空间,随着领土的扩张,社会文明由一元的草原文明变成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共存的二元文明,满清的统治难度也随之增大。
一方面满人和汉人文化不同,如在统治者的继承上,满人采用的是兄终弟及,哥哥死后,弟弟不仅继承王位,连同哥哥的老婆也一并娶了。
这在汉人看来是不符合伦理的乱伦行为,因此对满人没啥好感,也不认可其统治的正统性。另一方面,满清是金人的后代,在两宋时期就因灭掉北宋而被汉人所仇视。
虽然后来将国号金改为清,将族名从女真(诸申)改为满洲,但汉人还是将满人当做异族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当年朱元璋以此来团队反元力量,清代初年,这句话也激励汉人反清复明。
元代的百年而亡证明了以前那套马上治天下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草原和中原两种文明共存的二元文明帝国。
于是满清入关后,汲取元灭教训,在政治体制方面,主要是因袭明制,也就是沿用明朝的制度,然后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最终完成了皇权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结构,将秦始皇创建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发展到了顶峰。
除了政治体制的汉化,在生产方式上,尤其是土地的经营方面,也在汉化。
由于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辽沈平原和北京附近的广大地区,汉族农民被迫流亡到他乡,大量土地因无人耕种而荒废。满清统治者将这些土地集中起来,进行二次分配,分配给谁呢?当然是有军功的满清贵族。
贵族们获得大量的土地,但却没有足够的人口来耕种。入关前满人实行农奴制生产方式,但满人却无法将这种生产方式用在文明程度更高的中原。
只有让汉人原来的生产方式——租佃制继续下去,甚至还对其进行改革,形成后来的摊丁入亩。在封建租佃制的强烈影响下,农奴制日趋衰落,原来的八旗王公贵族转化成封建地主,在生产方式方面,满汉基本一致,原有的差别也逐渐消失。
相对于政治、经济的汉化,文化上的汉化才是最彻底的,也是最意味深长的。说它最彻底,是因为清政府不仅沿革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推崇程朱理学,校勘《十三经》、《二十一史》,编撰整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典籍的《四库全书》。
清朝皇帝对中原传统文化也很热衷。顺治帝热衷于汉文典籍,酷好诗词;康熙帝更是学贯五车,精通四书五经。清代统治者似乎完全脱胎于草原文化,彻底地被中原文明汉化了,这便是文化上的彻底汉化。那么为何又说它是最意味深长的汉化呢?
满人的汉化,并非是心甘情愿地汉化。但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满族人丁稀少,初到中原地区,满族人若是只依靠本族的力量,以人口不到一百万的少数民族,来统治幅员辽阔、数以亿万计的汉人,是十分困难的。
同时,满族又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民族,如果固步自封,以强权统治中原地区,“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满清政府必须要适应新的形式,去吸收和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
因此,满人的汉化是为了实现对汉人的长期统治。从清代两百多年的历史来看,虽然满汉矛盾长期存在,但清朝统治者还是达到了这一目的,不但平定了三藩之乱,还成功收复了台湾。
综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满清统治者打破元代百年而亡魔咒的秘诀就是彻底汉化呢?不能。
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满人在汉化的同时,又在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促使汉人的满化。
2.2汉人的满化汉人的满化主要存在于八旗汉军和汉姓包衣之中。
八旗内汉军旗建立于清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当时明朝尚未灭亡,此时的汉军仅有一旗,招抚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汉族上层的降官降将上。到了皇太极时期,才开始大量收编辽东投降的官兵。
1633年,皇太极单独将汉人编为一旗,1637年分汉军为两旗,1639年将两旗分为四旗,1642年编为八旗,旗色和管制都与满洲、蒙古八旗相同。至此,汉军八旗最终形成。
八旗汉军与八旗蒙古、八旗满洲一样,都隶属于八旗制度。被编入八旗的各族人都称为旗人。清代统治者利用八旗制度,突出旗人身份,强调八旗整体性,消除八旗内部的民族差异,用这种独特的军政共同体来构建民族共同体。
所谓汉姓包衣是指本为汉人出身,隶属于八旗满洲的人。这些汉姓包衣,一部分来自于在对明战争中,清军攻占辽沈地区后掠获的汉人军民,另一部分是满清入关后,被满清贵族骗至封地的农民。
汉姓包衣原为满洲贵族的奴隶,八旗制度建立后,随其主一同被编入满洲中,受组织管辖,具有平民权利。包衣与汉军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既是奴仆,又是旗人。
被编入八旗的满洲、蒙古、汉军和包衣都是满族的成员,八旗制度下的汉人无论在服饰、语言文字,还是在信仰、心理状态上都受到不同程度上的满化。
在服装、发式上他们与满人一样剃去四周边缘,中间保留长发编成长辫一条,置于脑后。妇女不缠脚,在耳朵上打三个孔。
在婚俗习惯上,汉军一改汉人指腹为婚、看重贫富的习惯,讲求门第,不闹洞房。
在语言文字方面,作为八旗之内的汉军子弟也自然被要求与满洲八旗人员一样,学满文、练骑射。政府还明令要求各地设立清文义学,并对不通晓满语的官员处以降级和扣罚俸禄的处罚。
这些加入旗籍的汉人,与满族长期生活在一起,且共同隶属于同一政治体制之下,在生活习惯、信仰等方面逐渐满化。
八旗制度解体后,八旗汉军仍自报为满族。这说明在与满族长期生活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不自觉地向满洲靠拢,在各个方面与满族日益贴近,成为了满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清代历史上的满人汉化还是汉人满化现象,都是民族融合、多元文化交流整合的一个缩影。通过长期的共处,各民族交流频繁,生活与政治上的一致性,将他们逐渐纳入同一整体之中,从而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统一体。
三、中央集权达致巅峰满清入关后,从康熙初年与八旗诸王分权之争,到康熙利用南北党争打击满清权贵,再到中宫党争,雍正杀功臣,中央集权一步步得到加强,并最终达到最高峰。
3.1皇权与八旗分权之争满清入关之前,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以旗统兵,以旗统人。八旗分为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八旗组织具有行政、军事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
努尔哈赤的儿子和侄子,则作为他的代表,分统八旗。每旗旗主为贝勒,八个贝勒并立。稍后设四个大贝勒,其余四个贝勒称小贝勒,小贝勒受制于大贝勒。在此基础上,满清就形成了皇帝和大贝勒共理国政的传统。
清兵入关前夕,顺治皇帝得以即位称帝,是经过一场激烈的斗争,多方达成妥协的结果。最后两红旗中立,两黄旗舍长豪格拥立顺治,两白旗作出让步,顺治才得以六岁继位。顺治即位后,由其亲叔多尔衮和堂兄济尔哈朗共同辅政。此时,军政大权仍然掌握在各大贝勒手中。
顺治二十岁时去世,八岁的康熙继承皇位,由内大臣索尼(正黄旗)、苏克萨哈(正白旗)、遏必隆(镶黄旗)、鳌拜(镶黄旗)共同辅政。这四个辅臣中,鳌拜最为肆意妄为。索尼死后,鳌拜以拨换镶黄、正白两旗旗地为由,灭掉苏克萨哈,收服遏必隆,将康熙孤立起来。
年轻的康熙依靠皇亲国舅索额图打倒了鳌拜,军政大权才重新回归到皇帝手中。自此,八旗大贝勒权力逐渐衰弱,皇权得到了极大的巩固和加强。
3.2南北党争南北党争指的是南人党和北人党之间的争斗,南北党之分是以地域划分的。南人党以徐乾学为党首,与王鸿绪、陈名夏、高士奇结盟对抗北人党;北人党以冯铨、刘正宗为党首。两派之间相互攻击。表面上看,南北党争是汉人官员之间的内斗,实际上,操纵南北党争生死大权的正是康熙。
话说康熙为何要操纵南北党争呢?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汉人官员打击满清权贵,从而夺得八旗兵权。
前面我们说了,满清的八旗制度使得八旗旗主(也就是大贝勒)把持着军政大权,皇帝不得不与其共同治理国家。满清入关后,随着统一任务的完成,军事对帝国的重要性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加上中原(主要是江南)为帝国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来源,到了康熙时期,康熙便不再愿意被八旗旗主牵制,于是康熙开始着手强化君权,削弱旗主权力。
康熙是极会运用手段的,他先是依靠索额图打倒鳌拜;而后在索额图专横时,又利用明珠削弱其权力;明珠得势后,贪污腐败,康熙又授意南人党党首徐乾学、王鸿绪、高士奇等人唆使御使郭琇弹劾明珠;明珠被弹劾后,又授意郭琇弹劾高士奇和王鸿绪;随后,在徐乾学牵涉张汧(qiān)案而被革职,又遭到北人党左都御史许三礼的弹劾,被遣回原籍。
通过以上一系列手段,康熙不仅夺了八旗旗主的军政大权,还利用南北党的矛盾,将南北党人玩于股掌之间,使其相互牵制,彼此消长。
康熙晚年,因皇太子多次废立,后来又久久不立太子,皇子们各自为党,相互攻击。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老臣王掞(shàn)与御史陈嘉猷(yóu)等八人上书请求早立太子,几人差点由此被重罚。
四年后,王掞(shàn)又揣想康熙的想法,又同御使朱天保、柴谦等十三人奏请康熙重新立废太子胤礽(réng)为太子,康熙大怒,将王掞(shàn)之子(代父受过)及十三御使贬谪到西台。至此,南北党争告一段落。
3.3中宫党争所谓中宫党争,指的是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与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的两次废太子之后,皇子之间为争夺帝位继承权而进行的相互攻击和残杀。中宫之争以四皇子胤(yìn)禛(zhēn)获胜而告终。
皇子中实力较强的有:皇太子胤礽、皇长子胤褆(shi)、三皇子胤祉、四皇子胤禛和八皇子胤襈(zhuan)。其中,又以八皇子胤襈最想当皇帝。
早在胤礽未废之前,胤襈就与九皇子胤禟、十四皇子胤禵(tí)(又名,胤祯)结为死党,企图加害太子,后来被皇长子胤褆告发。其实胤褆虽然是庶妃所生,但也想当皇太子,所以当皇太子胤礽被拘禁时,胤褆即向康熙暗示取代胤礽之意。
在这些皇子中,八皇子胤襈与九皇子胤禟、十四皇子胤禵的联盟实力最强,其他皇子党羽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本来康熙也有意立胤襈为太子,但有一次康熙询问群臣谁能当太子时,因马齐和佟国维事先将此事泄漏了出去,因此满汉群臣破天荒地达成统一,一致推举胤襈。康熙因此大怒,不但不立胤襈为太子,而且还大力惩治胤襈的党羽。
最终,太子之位被城府极深四皇子胤禛夺得,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雍正夺位成功后,先前为他出谋献策的功臣都没落得好下场。先是除掉隆科多和年羹尧,而后杀掉八皇子胤襈和九皇子胤禟,并将十四皇子胤禵囚禁起来。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雍正夺得太子位后,一步步为自己即位扫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四、两件史实讲到清代历史,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件是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一件是清政府打败郑氏,统一台湾。
4.1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是大家都熟悉的民族英雄,在这里就不作介绍了。郑成功一家去台湾以前,曾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长达十八年,即便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降清后,经过清政府多次劝降,郑成功始终矢志不渝,拥戴南明唐王朱聿(yù)键,礼遇鲁王朱以海,同时保持与桂王朱由榔的联系,并没有放弃抗清斗争的决心。
清代初年,清政府先是要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和南明三个政权的联合抗清,同时辅臣鳌拜把持大权,根本无暇顾及台湾。这给了北伐南京失败的郑成功一个喘息的机会,然而虽然清政府无暇顾及台湾,但鳌拜却将沿海几十里的居民迁往内地,断绝郑成功与大陆沿海的联系。
此时郑成功虽然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拥有海上作战的优势,但生存空间日益被压缩,仅拥有金门、厦门、南澳等几个沿海岛屿,军队的粮饷、物资供应存在很大的困难。
为了保存实力,以达到长期与清政府对抗的目的,他必须拓展新的根据地,否则将坐以待毙。于是与大陆隔海相望的台湾就成了不二选择。当时的台湾被荷兰殖民者占用长达四十年,但从军事实力上来看,荷兰殖民者明显不是郑成功的对手。
1661年三月,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第二年,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动机,史学界尚无定论,感兴趣的同学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虽然郑成功拥戴南明唐王朱聿(yù)键,并不承认清政府,但他的父亲郑芝龙和其孙子郑克爽则投降清政府。那么,收复台湾的功劳该记在南明,还是记在清代?
从时间线上来看,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时,清政府已经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成为全国性的政权。虽然郑成功拒不承认清政府的统治,但他所拥戴的南明唐王政权已于1649年随着朱长清的死去而结束。
到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南明政权已经不复存在,郑成功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清代人,至多算南明遗民,因此就不能说是南明收复了台湾。
4.1.1元清统治的正统性与中国的完整性从今天看来,不管是南明,还是清政府收复台湾都不要紧,因为南明和清政府所代表的都是中国。再来纠结到底是谁收复台湾,似乎有些小题大做。其实并不是小题大做,这关系到中国的完整性。
到今天为止,都还有人把入主中原的蒙古、满族看作是异族入侵,而拒绝承认元、清两代统治的正统性,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如果不承认元、清两代统治的正统性,那么蒙古族和满族统治的近四百年就和日本侵华战争是一个性质,都是异族入侵。再进一步说,既然蒙古族和满族是异族入侵,那么在入主中原前蒙古族和满族所在的蒙古和东三省就是外族的领土,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从中国版图上独立出去。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继续推导下去的话,中国将被分裂成若干个国家,这便是赤裸裸的民族分裂。
回到收复台湾的这个问题上,将收复台湾的功劳记在南明,便是对清代统治正统性的否认。因为在南明时期,清代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政权,它所代表的就是整个中国。否认清代的正统性,便会回到上一段讲的分裂中国的路上。
因此,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问题,把它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里来看,却是一件关系中国领土完整的大事。难怪孙中山在刚开始闹革命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后来在建立临时政府时,又将这句话删掉,其用意就在于此。
4.2清政府统一台湾在对待台湾郑氏的问题上,清政府内部始终存在着意见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武力统一台湾,有利于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有利于巩固祖国的东南海防,以防止西方殖民者的再度入侵;另一种意见认为,连年战争已经造成人力财力匮乏,如果再举全国之力攻打台湾,实在是得不偿失。加之台湾易攻难守,不如对其禁海,将其孤立起来。这便有了前面说的鳌拜将沿海居民迁往内地一事。
清代初年,由于要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和剿灭南明偏安政权,为了在中原站稳脚跟,清政府对汉人采取了拉拢的策略,并组建汉军八旗。对于盘踞在海上的郑氏,也采取了招降的策略。
郑成功病逝的同一年,八岁的玄烨即位清圣祖,也就是康熙。朝政大权实际上被辅臣鳌拜一手控制。在此之前的顺治年间,清政府已经解决了农民起义和南明政权的威胁,清军兵强马壮,为何对台湾还是采取按兵不动的态度呢?
由于鳌拜对台湾的态度前后不一,先是主张对台湾用兵,后来又主张招抚。因此在这一阶段,虽然施琅一再奏请进攻台湾,但由于鳌拜的存在,清政府并没有对台湾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1669年,康熙打倒了鳌拜,但在其后的四年还是没有对台湾采取行动。这又是为何?康熙解决鳌拜问题时,距离郑成功收复台湾已经过去了8年,在这八年里,台湾郑氏的实力得到了恢复和提升,加之其在海上军事很强,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才能一举统一台湾。
正当清政府厉兵秣马之际,吴三桂煽动了三藩之乱,这打了清政府一个措手不及。此时清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三藩之乱,而不是隔海相望的台湾。恰在这时,台湾郑氏响应三藩之乱,让清军同时面对多线作战。清军不但要平定三藩叛乱,还得同时与福建耿氏和台湾郑氏作战。
这让清政府意识到,之前低估了台湾郑氏的威胁,必须得尽快解决台湾问题,不然将后患无穷。这就是为何清军在三藩之乱尚未完全平定之时,对台湾郑氏采取了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原因所在。
1683年,经过两年的战争,清军终于统一台湾。
五、清宫四大奇案用历史的视野,拓展我们的认知地图。最后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清宫四大奇案。清宫四大奇案,指的是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被刺和狸猫换太子四件疑案。
5.1太后下嫁太后下嫁就是太后下嫁摄政王。太后是指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博尔济吉特氏,她是清世祖福临的生母,谥号孝庄文皇后;摄政王指的是摄政睿亲王多尔衮,是皇太极的亲弟弟。
孝庄文皇后是多尔衮的兄嫂,弟娶兄嫂,按照汉人道德观念来看,是件很不光彩也不符合伦理的事。因此,这件事在清代一直是个被忌讳提及的事。
孝庄文皇后是否下嫁摄政王,在历史上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事,有说其确有其事的,也有说其为杜撰的。本书作者认为太后下嫁确有其事,并举出证据。
证据一就是清末《苍水诗集》有句诗这样写道: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指的就是太后下嫁这件事。诗作者张煌言是清初人,与多尔衮同时期,因此其言可信。
另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二月,顺治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这正是太后下嫁的一个旁证。而且多尔衮“皇父”的称谓还在《清实录》和蒋良骥《东华录》等书中有记载。
另外,多尔衮曾在1650年逼死肃亲王豪格,随后又娶了豪格的妻子,这是记载在谕旨和奏疏中的公开事实。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清世祖福临的亲哥哥,多尔衮的亲侄子。既然多尔衮可以娶侄媳,为什么不可以娶兄嫂呢?
综上可以推出,多尔衮被冠以“皇父”的称谓,一定是多尔衮娶了清世祖的母亲,清世祖为表尊敬而称之为皇父。
另外,还有一个事实是,满人弟娶兄妻、娶姑姑和侄媳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入关初年。那么,太后下嫁这件事是可以相信确有其事的。
5.2顺治出家顺治出家指的是,清世祖福临的皇贵妃董鄂氏去世后,福临哀痛过度,后来竟放弃皇位,跑到五台山出家为僧。这件事是否确有其事呢?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清世祖福临好佛,并在宫中供养了木陈、玉琳琇两位禅师。世祖的图章有“尘隐道人”、“懒翁”、“痴道人”等称号,又曾对木陈说不要把他当天子对待,要把他当作佛门弟子。世祖信佛是事实,这是不用置疑的。
其次,清世祖去世前几个月,孝献皇后董鄂氏去世,世祖哀痛过度,因而就有人认为世祖是由于对董鄂氏的哀悼而厌倦尘世,最终遁入空门、削发为僧。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不错,由于世祖好佛,他死前确实有过削发为僧的念头。但事实上在他死去的前几天,只是叫他最宠信的太监吴良辅去悯忠寺(北京市广安门内法源寺)削发,他本人也曾亲自前往观看过。这里还说明世祖当时并无大病。
那么,世祖是怎样死的呢?据当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谱》和张宸《青王周集》记载,
世祖死于出痘,也就是天花。那么,遁入五台山削发为僧的说法,就并不可信了。
5.3雍正被刺1735年10月8日,清世宗胤禛(也就是雍正)突然驾崩。关于雍正突然驾崩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遇刺身亡。这一说法可信吗?
这一说法起源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的曾静、张熙一案。曾静因仰慕明朝遗民吕留良的为人,立志反清复明。
因授意他的徒弟张熙用假名写信劝川陕总督岳钟琪造反而株连到吕留良。吕留良、吕葆中都被清世宗杀害。传说吕留良有一个幸存的孙女,名叫吕四娘,立志要为父亲和祖父报仇。后来她潜入宫内,终于刺死了世宗,并割下世宗的脑袋逃走。
好事者说根据鄂尔泰传记的记载,清世宗暴毙的那天下午,忽然召鄂尔泰入宫,此时世宗突然驾崩的消息已传得满城风雨。鄂尔泰立刻入朝,都来不及给马装上鞍,大腿骨被磨损,流血不止。鄂尔泰在宫里待了三天三夜才出来,连一顿饭都没吃。
人们认为,当时天下承平,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要搞得这般惊慌失措的,这就只能说清世宗被刺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首先,这里需要将真人真事与野史传闻区别开来。曾静、张熙一案牵连的吕留良等人都是真人真事,是历史真实;但其中提到吕留良的一个孙女却是传说,不是历史事实。世宗死的年月日是事实,但说他是暴崩,并不见明文记载,也只是传说,目前尚不能证实确有其事。
其次,上述鄂尔泰传记所描述的鄂尔泰仓皇上朝一段情节,写得惟妙惟肖,好像真有其事似的。但至少在正史记载里,如《清实录》、《清史列传》、《清史稿》等书并没有这类的记载。当然,没有文字记载,不等于没有这件事;而且直到今天仍无法得到证实,也就不可能确认有这件事;即使鄂尔泰的仓皇上朝是事实,也不能证明世宗一定就是被刺,因为两者并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第三,世宗本人好佛好道,喜欢结交剑客侠士,可能炼制丹药以求长生之术,也有可能因吃丹药求长生不老而导致暴崩。
5.4狸猫换太子这里指的是清世宗胤禛与海宁陈氏换子的传说。
浙江海宁陈氏,从明末起,世代为官。清代初年,陈之遴投降清朝,被封为一品大官。随后,陈氏一家,如陈说、陈世倌、陈元龙等父子叔侄,都是高官厚禄,尊宠备至。
康熙年间,世宗还是皇子的时候,与陈世倌关系非常好,恰巧碰着两家在同年同月同日各生了一个婴儿。世宗听说后十分高兴,命人将陈家婴儿抱入宫,过了许久,才送回去。陈氏发现自家的男孩被调换成女孩。陈家不敢挑明,只得保守秘密,而被调换的男孩就是后来的清高宗弘历。
高宗曾南巡至海宁,当天即去陈家详细询问陈家家世。后来,高宗走过的大门就常年关闭,从未再开。于是有人因此说清高宗弘历对自己的身世怀有疑团,所以南巡到陈家,想亲自打听清楚。
上述这些传说,盛行于前清末年。当时盛行反对清政府统治的革命风气,难免会借机诋毁清代皇帝。因此,传闻真伪夹杂,不一定可信。
海宁陈氏一家,如陈说、陈世倌、陈元龙父子叔侄,在朝廷当大官,这是事实。就是清高宗南巡去过陈家,也是事实。按清制,皇帝到过的人家,经过的大门是必须封闭,禁止再开的。但不能由于有这些历史事实,就说清世宗与陈世倌有以女换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