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8 16:48 作者 :小品 围观 : 次
全书名:《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如何设计充实且快乐的人生》
英文名:《DesigningYourLife:HowtoBuildaWell-Lived,JoyfulLife》
作者名:[美]比尔•博内特,[美]戴夫•伊万斯
译者名:周芳芳
前言“财务自由”涉及两个方向的概念,一个是财务,也就是说我们要有很多的钱;再一个就是自由,就是说我们要提升幸福指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我们需要设计自己的人生,提升幸福指数的书籍。
本书的作者并不是什么生涯规划师,而是两名跨界设计师,他们都是前苹果公司的设计师,他们把自己设计产品的思维,运用到了设计人生上(相信这对于我们从事设计行业的人员来说,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两个人的教学生涯中,他们发现一个人若能够找对专业,早早确定自己的职业道路,是特别难得的,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即便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也不例外。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推出了这个课程,并且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它的主要的内容是告诉人们如何用利用设计,确定未来的人生目标。
一、从一系列问题开始成功跟幸福划等号吗?日复一日的过朝九晚五的生活,生活的意义在哪里?改变这一切,为时已晚了吗?我如何才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甚至是热爱的工作?我如何才能创立一份伟大的事业,过上美好的生活?我如何才能平衡好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关系?我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如何才能变得苗条性感,并拥有巨额财富?
除了最后一个问题,上述其他问题,这本书都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设计思维设计自己的人生。
1.1辨识无法解决的重力问题那什么是重力问题呢?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这是重力的概念。
我们知道,我们如果想跟重力抗争,那是不可能的事。比如说,我们想要飞起来;比如说,我们向上抛一个物体,让它不往下掉。这都是不可能的事。
那我们面对的重力问题是什么问题呢?也就是说它们是我们没法改变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人生设计的过程中,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被解决,那么它就不是真正的问题。它只是一种情况,一种环境,一种生活现实,它像重力一样,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人生设计课的最开始,我们首先就是要识别自己生活中,这种无法解决的重力问题。
比如说你是一名诗人,但是整个行业,诗人整体的收入水平就非常低。那么你想做诗人,同时你想通过诗人这个职业,获得好的收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基本上是没可能的,除非你能提高整个诗人的收入水平。那么对于你来说,提高整个诗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你的重力问题。
再比如,你从事的是钢铁行业。那么钢铁行业属于重工业,而且是属于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这些年国家治理污染,加大了对这些重工业的管控。所以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很多人下岗失业。即便没有下岗失业,薪资也是大幅降低。那么这个时候你想在这个行业里闯出一片天地,做出自己的事业,有越来越好的收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个问题对于你来说,也属于重力问题。
所以我们设计自己的人生,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识别自己生活和工作当中的这些重力问题。之后知道它是没办法解决的,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也就是当你在某件事上,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的时候,不要死磕。
优秀的设计师在一开始必须明白的就是“你在这儿”,这句话的含义,也就是设计思维中的“接受”阶段,接受也是设计人生的起点。人生设计的起点不是你希望到达的地方,更不是你认为自己应该在的地方,而是你当下所处的真实位置。
1.2人生设计评估从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开始来设计人生,我们需要把生活分成四个不同的区域,分别是健康、工作、娱乐和爱。
健康不只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情绪和心理健康;工作这个很好理解,也就是我们获得报酬的一种方式;娱乐就是为了快乐,我们所谓的娱乐,指的是不掺杂任何目的的寻开心,只要你从中感受到了快乐,那么就可以被称为娱乐;不管你做这些活动,他是有组织的活动也好,还是各种竞赛也好,只要你是为了寻找快乐,这就是娱乐。如果说你进行一项活动的时候是有目的的,是为了获胜、进步,或者是实现目标,那么即便你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这也不属于娱乐;爱,我们都知道爱是什么,爱,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我们接下来就进行一个练习——健康、工作、娱乐、爱的仪表盘。接下来就一起评估一下我们的健康状况、工作方式、娱乐情况,以及你拥有爱的现状。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在这四个领域之间,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平衡模式,因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对健康,工作,娱乐和爱的关注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你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你身体非常健康,所以你可能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健康上面,可能更多的精力会放在娱乐,工作和爱的上面。那么人到中年之后就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那娱乐有可能就会减少。
现在我们做一下仪表盘评估。
我们把这4个领域想象成汽车上的仪表盘,左边是零,右边是完美,中间分成四个小格子。如果这一项你觉得自己,花的时间精力比较多,做的也非常棒,感觉很满意,那么在这一项上就可以给自己打一个满分。但是如果有一项,你觉得你几乎没有时间来关注它,各方面状态也不是特别好,那么这一项会得零分或者是1/4分。
接下来让我们从健康、工作、娱乐和爱四个维度,分别来评估一下。
首先评估健康,比如说,你的身体怎么样?最近有生病吗?有去医院吗?你有坚持每天锻炼吗?你是偏胖还是已经是理想体重?经常容易感到累吗?能很好的把控自己的情绪吗?有很好的发泄渠道和发泄方式吗?每天会花多少时间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呢?问自己这些问题之后,可以根据答案来给自己打分。
接下来评估工作。你每天有多少时间用来工作?你对自己的工作效率满意吗?除了主要工作,你有兼职工作吗?你是朝九晚五吗?还是经常加班呢?你在工作中担任什么职务?如果你是一名家庭主妇,那么养育孩子,为家人烹饪,照顾年迈的父母,做家务,这些都属于工作的内容。
接下来是娱乐评估。可以回顾一下你都有哪些娱乐方式?比如,作者比尔,他的娱乐活动就是为朋友做大餐,组织大型户外派对,那么他给自己打了一个1/8分。
接下来是对爱的评估。我们要想一下,你有爱别人吗?你有被爱吗?在你的生命中爱;流向了什么地方?是流向了你还是流向了别人?可以做一个列表。
评估完了之后,可以看看自己,在哪个区域的仪表盘存在问题,亮起了红灯。评分在1/2以下,基本上就是要亮红灯了,所以看看自己在哪个区域亮起了红灯,那么就要注意这些方面了。如果评估完了,自发现己在娱乐方面的分数特别高,但是在工作方面的分数特别低,那么就要注意了,就证明你花在娱乐方面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了,工作花的时间精力太少了。如果说健康亮起了红灯,那就说明你要分一些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了。
1.3创建自己的指南针填完生仪表盘之后,我们就会非常清楚自己哪个方面是满分,哪个方面还有欠缺,那就是人生设计的第一步。接下来呢,我们就要创建自己的指南针。创建这个指南针需要两样东西,一是工作观,一是人生观。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循着大部分人的脚步,走自己的人生路。基本上的人生轨迹就是,上学,毕业,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养孩子,买房子,就是这样一种人生轨迹。那工作呢,就是选收入高事儿又少的。在这个世界上,或者是在我们的大脑里,总有各种强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有很多人给我们树立了应该如何生活的榜样。
所以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跟随他人的指南针,复制着他人的生活。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清楚的阐述我们自己的工作观和人生观,为自己创建一个独一无二的指南针。而且我们要确保工作观和人生观的一致性。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有着让人羡慕的高薪工作、稳定幸福的家庭。但是最后他选择了放弃让人羡慕的这一切,独自一个人来到异国他乡,住在小房子里,饱受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只为了圆自己的画画梦。
究其原因就是让人羡慕的生活并非他想要的,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物质拮据也要富足自己的精神家园,用艺术来慰藉自己短暂的人生。
用工作观和人生观来解释的话,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观和他的工作观其实是不一致的。他的人生观认为艺术是人生的唯一追求,但是他的工作观却告诉他,必须要赚到足够的钱养家糊口,让他们衣食无忧。所以他经过权衡之后,工作观就作出了让步,他选择了,坚定他的人生观,把艺术作为人生的唯一追求,放弃了家庭,放弃了工作,然后去勇敢的追求自己的艺术人生了。
所以你是谁?你信仰什么以及你正在做什么?三者之间必须要和谐一致,这样才有助于提升我们自己的自我意识,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更有意义。
拥有一份享受其中且热爱的工作,在充满爱的氛围中生活,人生旅途中充满各种乐趣,健康并且长寿,这可能是所有人都想要的。
1.4反思我们的工作观我们可以拿一支笔,一个本子,认真的去反思一下。
工作观纪录的就是你心目中对好工作的定义。比如工作是为了什么?工作意味着什么?工作与个人,他人以及社会有什么关联?好工作或者所谓有价值的工作是什么?工作和金钱有什么关系?一个人的经历,成长,成就感和工作有什么关系?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是从广义上去定义工作的,也就是说工作不仅是指我们;为了赚钱所做的事情。
为什么工作观对我们这么重要呢?拿一线城市来说,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18点。这是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午休时间呢,基本上是1个小时,但是这1个小时仅是吃饭的时间,不可能回家或者做其他事情,所以做的事情还是工作相关的,所以加上这1个小时,就是9个小时。
那么在一线城市上下班,通勤的单程时间在一个小时,应该是比较正常的时间,所以再加上往返上班路上的2个小时,也就是11个小时的时间。所以就是说,一个成年人在一线城市工作,每天她基本上至少要花11个小时的时间,在为工作这件事做准备和工作上,这还不算加班。
我们一天只有24个小时,减去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就剩下了16个小时。也就是说,除去睡觉之外的所有时间里面,我们要花去近百分70的时间用来工作。可以说,工作在我们人生中占据了非常非常大的比例。
那么对于占据我们这么大比例的这件事情来说,我们是不是要把它变成一件能让我们乐在其中的事情呢?如果说我们把它变成能让我们乐在其中的事情,相当于我们的大部分人生都还是生活的比较开心,比较幸福的,但是如果说工作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那么相当于我们70的人生就活在一种痛苦和悲伤里面。
所以工作这件事真的是值得我们花时间来好好思考、好好设计。理想的状态是让我们的工作更开心,更有意义,让我们乐在其中,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我们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结合,让工作与我们的工作观和人生观保持一致。
所以接下来可以好好回答一下以上说到的几个问题。
1.你为什么而工作?
为了生活,有饭吃,有衣穿,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养家糊口,还是说为了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能有一个开心快乐的人生。
2.工作意味着什么?
工作意味着你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情,还是说你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来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
3.工作与个人,他人以及社会有什么关联?
工作能让你自己挣到钱,有不错的收入,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工作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帮助?如果你是一家创业公司老板,你可能觉得,能让自己的员工,收入慢慢提高,慢慢实现自己的梦想,能在这个城市定居下来,有不断的成长,这个事情可能你会觉得比较有成就感,那么这就是你为他人带来的价值。
4.好工作或者所谓有价值的工作是什么?
比如说你是一家保健品公司的销售,你们公司的盈利点就在于,劝说大爷大妈们去买公司的保健品,但其实这个保健品,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那这个事情你觉得有没有价值?又或者你是在一家环保企业,生产一种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的工具,你负责进行销售和推广,那么这个事情你觉得是不是有价值?
5.工作和金钱有什么关系?
你是不是抱持一种信念,只要我努力工作了,我有价值,那我就应该挣到足够多的钱,用金钱来回馈自己?
6.你的经历,成就感和工作有什么关系?
比如说,能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人,其他人通过你的分享获得了成长和帮助,你觉得很有成就感,那么,是不是从事这样一份工作,对你来说会比现在所做的工作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1.5反思我们的人生观人生观听起来似乎很高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人生观就是我们对世界以及世界如何运行的看法。
人生观就是在为我们确定,所谓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我为什么在这里?生活的意义或者目的是什么?个人和他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家庭国家和周围世界的融合点在哪里?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否存在更高级的力量,比如上帝或者其他超自然的事物,如果存在,这将对你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在生活中快乐、悲伤、公平、不公平、爱、和平以及冲突的作用是什么?像对工作观的反思一样,我们可以针对这些问题一一写出自己的答案。
接下来就要检视一下自己的工作观和人生观是不是一致?我们关于生活和工作的看法中,是否存在互补的地方?这两种看法存在哪些冲突?一方会对另一方有促进作用吗?是如何实现的?接下来我们就要认真的思考,二者相一致的地方。
如果不一致,我们可能就需要作出一些修正,或者是重新编辑。当工作观和人生观达到和谐一致后,我们就会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从此拥有和谐的有意义的生活。你是谁?你信仰什么,以及你在做什么?三个方面要保持一致性。
做完上面三件事情,我们就创建了自己的指南针。这样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就有一个指南针来指引自己的方向。哪怕有的时候会偏离,但是只要我们有这个指南针,我们就会回到正确的方向上来,我们不再会有那么多的迷茫和纠结。
二、寻路中的投入和能量我们已经完成了人生设计的两项工作,建立自己的人生仪表盘,通过仪表盘来建立自己的人生指南针。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带上指南针开始寻路了。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人的一生重复的上学放学或是上班下班,一切都这样无聊,人终有一死,那么人生有何意义?我们从小都被说,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或是名人、牛人、有钱人、争权夺势或是苦心研究,可是这些到最后又有什么意义呢?反正人都得死,什么也带不走。“
我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什么样的一个情境下提出这样的疑问,我也不知道我们周围的,很多人是不是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但我知道的是,我周围的一些同事和朋友在工作到一定年限,人生跨入到某一个阶段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种焦虑和迷茫。生活的并不开心,没有动力,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那么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又该怎样过这一生呢?知乎有一个答案,说的非常好。答主把问题的对象,由人生变成了一块可口的蛋糕。
原答案是这样的:请允许我重新阐释一下这个问题,如果这块蛋糕最终还是会被吃完,那么你吃它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的在于享受它,如果有人给你送上像图上那样一块蛋糕,或者是别的口味,随你喜欢,你是否会回绝?说不,谢谢,蛋糕总有吃完的那天,所以吃它没有意义。你当然不会,它的珍稀并不会减少,它所带来的愉悦感。这块蛋糕看起来是不是很棒?人生也是!
所以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享受人生,这个享受人生绝不仅仅限于吃喝玩乐,做有意义的事儿,获得成就感,体现自己的价值,帮助他人,都是享受人生形式。那么如果我们的一生,都在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复制粘贴的过着别人的人生,我们又何谈享受人生呢?如果工作不是我们享受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只是在工作之外仅有的时间去享受人生,那我们人生的70都是浪费的。
所以如果我们要想好好的享受人生,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在我们工作上下功夫,把我们的工作变成能让我们享受人生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们就要寻找这条路,寻找这条能让我们开心快乐起来的工作生活之路。
因为人生没有一个必须要到达的目的地,我们没办法用gps定位,然后规划路线径直到达,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关注眼前出现的线索,尽最大的努力,利用现有的工具奋力前进。我们在寻路时,首先出现的线索就是投入和能量。
2.1拥有更多的心流体验心流体验是指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心理状态,心流产生的同时伴有兴奋感。当你在某项活动中处于心流状态中时,你会感到时间仿佛静止了,你会全身心投入其中,这项活动的难度与你的技能相适应,你既不会感到无聊,也不会因为困难而感到紧张。
进入心流状态的人,通常会有如下特征:
完全投入;会有极度兴奋或狂喜的感觉;内心清明,知道做什么以及如何做;表现出出奇的镇定,冷静;感觉时间似乎静止了,或者觉得时间倏忽而逝。心流状态是成年人的娱乐活动,在人生设计的仪表盘上,我们对自己的健康,工作,娱乐和爱进行了评估。可能我们会发现,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投入最少的是娱乐,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肩负太多的责任,没有时间娱乐。
进入心流状态,是成年人娱乐的秘诀所在。一份真正有意义的令人满意的工作,可以让我们经常进入心流状态。
娱乐的本质就是让我们完全沉浸其中,享受正在做的事情,不会总是分心担心。当我们进入心流状态的时候,我们必然会心无杂念,全身心投入正在做的事情上,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那么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努力让心流体验,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工作中。
2.2关注你的能量水平寻路过程中的第二个线索就是能量。和其他生物一样,人类需要能量才能够生存发展。远古时期,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把大部分的能量都消耗在了体力劳动上,他们打猎、采集食物、抚养孩子、种植庄稼。
那么现在呢,我们大都靠脑力吃饭,所以大脑肩负着重任。大脑是一个非常渴望能量的器官,每个人每天大约会消耗2000卡路里的热量,其中有500卡路里的热量供给了大脑。大脑只占据了我们身体总重量的2,但其消耗的能量却占我们每天消耗的总能量的25,这也是精力是否充沛,会严重影响到专注力的原因。
我们每天都在从事各种体力和脑力劳动,一些活动会维持能量,一些活动则会消耗能量。
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种情况,就是说丈夫在外工作一天,回家之后呢,妻子希望能跟丈夫聊聊天,但是丈夫就特别不愿意聊天,理由是我一天在外面太累了,我就想独处一下,我不想说话。有的时候,妻子可能会觉得,丈夫是不是不愿意跟我说话呀?是不是有什么情况啊?等等之类的。但其实这就是能量被耗尽的一种表现。
如果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做的都是自己不喜欢和不擅长的事情,那就会非常耗费能量。如果说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做的都是自己非常喜欢和擅长的事情,那不但不会耗费能量,反而会增加我们的能量,让我们精力充沛。
2.3享受工作的乐趣在寻路的过程中,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跟随快乐前行,做能够吸引你,让你兴奋的事情,能够激发你活力的事情。
经常有人告诉我们,工作从来都不轻松,我们必须忍受它。没错,任何工作和事业都存在困难,也都有让人厌烦的时候,但是如果你的工作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不能激发你的活力,那么说明他正在一点点杀死你,毕竟工作是需要你花费大量时间去做的事情。
据统计,一个人一生中要花费9万到12.5万个小时在工作上,如果你感到工作无聊透顶,那么你的生活也将是一团糟。
那么是什么让工作充满乐趣呢?不是经常性的公司聚会啊,不是很高的薪水,更不是一年几周的带薪假期,只有当你在工作中真正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时,你才能从工作中感受到乐趣。
2.4回顾高峰体验我们还可以对我们过去的经历进行回顾。可以花一些时间回忆一下,过去和工作相关的高峰体验。
比如说自己作主导,开了一次会议,在会议的过程中,积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也实现了会议的目的,其他人反馈也都非常棒等类似的经历。
在回顾自己过去的体验的时候,不要过度夸大美好时光,也不要对困难时期过于严苛,尽量客观诚实的记录。这个新发现有助于我们明白下一步要怎么走,并开始真正探索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和看法。
2.5记录美好时光日志准备一个漂亮的笔记本,拿出一支笔。记录下自己工作时感到烦躁,心神不安,以及沮丧的时刻,并记录下在那段时间正在做的事情;同时记录下工作中让自己感到兴奋,注意力集中,过的愉快的时刻,以及当时正在做的事情,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美好时光日志。
通过美好时光日志,我们可以了解自己什么时候是快乐的,当你明白什么活动会让你全身心投入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如何设计人生了。
2.5.1美好时光日志中要包含两个元素2.5.1.1活动记录也就是记录能让你全身心投入,并感到能量充沛的活动,以及那些让你沮丧不开心,感到烦躁和心神不安的活动。
2.5.1.2反思反思哪些活动让你有收获,收获是什么?哪些活动让你不开心?为什么不开心?
如果每天都能够填写美好活动日志,那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做不到每天记录也没关系,一周最好不要少于两次。
在记录这个活动的时候,要尽可能的具体一些,因为当我们在完成一天的工作后,我们通常会说,今天还不错,或者是今天太糟糕了,但是我们几乎从不注意,具体是哪件事让我们感觉不错,哪件事让我感觉糟糕。一天当中我们有时候感觉很棒,有时候又感觉很糟糕,更多时候是处于两者之间不好不坏,那我们的任务就是深入了解,我们一天中发生的每一个具体事件,捕捉一天中的快乐时光。
美好时光日志的第二个元素是反思,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仔细检查我们的活动日志,从中得到深刻的见解和惊喜,让我们清楚哪些事情对我们有益,哪些事情对我们无益。
这个反思可以一周进行一次,在美好时光日志中的空白页中,记录下我们每周的反思。比如说我今天感觉很棒,为什么很棒呢?因为我在认真工作的时候,没有人来打扰我,我自己有一整块的时间全部都在用于,做我自己想完成的任务。或者是说我今天感觉很糟糕,因为跟其他部门的沟通都非常不顺利,包括跟领导的沟通,也感觉非常不顺利。
那么根据这个记录,我们可以进行反思,是不是说明当我们独处的时候,没有被打扰的时候,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比较开心的,而跟其他人沟通,跟其他部门配合的时候,我们其实是不太开心的。那么自己是不是更喜欢一个人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而不是团体配合呢?或者是说自己是不是更擅长一份安静的工作,而不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呢?
我们可以将上面我们讲到的,你感受到心流体验的时刻以及那时在做的事情,你感觉到能量充沛的时刻以及那时在做的事情,你工作中感受到乐趣的时刻以及那时在做的事情,都记录在美好时光日志上。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记录,我们就能找到,那些我们自己喜欢且擅长,并且能增加我们能量的事情,以及我们不喜欢、不擅长,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挫败的事情。那么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找到自己美好的工作之路了。
2.6绘制思维导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以及把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跟工作结合,其实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从小的教育还有包括大环境,都没有有意识的来引导我们,去关注自己想要的,去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同时在找工作的时候也没有把兴趣放在考虑的首位,所以,突然之间让我们找到自己兴趣所在,并把它变为工作,其实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情。
那我们要怎么做?来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把它变为自己的工作呢?
2.6.1我们应该打开思路,拒绝自我设限我们要跳出现实的约束,勇敢的去想一下我想要什么?我们可以想出很多点子,包括异想天开的想法,疯狂的主意。
事实上,我们可以设计多种人生,虽然最后只能选择一种人生,但我们的生活不会只有一种选择。要想过得既快乐又高效,有很多种活法,不管你现在年龄有多大。通向幸福高效的路有很多条,每一条都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种。
我们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好好想一想,我们可以有哪些活法?这些想法多多益善,因为想法越多,好的想法也就越多,好的想法多了,更优秀的设计也就多了。先要有一定的数量,因为数量本身就含有一定质量的考量在内。
拓宽思路,有助于我们提高自己的构思能力,开展更多创新思维,找到真正让我们充满活力的事情的概率也会随之加大。更多的点子,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见解和看法。即便出来一些疯狂的想法,也不要过早的作出评判,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选择疯狂的想法,但是通常在产生了这些疯狂想法之后,我们才会进入创造性的空间,很多全新的,创新的,有用的机会才会出现。
除了好点子够多之外呢,还有一个要注意的点,就是对于任何问题都不要选择第一个解决方案。因为我们的大脑通常都非常懒惰,他喜欢尽快摆脱问题,因此他会先用很多积极元素包围我们的思想,让我们迷恋,所以不要恋上我们的第一个想法,因为他几乎从来都不会起作用。
2.6.2根据美好时光日志,绘制思维导图前面我们讲了,要记录美好时光日志,通过美好时光日志,把那些我们产生心流体验,产生更多能量以及工作中有乐趣的部分都记录下来了。那么我们就从这些事件中,挑选出来三个。以这三点为主题来绘制三张不同的思维导图,每张都要延伸到至少3到4层,最外层至少要有12个元素。
惠子在旅行、写作、读书的时候,能感觉到进入心流的状态。我把旅行作为中心主题,以旅行为中心来进行思维导图的扩散。
首先由旅行,惠子想到了度假、自由行、游学。由游学想到了法国小镇,想到了女儿和先生。由法国小镇想到了鲜花、儿童和当地居民。由女儿想到了成长、见识和体验。由先生想到了安全、幸福和健康。
由度假想到了,海边、大理和沙滩。由海边想到了游泳,躺椅和海景房。由大理想到了洱海、米线和逛街。由沙滩想到了休闲、日出和日落。
由自由行想到了民宿、火车、和美景。由美景想到了,深林鸟叫、悬崖酒店和写作。由火车想到了观景火车和登山火车。由民宿想到了当地居民和艺术家。
那么从想到第三层元素里边挑出来,印象深刻的几个关键词就是,鲜花、女儿、海景房、写作。那么把这些连起来形成一幅画面就是,惠子在有鲜花和女儿围绕的海景房里写作。
这就是惠子为自己寻到的美好工作之路。
三、人生的可能性3.1畅享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前面我们说到了,幸福的人生绝不是只有一种活法。好点子是很多的,我们首先需要想出一些好点子,从而设计多种人生计划。现在我们就可以想一下,然后写出来,未来五年的三个版本的人生计划。我们将这种方法称为奥德赛计划。
奥德赛是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的代表作,该史诗讲述了奥德修斯海上漂流的故事,作者借此隐喻人生如一场探险。因为人生是一段漫长且充满风险的历程,有希望,有目标,有帮手和爱人,也有敌人,未知风险和好运并存。因此我们把这个计划称为奥德赛计划。
在我们的内心存在着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给自己设计三种可能的人生选择,虽然我们一次只能选择一种生活,但是我们可以构思多个版本,以便做出具有创意且富有成效的选择。那同时构思三个奥德赛计划,有什么意义呢?
斯坦福教育学院,丹.施瓦茨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研究证实了一点:如果我们同时产生多个想法,有多种方案,就不会过早的选择一条路,思维也会变得更加开放,能够接受并提出更加新颖,更加创新的想法。
在研究中,一个小组的参与者同时开始构思三个想法,而第二个小组成员只需想一个方案,然后让他们对这个方案进行四次改进,两个小组分别进行了五轮练习,结果证明,第一组成员表现得更好,他们不仅提出了更多的方案,而且它们的最终解决方案也更佳。
第二组成员,从一开始就只提出了一个方案,他们只是不停的完善着同一个方案,这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由此可见,构思多种方案比单一方案更有利于我们更高效的选择。
除此之外,每一个奥德赛计划都应该是A。因为它是我们真正的渴望,有可能实现的。奥德赛计划是潜在的可能性草图,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帮助我们选择前进的方向,让我们开始原型设计,推动我们的人生。
另外,我们要为自己创造三个完全不同的可供选择的生活版本。
第一种选择:你已经在做的事儿。第二种选择:如果你突然无法从事正在做的工作,那么第二种选择就是你想要做的事儿。比如说,如果你突然失业了,那么接下来你想要做什么?第三种选择:在不考虑金钱和形象的前提下,你想做的事儿,或者你想过的生活。3.2奥德赛计划详解我们设计了三个可替换的五年计划,那每个计划必须包括以下这些内容。
一个直观的或者是图解形式的时间明细表,包括私人的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例如你是否想结婚,你想参加培训而后在健美大赛中取得胜利吗?为每个计划拟定一个六字标题,描述计划的核心内容。针对每个计划提出2到3个问题,优秀的设计师会通过提问进行测试,发现新想法,在每一个时间明细表中,你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多方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在这三个人生计划中,你想测试并探索哪些事情?填写仪表盘,评估如下内容。物力——你拥有客观资源吗?例如时间,金钱,人脉,这些都是你实现计划所必需的。喜欢程度——你对这三个计划的态度如何?迫切,缺少热情,还是满怀热情?自信心——你相信自己一定会实现计划还是不确定?一致性——这些计划本身有意义吗?他们与你及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是否一致?3.3原型设计原型设计是设计思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原型设计包括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创造体验、提出假设、快速失败,并且在失败中前进,悄悄走进你的未来。
什么是原型设计呢?举个例子。比如你想开一个咖啡厅,并不是说你有钱了就直接租店面就直接开了。而是先要想一下,我开咖啡厅都涉及到哪些问题。比如:他别人是怎么想要开一家咖啡店的?这个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收获是什么?店面一般要多大?人员配置是怎样的?从什么渠道招聘员工?薪资是怎样的?原材料的进货渠道是哪里?等等。
想好这些问题之后,分两步:
第一步,就要想办法约见有咖啡厅从业经历的人员进行咨询,也就是人生设计访问,以“问路”的方式来进行,大部分人都是非常乐于助人的。第二步,想办法进行一段时间的实际体验,可以通过之前约见人员的引荐或者自己应聘的方式进行实际体验。哪怕只有一个小时或者一天的时间,也是非常好的。在体验的过程中,如果感受依然是非常好,那么接下来就可以采取行动,如果并非自己所想的那样,那么接下来可能就要换一个方向。四、求职与好工作我们上一部分说了利用奥德赛计划设置人生的三种计划,同时进行原型设计。通过这两种方式,我们就能找到自己接下来想要走的路,也就是,能让我们乐在其中的工作。那现在我们就来讨论成功求职的秘密以及如何找到好工作。
4.1找工作的首要原则是适合我们都知道,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那我们必须过的第一关就是要让我们的简历,在众多的简历中,脱颖而出。那我们的简历怎样才能在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呢?一定是与招人单位的要求吻合的简历才能脱颖而出。
现在大部分公司,都会把接收到的简历,加入自己公司的人才库。那么,首轮对人才库中的简历进行筛选的,可能不会是人事经理,可能是招聘专员。
那么他们进行简历搜索,一般都是通过关键词来搜索,也就是他们在岗位描述中所列到的关键词。因此要想提高我们自己被发现的机会,我们在简历中就要尽量使用,招聘公司在第一部分描述的岗位要求里使用的词汇。
根据招聘公司的职位描述,我们应该尽量的用关键词来介绍我们的技能。
4.2网投找工作建议重写简历,使用和职位描述中一样的词汇。比如把写作能力强,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改成良好的书写能力和口头沟通能力。如果你具备职位描述中提到的技能,那么就写进你的简历,同样要使用职位描述中所使用的词汇。在你的简历中,突出职位描述中提到的关键技能。不要把自己描述成一个通才,而要把重点放在满足招聘公司的需求上。如果有面试的机会,你一定要带一份最新的,干净整洁的简历。这个有助提升别人对你的印象,觉得你很注意细节。4.3尽早放弃超级工作什么样的是超级工作呢?
比如说公司原来这个岗位的员工已经非常优秀了,但同时公司希望他还要擅长某某某技能。但是呢,他不具备这些技能,所以他离开了。那现在公司希望找一位能像他一样优秀,同时又擅长某某某技能的这样一位员工。
那么,这样的超级员工,一般公司是很难招到的。因为,能具备这么优秀的条件的员工,是非常非常少的;再有,如果真的具备这些能力,那薪资要求也是很高的,他们给到原来那位同事的薪水,是不能招到这么优秀的员工的。
所以如果是这样的超级工作,那么我们要及早发现,及早放弃。
4.4蒙人的幽灵招聘这种招聘基本上就是走个形式罢了,可能在公司内部早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但是出于某种原因,还是要在社会上进行一下公开招聘。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招聘,过去面试,基本上就是浪费时间。
那怎么来识别这种幽灵招聘呢?基本上就是看看招聘信息会在公司网站上留存多长时间,如果只存在一两周,那么这很可能就是虚假的招聘信息。
知名公司里的假阳性和为阴性。
像谷歌,苹果和facebook这样的,非常受欢迎的成功企业,总是人才济济,杰出的候选人也供过于求,所以他们的优秀的候选人会远超出招聘职位的需求。因此这样的大公司从来不愁招不到人才,他们唯一担心的是招到一个不合适的人。
如果一家公司误认为某个应聘者很杰出,而实际上这个人能力非常一般,这就是假阳性。对于这家大公司来讲,这就是一场噩梦。因为招错人的代价非常惨重,所以一般的大公司,都会采取各种方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比如高度容忍伪阴性情况的发生,也就是说错误的认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应聘者能力不强,放走一个优秀的人才。对于这些大公司来说,损失并不大。因此大公司的招聘程序都是非常严格的,经常有杰出的人才被拒绝,而且毫无理由。
这是个中立问题,我们没有办法解决,如果我们想进入一家优秀的企业工作,我们就必须遵守他们的游戏规则。
但是有一种方式可以增加我们进入知名公司的概率,那就是与公司内部的人取得联系,然后利用原型对话的方法私人联系,会带给我们巨大的帮助。
4.5让工作更完美网络上登出来的招聘信息中,职位描述其实遗漏了以下内容。
能够把工作观和人生观联系起来。坚信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正确的练习,就能够成功的完成任务。诚信度高,学习能力强,主动性高,其他方面我们可以进行培训。虽然说招聘信息并没有为有潜力的员工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但是我们了解公司如何进行招聘,如何撰写职位描述,如何阅读简历,如何进行面试,那么我们找到工作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切记一点,就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人事经理的需求,她想找到一个合适的人,而不是关注自己的需求。
4.6好工作是设计出来的我们人人都想找到一份好工作,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其实我们必须澄清一点,那就是没有所谓的理想工作。我们能够找到的是大量让我们感兴趣的工作,有好的公司,好的同事才会有好工作,而且是我们真正热爱的工作。
在美国,公布到网络上或其他地方的招聘信息中,只有20的信息是有用的,剩下的80的工作机会,通过大家熟知的标准模式是没办法找到的。
那么剩下80的机会,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招聘到的人呢?答案是,隐形就业市场。那么什么是隐形就业市场呢?它到底是怎样的呢?
隐形就业市场的大门,只针对特定人群开放,这些人已经就某类工作形成了一个专业关系网。这是一个内部知情人的游戏,作为求职者,你不可能打入这个关系网内部,但作为一个感兴趣的询问者,某个正在寻找故事经历的人,你却有可能撕开一条裂缝。
作者列举了一位毕业于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库尔特的例子。他精心计划,投递了38份简历,但一份工作邀请也没有收到。
用传统方法找工作的失败,让他非常沮丧。当他意识到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要运用设计思维的时候,他便停止了投递简历,开始进行人生设计采访。
他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人,一共进行了56次诚恳的原型对话,通过这56次对话,库尔特收到了七份高品质的工作邀请,他接受了其中一份工作。
那么通过人生设计采访,可以敲开这个隐形就业市场的大门。但是在人生设计采访的过程中,如果要得到一份工作邀约的话,那么通常都是对方主动找你,你不必主动。
如果他们没有主动,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把谈话方向从了解他们的经历引向找工作。比如:对贵行业的环境我了解的越多,遇见这个行业的人就越多,我也就越来越有兴趣,那么我想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怎样才能进入这样的公司呢?
4.7发挥人际网的作用现在一提到关系网,好多人就会感觉让人联想起虚伪自私,或者是唯利是图。大部分都跟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他们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有关,也就是利用别人。
但这里所说的关系网不是这样的。这个关系网其实就像路边遇到问路的人是一样的。路上有个人向你打探路应该怎么走,如果你知道的话,相信你一定会非常愿意帮助他,并且不求回报。
那如果问完之后,后来他就没再跟你联系,没再对你有任何回报,你会生气吗?你会愤怒吗?当然不会,因为你们不是朋友,你们也没有建立起联系。你帮助他,纯粹的就是因为想帮助他,只是举手之劳,而且会让你感到高兴。
那么获得引荐,认识一些人,倾听他们的经历,这就相当于在职场上问路。所以关系网与其说是一个名词,不如说是一个动词,我们让你问路,并不是让你利用关系网,而是希望你加入关系网。
简单来说,就是进入一个特定的领域,进行一场特殊的谈话。关系网的存在,就是为了支持该领域内的人完成工作,关系网,也是进入隐形工作市场的唯一通路。
4.8别找工作,找工作机会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在2014年,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做了一份数据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毕业生在找工作时,优先考虑的是工作性质,第二位和第三位才分别是薪水和同事的友好程度。这是一种完全的思维误区。
因为在我们真正接触一份工作之前,我们根本不可能了解他的工作性质。在大多数职位描述都不准确的情况下,我们因为某份工作不适合自己,一开始就将它,排除在外了,这个其实会让很多,潜在的机会和我们失之交臂。
所以我们在找工作时,真正应该找的是工作机会,而不是工作。也就是说,在你去一家公司面试的时候,不是要尽可能的,让人事经理感觉到你是符合这个工作的要求的,而是应该充满好奇心,想要看看,在这家公司中你可以发现什么有趣的机会。
如果说你找工作,你关注的焦点是工作,那你就会围绕着工作本身,试图说服人事经理来雇用你,向他们传达,你对这份工作的强烈渴望。但由于你对这份工作性质并不了解,所以你必须假装充满激情,让他们相信你,换句话说,你要么说谎,要么就放弃申请。
但当你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工作机会,而不是工作的时候,一切就会变得不同了。你就没有必要骗人了,你可以真实的表达出你对这份工作的好奇心,因为你确实想要对这个工作机会进行评估。当你转变心态,寻找工作机会,而不是工作的时候,就会变得更真诚,更有活力,更坚毅,也更开心。
所以在得到一份工作之前,你不会对他有太多了解,因此任何工作机会,我们都要珍惜,他们当中很可能就有适合我们的工作。
利用设计思维,不仅能大大提升,你获得第一份工作的可能性,它还有助于你做出改变,设计下一份工作,创建能够同时体现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的事业。
五、幸福、选择和失败5.1选择与幸福不管我们做人生设计也好,我们想要实现财务自由也好,其实我们最终极的追求就是幸福二字。那幸福跟什么有关系呢?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选择比努力重要。那么这句话到底正不正确,有没有道理呢?
我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八卦一些事情。比如说,谁谁谁,和她的男朋友马上要结婚了。他们经过了十年长跑,本来都要分手了,因为男方的结婚意愿不强烈。但是呢,女方觉得自己十年的青春都给了这一个人,沉没成本太高了,而且要重新开始的话呢,也没有那个勇气。所以虽然这位男生对她并不是很好,结婚意愿也不是很强烈,但最终女孩还是以做出很多妥协为代价,跟这个并不是十分愿意娶她的男孩结婚了。
还有一些八卦,就是关于工作的,比如说谁谁谁,在跟部门主管吵了一架之后就离职了。
那么这两个八卦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周围有一些人,在做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没有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甚至都没有认真思考,很盲目的就做了决定。因而他们的选择非常仓促,所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更谈不上幸福。所以呢,幸福跟选择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在人生设计中也是一样,要想让自己幸福,意味着你要选择幸福。
那么选择幸福,并不意味着说,你许个愿就可以到达幸福的彼岸了,拥有幸福的秘诀不是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是学会如何选择。
一个好的,健康的,明智的人生设计选择过程,对于获得幸福至关重要。许多人正在使用的选择模式,不仅无法让他们从中领悟到真谛,而且他们在作出选择后也毫无幸福感。研究表明,一个人无法得到幸福,是由于他不了解重要选择的设计步骤。
5.2选择四步骤5.2.1收集和创建选项也就是说,你先要有的可选。比如说辞职之后要在ABC三个工作中选一个。
前面我们讲到的,可以写出我们的工作观和人生观,绘制思维导图,制定三个奥德赛计划,就对话和体验进行原型设计,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创建选项。
5.2.2缩小列表范围那么选项是不是越多越好呢?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希娜.艾扬格,专门研究决策力,她主持设计了一个在心理学领域非常经典的果酱实验。
在一家零售店内,研究人员摆出了六种不同口味的果酱,然后观察顾客如何选择,看看有多少人试吃以及试吃的人当中,有多少人真正购买了果酱。第一周研究人员展示了六种果酱,有40的顾客停下来试吃,有13的顾客购买了其中的一种。
几周之后,在同一家零售店的同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又摆出了24种口味的果酱,这次大约有60的顾客停下来品尝,试吃人数是上一次的1.5倍,但只有3的顾客购买了其中一种果酱。
这个研究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喜欢拥有许多选择;第二,选择太多,会导致我们无法作出决定。
事实上,如果选项只有3到5种,那么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有效的作出选择,如果面临的选项数量超过了这个区间,我们的决策能力就开始下降,如果太多的话,我们就无法作出选择了,这是人类大脑的反应方式。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缩小范围。如果选项太多,那我们就删除其中的一些选项。那么很多人听到这个建议之后,就会感到不安,说,啊,不能删掉那些,要是删错了怎么办呢?
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典型的,披萨中餐效应。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跟同事一起去吃饭,同事说,我们打算去吃披萨或者是中餐,你喜欢哪一种呢?你说,都行。同事说,好,那我就去吃披萨吧。你说,哎呀,我想吃中餐。
在这种情况下,当我们给出了第一个答案,都可以吃,然后我们以为那就是我们所想的,直到别人说出我们不喜欢的答案时,我们才知道自己的偏好,可见只有在选择之后,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偏好。
所以当我们缩减列表范围,删除选项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因为如果我们删错了选项,我们删完之后也会发现的。
5.2.3明智的选择那怎样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呢?我们大多数时候使用的是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非常可靠的,客观的,有条理的,并且以大量信息为依据,它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得到一百分。
但是我们也有其他的一些,与情感相关的知觉方式,包括直觉精神以及情绪知觉,还有社会知觉和运动秩序。所以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如果能充分发挥所有的决策能力,让我们的情感和直觉认知方式,都能发挥作用,那么就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那么培养并完善我们的情感,或者是直觉,或者是精神知觉方法和意识,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进行个人修行方面的练习,比如记日志,祈祷或者冥想,同时结合身体练习。
每天忙得团团转,夸夸其谈,或者是上网,这种情况,没办法激发出我们的智慧。平时我们经常进行个人修行练习,尤其是在工作不忙的时候,我们就会集中精力进行练习,获得内在的力量和平衡。乔布斯之所以能,创造出苹果这么伟大的公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他的个人修行给了他很多灵感。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神交这个词,这个词意味着对事物的理解十分透彻深入,已然深入其中,与之融为一体。那么如何,进入神交的状态来进行选择呢?
我们以拥有三个选项为例,从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不要对他进行思考,然后在接下来的1到3天里,假设自己最终确定了这个选项,我们把它称为选项a,选项a的情境就是你现在的真实生活。
让自己真实的体验这种情境,从早上刷牙开始,就让自己生活在选项a的情境中。在选项a的生活中体验1到3天,之后,休息1到2天,回归到自己原本的生活中,然后重新开始,和选项a一样,一次把选项b和选项c当作现实生活去体验。两次体验之间同样要休息一下,最后对这些体验进行反思,看看你最想成为哪种人,最喜欢哪种体验。
5.2.4放手,继续前进我们大部分人经常是,选择之后,会纠结焦虑,觉得自己选错了,如果说选择另外一条路,是不是会更好?
那我们要如何战胜这种,决策后出现的痛苦和纠结呢?哈佛大学的丹.吉伯特在一项研究中阐述了“对选项放手”的作用。
研究中,他请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莫奈的五幅作品,按照1到5的顺序排名。他同时告诉这些参与者,他这里恰巧有这些作品的复制品,参与者可以把自己排在,第三名或者第四名的画作的复制品带回家。
绝大多数人都拿走了,被他们排在第三名的作品。研究人员又告诉其中一部分人,如果他们愿意的话,稍后可以替换他们已经选好的画作,而另一部分人则被告知,不管他们选取哪幅画都不能够更换。
几周之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参与者进行了回访,结果发现,和那些不能更换画作的人相比,那些被告知可以稍后更换选择的人,对自己选择的画作满意度更低。
研究结果表明,可更换性并不利于增加人们对某个选择的满意度,显然反复考虑或保留选择权,会让我们心生怀疑,降低我们已做选择的价值。
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在他的著作《选择的悖论》中告诉我们,人类大脑在做决定时具有的这个瑕疵,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我们面对众多选项时,我们对自己做出的选择的满意度也会下降。
所以学会对不需要的选项放手,前行的道路就会越走越顺。选择幸福,并且满意于自己所做的选择,这一点至关重要。心存疑虑时,请放手,继续前进。
5.3失败重构在我们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困境,遭遇失败,那么我们对待失败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我们人生的幸福程度。
有一些人在遭遇失败之后,可能会一蹶不振;也有些人在失败之后会及时的总结经验教训,从而越来越好;还有一些人,他们完全达到了失败免疫的一个状态。
失败免疫并不是说他感觉不到失败的痛苦,而是说他不会被失败误导。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也不会用成败,定义自己的人生。失败也会让他有所收获,不管失败还是成功,他都会欣然接受,继续努力前进。
那么失败重构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失败免疫的目标,失败重构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5.3.1记录失败的经历准备一个本儿和一支笔,把我们之前的失败经历都记录下来,可以是过去一周一个月或者是一年的。
5.3.2对失败进行分类第一类失败,是由低级错误导致的失败,也就是由你一般不会犯的错误所导致的失败。比如说,由于你没锁好家里的门,导致家里被盗了。或者是说,由于你忘记了还款日期,而导致了信用卡的逾期。那么从这样的失败中,我们一般学不到什么,只是单纯的做错了,最好的反应就是承认自己犯错了,在必要的时候反省,然后继续前进。
第二类失败,是由于自身弱点导致的失败。也就是我们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并且非常了解失败的原因。我们可能已经非常努力的去改正了,并且认为自己有所改善,但是防不胜防,我们还是失败了。那么对于这种错误,即使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去改变,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有一些弱点,就是我们天性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避免接触这样的事情,而不是想着如何改正。
第三类失败,是蕴含成长机会的失败,它是一种原本可以避免的失败,或者是以后可以避免的失败。这类失败原因是可以辨认的,而且有补救方法的,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关注这类失败,而不是其他两类失败,因为对于前两类,即使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也不会有多少改进。
5.3.3鉴别出蕴含成长机会的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下次要采取什么方式?洞悉失败,从中寻找促成成功的经验教训,记录下来,应用到生活中去,这就是失败重构。
后记我们可以设计多种人生,虽然最后只能选择一种人生,但我们的生活不会只有一种选择。要想过得既快乐又高效,有很多种活法,不管我们现在年龄有多大。通向幸福高效的路有很多条,每一条都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