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必然》读后感及读书笔记

2022-08-18 16:48 作者 :小品 围观 :

书籍信息

全书名:《必然:阐述12种必然的科技力量,预测未来20-30年的必然趋势,早阅读一天,就让你在互联网时代先行一步!》

英文名:《TheInevitable:Understandingthe12TechnologicalForcesThatWillShapeOurFuture》

作者名:[美]凯文·凯利

译者名:周峰,董理,金阳

前言

提到凯文·凯利,从事数字科技相关工作或者关注科技领域的人应该都耳熟能详。他是一位传奇的趋势大师,1994年,他出了一本书——《失控》,在这本书中,他就预言了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未来科技。

这在互联网都还没有建立起来的当时,可谓是“疯子”一般的妄想。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他在书中所提到的一切,却都一个个逐渐变成现实,不得不让人惊叹。

《必然》这本书算是凯文·凯利的新作,他从科技的根基出发,探讨了未来必然会发生的12个趋势。这里所说的“必然”,并非是对自由主义的否定,也并非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技术或者产品,而是指科技发展的大方向。

比如,我们说互联网的产生是必然,但是因特网这种具体的方案不是;人类远距离沟通交流是必然,但移动电话这种具体的产品不是。

现在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在凯文·凯利眼中,人类未来30年的科技走向。

一、形成(becoming)

我们在使用科技产品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经常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升级。升级有时候并非一个独立的步骤,而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

比如,我买了一张最新款的显卡,但发现主板跟不上,于是,又升级了主板。然后,为了稳定,换了更高功率的电源,同时加大了散热片或风扇。为了充分释放显卡爆炸的显示效果,还得把CRT换成高清液晶显示器。除了硬件,系统和软件驱动也需要升级到最新版本。

于是,为了升级一张显卡,我几乎把电脑全部翻新了一遍。

我们的科技产品正逐渐变得复杂,变得更依赖于环境和配套设备,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除此之外,产品升级以及变化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一个铁杆果粉,每年都需要更换新的硬件产品,上一代iPhone还没用习惯,新一代的iPhone就已经发布。而软件更是几乎每天都需要更新。

这种循序渐进的变化,正在逐渐“形成”。

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加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将永远变成菜鸟。

首先,未来30年的重要科技目前还未诞生,在未知的科技和产品面前,我们当然是菜鸟;其次,新科技依然面临永无止尽地升级,每一次升级,都意味着我们需要面对新的功能和新的知识;另外,由于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新产品刚一出现,我们还来不及去掌握它全部的知识,它就已经遭到淘汰。

这种快速变化的现象只会愈演愈烈,而我们也将永远保持菜鸟的身份,这与我们的年龄和经验都毫无关系。

有人认为这种永无止尽的快速迭代是科技的一种堕落,它让我们永不停歇得去追求最新,仿佛一旦停下脚步,就立马会被时代所淘汰。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快速迭代,激发了我们不断探求的欲望,人类才有了科技与文明的飞速发展。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完美的梦,我们既然享受了科技带给我们的美好未来,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不适。而这一切正在悄无声息、循序渐进地“形成”。

1.1进托邦

人们曾幻想过乌托邦的世界,那里人人平等,生活自由,没有烦恼。然而,这种没有烦恼和不适的世界,会让人缺乏探求的欲望,从而无法“形成”循序渐进的变化,世界将会停滞不前。这不会是人类最终的归宿。

我们最终的归宿将会是“进托邦”。进托邦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变化的状态,一种变化方式不断变化的进程。我们每天尝试去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解决的同时又会给明天埋下新的隐患。

就像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漏洞的程序,我们修复旧的漏洞,就会带来新的漏洞。然而,真正的进步和价值就在这种不断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得到积累和扩张。

当然,这种积累是缓慢的、微乎其微的,以至于通常被人们所忽视。

面对这样一种“形成”,人们通常有两个选择:

对这种变化视而不见,任由创新技术带来的负面问题蒙蔽自己的双眼,对于未来充满迷茫,如此,人类将没有未来,进托邦也将成为泡影;敏锐的感知这些细微的变化,并去拥抱未来以及未来的“形成”。

1.2没有迟到

我们应该时常回顾过去,因为只有与过去进行对比,我们才能感知科技渐进式变化的积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上个世纪,当人们还在使用书信传递信息,通过电台收听广播,通过唱片听音乐的时候,人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仅仅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互联网便可以改变这一切。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短信来互相沟通,通过互联网来观看视频和听音乐,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来结识五湖四海的朋友。

科技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创造了出了如此巨大的成就。然而,这种积累并没有结束,这种循序渐进的“形成”依然在进行,而且会永远持续。

这就意味着,哪怕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科技,我们的互联网,依然处于开端,依然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未来几十年,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依然不得而知。

我们要做的,就是感受这种细微的变化,并参与其中,成为这种变化的一部分。

今天,依然是最佳的开始时机,谁,都没有迟到。

二、知化(cognifying)

所谓“知化”,简单理解就是“智能化”。在前几次科技革命中,人们的生产工具以及科技产品经历了自动化和电气化的改造,比如汽车飞机代替了马车,流水线、车床代替了手工。未来几十年,这些工具和产品将被赋予新的属性——智能。

这是一个物体逐渐知化(智能化)的过程,而我们的生活也将因为这种知化而彻底改变。

如今,我们已经经历了一些让人叹为观止的智能化过程,比如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沃森”能够准确诊断病人的疾病并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这些以超级电脑为载体的人工智能,将会是万物智能化的最终目标和图景。而事实上,真正的人工智能不太可能诞生于这些超级电脑上,而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中。

从《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如何重塑个人、商业与社会的未来图谱》这本书中,我们知道,基于互联网的科技产品和服务正在逐渐变得越来越智能,搜索引擎、内容推送、智能导航、社交媒体,这些产品正变得越来越符合我们的喜好,甚至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

互联网连接了70亿人的大脑,从他们贡献的数百艾字节(1艾字节=1073741824GB)的数据中不断学习和完善,悄无声息地进化,以更为智能的方式为人们提供服务。可以说,网络本身知化为了一种高速发展的惊人事物,这是那些独立的超级电脑所无法达到的。

未来的智能将是轻巧的、廉价的、嵌入式的,任何领域的公司或个人,都可以像使用空气和水一样使用它。它将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资源和工具,且成本几乎为零。

2002年左右,本书的作者凯文·凯利在与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的一次交谈中提到,他无法理解Google为什么要做免费的搜索引擎,没有商业利润根本撑不了多久。

而佩奇回答道:“我们其实做的是人工智能。”我们本以为Google是在用人工智能去加强搜索引擎,但事实上,它是在用搜索去改善人工智能。我们的每一次搜索都是谷歌大脑成长的源动力。

未来,每个领域都将加入人工智能,不参与知化的公司,将举步维艰。

2.1突破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就开始探索人工智能。在漫长的60多年中,每一次有所突破,就会有人站出来,说人工智能时代即将来临。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人工智能却依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那么,这一次,结果又会怎样呢?答案显然是很乐观的。

这一次,人工智能时代可能真的即将来临,主要源于三个突破:廉价的并行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

人的思考是一种并行过程,神经网络中的数百亿神经元会同时激发,互相连接,涌现出奇思妙想。而机器想要达到如此复杂和快速的并行计算却很难。

然而,图形处理器(GPU)的出现彻底改善了局面。GPU最初是为了电子游戏而生,游戏中的每一张画面包含数百万像素,每一秒都需要进行多次运算。GPU优秀的渲染能力,让游戏画面产生质的飞跃,从而引爆了全球电子游戏市场。

在商业刺激下,GPU的性能快速攀升,成本剧烈下降。科学家尝试通过建立GPU集群来模拟神经网络,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们获取知识,提升认知,需要学习和训练,人工智能亦然。但是,人的抽象能力要比机器强很多,人观看数张动物的照片,便可以认识和区分,而机器可能需要经过几百万张照片的训练,才能提炼出动物的特征并加以识别。

因此,在过去数据量不丰富的时代,要想提升人工智能水平,几乎不可能实现。而如今,人们在互联网上留下了数百艾字节的数据供机器学习。

任何领域,几乎都有足够的数据供人工智能成长。而且这些数据还在以几何级数递增,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食粮。

有了支持大规模并行计算的GPU集群和丰富的数据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一套算法来有效的组织和运用。而“深度学习”算法的出现,成了这最后一股东风。

深度学习就是让机器自主去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然后利用数据不断学习和提升。科学家将深度学习模型移植到GPU集群上,并提供丰富的数据,最终让人工智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2多样的智能

人类一直以地球上最具智慧的生物自居。这是一种很概括性的说法,并不准确。在智能的很多特定的领域,动物是可以超越人类的。比如蝙蝠的“声波智能”,可以精准定位物体的位置甚至形状,而人脑不行。

比如松鼠,可以准确的记住之前埋藏的成百上千的松果的位置,而人的记忆力却达不到。这意味着,我们不能无视这些智能的存在。

建立了这种观念,我们就会发现,世间存在多样的智能。其他生物,外星文明,以及我们所创造的机器智能,都可以视为独立于人类而存在的智能。它们都拥有各自的独特性与优势。

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创造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我们创造智能机械,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它们把工作做得更快更好,而是要去做我们做不了的事;我们创造机器思维,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它们比我们思考的更快更好,而是去思考我们考虑不到的事。

人类现存的很多未解之谜、物理现象,包括人类自身,未来很可能都需要人工智能来帮我们破解。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们身在局中,无法看清自身的全貌,而人工智能,将会成为人的一面镜子,帮助人类看清自身。

这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最大益处,即帮助我们重新定义人性,告诉我们——我们是谁。

2.3机器人

我们将这些独立而聪明的人工智能赋予实体,便成了我们所说的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大致将从4个层面取代人们的工作:

人类能从事但机器人表现更佳的工作,比如那些机械重复的工作,机器会更有效率;人类不能从事但机器人能从事的工作,比如那些异常危险的勘探或者精密的检查工作;人类想要从事却还不知道是什么的工作,比如人类希望战胜疾病,长生不死,但未来具体怎样实现却还不得而知,或许需要机器来提供解决方案并设计相应的岗位;(刚开始)只有人类能从事的工作,智能的进化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很多人类认为机器还无法胜任的工作,比如情感交流、设计创造等,在将来的某一天,也会被机器所替代。

上面所描述的内容正在逐渐发生,而结果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知化的进程一旦开启,就不会停下。

那么,未来人类究竟还能做什么?我们可能就得问问聪明而又智慧的机器人同伴了。

三、流动(flowing)

数字产品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可以非常容易的复制和传播。无论是软件、音乐还是电影,我们只需要轻轻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复制出无数的副本,然后传递到网络上的任何地方。

互联网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复印机,将我们的一切行为和想法进行拷贝,然后在全球流动,从而构建出当前数字经济与财富的基础。

我们无法阻止这种大规模的复制与流动,这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阻止它不仅会破坏创造财富的动力,也会让互联网本身停止转动。

除了互联网原生的产品,我们传统的实体产品也在逐渐转变成流动的服务。马路边的汽车,如今已转变成了优步、滴滴等出行方式;路边的餐厅,也能提供随叫随到的外卖服务。

这些转变加速了服务的流动,使它们变得连绵不断,就像一条条河流。

3.1转变

这一系列快速的转变,体现了计算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称为单机时代,那时的计算机还没有联网,它就像一个独立运算工具和仓库,帮助我们处理问题和存储文件。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页面时代,计算机不再孤立,而是由数十亿个页面通过超链接形成网络,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来相互访问,传递信息和知识。

第三个阶段可以称为流时代,无处不在的信息流无时无刻地环绕在我们周围,我们时刻监视着微信、微博上新信息的跳动,耳机里播放着流媒体音乐。像Snapchat这类“阅后即焚”的软件,甚至只能活在当下,信息一旦流过,便不会再回来。

我们的时间同样经历了这样的转变:

在第一个阶段,我们的任务通常都是按一定的周期来处理。比如,我们的信件每隔一段时间才能收到回信,我们的日常缴费按月收取。

进入第二阶段后,我们期望所有的事情都能在一天之内完成。我们希望退款能在当天就回到账户内,我们希望电子邮件当天就能收到回复。

进入第三个阶段,这种日清模式得到进一步改进,变成了实时模式,我们希望可以立即收到对方的回复,我们也期待银行转账可以即时到账。

如今,我们的书籍、音乐、电影、社交,甚至是资金,这一切都变成了实时的数据流,在互联网中、在云端进行着永无止境地流动。

3.2原生性特征

互联网是一台巨大的复印机,凡是能够复制的东西,在互联网时代都必然会被复制。当复制品大量存在时,很多产品和服务就会变得唾手可得,以至于越来越廉价,甚至免费,而那些无法复制的东西反而会因为稀有而变得更有价值。

比如信任,无法复制也无法大规模生产,那么建立信任、维护信用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除了信任,难以复制的特性还有很多,书中列举了8条“原生性”的特性,对于那些廉价的复制品而言,这8条特性将赋予它们无形的价值。

即时性。无论是电影还是音乐,我们总是能够在发布之后在网上找到免费的版本。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去电影院看首映,或者在偶像的新专辑发布之后,第一时间花高价购买。这时,我们花钱买的并不是电影或专辑,而是即时享受最新的电影或音乐。

个性化。现在的商业交易中,通常都会有定制化的服务。一件普通的廉价T恤,一旦名人签了名,就变得身价不菲。一种普通的服务,一旦添加了个性化设置,就会变得价格高昂。这种个性化定制在营销人员与客户之间建立了一种深层次的互动,让彼此变得更为紧密,而这种紧密的联系无法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得到。

解释性。病人看病,通过验血和X光得到一堆数据并没有什么价值,而医生如何解读这堆数据,并给出治疗方案和建议,才关乎病人的健康。对于某些复杂的行业,产品和服务本身会因为复制而变得廉价,但对于它们的解释却会变得昂贵。

可靠性。可复制的一大弊端就是容易产生盗版,盗版虽然便宜甚至免费,但其并不可靠。除了盗版本身存在功能上的缺陷以及无法享受开发商的升级服务外,它的未知来源也会让使用者暴露在风险中,比如被植入木马病毒。因此,很多人花高价购买正版软件,其实是为了安全可靠。

获取权。几乎所有数字产品,我们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免费的版本,但很不方便,也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付费,让一些专业软件来帮助我们获取这些产品。比如要获取音乐,我们可以寻找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去下载免费版本,但通过向iTunes、虾米这些网站付费,来获取音乐肯定更为快捷。

实体化。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虽然免费带给了我们很多惊喜,但在很多时候,身临其境的切身体会却更让人震撼。比如去电影院观看电影,去音乐厅聆听现场演出,几个伙伴一起去网吧电子竞技。电影、音乐、游戏都可以免费,但这些线下的实体化的体验却变得昂贵。

可赞助。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一大改善就是让线上支付变得快捷简单,我们挥一挥手指就可以进行转账消费。同样,我们可以非常轻松的为我们喜爱的网络创作者进行打赏。文学、音乐、游戏、电影,各个领域的创作者都可以得到粉丝们的赞助,这可能会比传统商业模式带来更多的价值。

可寻性。互联网的诞生带来了信息的爆炸,但同时也意味着信息的泛滥。我们都在谈论信息更容易传递,但其实,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却更难传递到人们耳中,因为它被信息洪流所淹没。数以百万计的产品都在争夺我们宝贵的注意力。因此,发掘有价值的信息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难但却有价值的事。正因为如此,诞生了评论、测评、推送等服务,我们愿意付费订阅这些服务,其实是为了获取寻找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在流动的时代,创作者要想获得成功,简单的复制是行不通的,需要充分利用上述8种原生性特征,才能为作品赋予足够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3.3流动的阶段

从一成不变到自由流动的巨大转变,书籍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对于传统的实体书,有4个特性是不会改变的,即书页、版本、介质和完成度。

而当它变成一本电子书,事情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书页是流动的。我们可以在宽大的显示屏上看,也可以在窄小的手机屏幕上看。我们可以自由调整文字和排版,亮度和背景,让观看更为舒适;

其次,版本是流动的。我们可以更新电子书的版本,让它永远保持最新。比如Kindle上的电子书,一旦出现新版,就会提示我们进行下载更新;

然后,介质是流动的。我们可以随意改变电子书的保存格式(如mobi,epub,pdf等),也可以在不同的应用软件上进行观看(如kindle,ibook等),也可以将电子书保存在互联网的任何地方;

最后,改进是流动的。我们通过网络媒体所撰写的文章或书籍,都可以随时进行再编辑,从而更正其中的内容。

书籍只是众多例子中的一个,可以预见,未来,几乎所有的一成不变的事物都会逐渐开始自由流动。

这通常需要经历4个阶段:

事物是固定和罕见的,人们耗费了巨大的专业经验制造出来,是高质量、高完成度的产品,通过销售,支付给辛勤的劳动者;随着大量的复制和传播,几乎成为了唾手可得的日用品,它将变得无处不在,而价格也一落千丈,甚至免费;前一个阶段让产品被拆解成基本单元,产品转变成服务,变得可以自由流动和分享;人们可以利用这些服务和数据流进行再创造,整个过程变得开放和富有变化。

四、屏读(screening)

记得罗振宇在一次年终演讲会上提到:现在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每部手机都有一个桌面,每个桌面都有第一屏,对于一款应用软件而言,能否挤进这第一屏决定了它的生死。这段话从侧面反映出,在今天,屏幕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消费者,都变得尤为重要。

在古代,人们靠语言来传承文化和故事。那时,统治者的话语就是金科玉律,口口相传的故事便是文化传承,人们属于语言之民。

后来,随着文字、纸张与印刷术的诞生,书籍成为了传播信息和知识最重要的媒介。权威的法律和宗教被编纂为典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都与书本打交道,人们摇身一变成为书籍之民。

而现在,全球已有超过50多亿张屏幕在我们周围闪烁,这个数量正在以每年30亿的速度递增。人们成了屏幕的俘虏,我们花在屏幕前的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三倍。

我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的社交、娱乐,都已离不开屏幕,我们成了屏幕之民。

通过屏幕,人们不仅可以阅读文字,还可以观看图片、视频甚至虚拟影像,因此,我们给它取了一个更准确的名字——屏读。

屏读首先会改变书籍、图书馆,未来还会改变电影、游戏、音乐,屏读将改变一切。

4.1屏幕之民

书籍是固定的,而屏读是流动的,它可以随时出现在任何地方的任何屏幕上,我们可以将无数本书放进一个小小电子设备中,再也不用担心忘了带书。

我们在阅读书籍时,会因为引人入胜的故事或严密连贯的逻辑而沉侵其中,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而屏读时,我们的注意力容易被各种弹出的通知、各种绚丽的动画特效所分散,我们会不停地在各个软件间切换,在各种页面间跳转,以至于很难沉浸。

屏读所展现的并非一个系统化的结构,而是由无数的碎片化内容组成的松散结构。

在屏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随时添加各种标记和注释,并对文本内容进行搜索。通过屏幕,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行为和笔记,与其他人进行探讨,激发他人的灵感,屏读将阅读变成了一种社交方式。

除此之外,密布在屏读内容中的超链接,将文字内容变成了一个网络合集。

比如维基百科,每一个页面都包含着无数的超链接,我们只需要点击那些带有蓝色下划线的词汇,就可以一级级深入下去,追寻最根源的内容。

设想,如果我们将所有的屏读内容都进行标记、注释、分类、链接,那么,我们整个互联网的内容都将被整合在一起,我们将打造一个“万能图书馆”。

在这个图书馆中,我们既是管理员又是借阅者,我们可以通过标签、超链接跳转到任何我们需要寻找的内容上;我们也可以为这个图书馆添加新的内容和链接。

除了文字,图书馆会融入图片、电影、游戏、音乐等一切元素。

而屏幕本身也会逐渐进化和丰富,除了我们目前所拥有的电影屏、电视屏、手机屏、手表屏,未来的屏幕将有机会附着在一切事物表面、悬浮于空气中,甚至成为人身体的一部分。

届时,我们将成为彻底的屏幕之民,我们被各种屏幕所环绕,从清晨醒来到夜晚睡觉,屏读将填满我们生活的全部。

六、使用(accessing)

“使用”是相对于“拥有”而言的。

优步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却不拥有任何一辆车;Airbnb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短租住宿公司,却不拥有任何房产;我们想看书,也不再需要购买这些书,只需要购买亚马逊的Unlimited的服务,即可免费观看多达60万本电子书。

在互联网时代,事物的所有权变得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使用权。在我们逐渐倾向于使用权的过程中,有5个科技发展趋势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

减物质化。减物质化的核心,是通过科技赋予传统产品以智能,加速产品向服务转变。我们的汽车、家电、电子设备之所以变得越来越轻,用料越来越少,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功能模块被更轻的智能设备或无形的软件所取代。

而当它们变得更智能,更数字化时,我们就更乐于像对待数字产品一样,进行社交化的交换、共享和使用。而产品向服务转变,也促进了使用权逐步替代所有权。之前我们要使用一款软件,一般需要花高价购买其产权。

而如今,我们只需要订阅服务,支付一定的使用费,即可开始使用。我们想观看电影和电视剧,也不用去购买相应的版权,只需要在优酷或者爱奇艺购买一个会员,就可以免费观看。

按需使用的即时性。我们想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通常是希望当我们想出门时,立马就有车可坐,从而摆脱约不到出租车时的窘境。

因此,使用权要想替代所有权,就必须做到即时传递,挥之即来,否则便失去了意义。在打车领域,优步软件已经可以以最快的速度精准匹配最近的司机,到定位地点接待,如果愿意拼车,还可以降低费用,而且不用花时间停车。

这种按需使用的服务正在逐渐扩张至各种领域,比如鲜花、洗衣、外卖。它们之所以如此受到追捧,是因为这种服务的开展形式要远超一件产品。

以运输业为例,从A点到B点,会存在多种方式:自己买一辆车开过去,雇佣一个人开车送过去,租一辆公司所有的车自己开过去,租一辆他人所有的车自己开过去等。

每一种方式都可以产生一个创新想法甚至一家公司。如果这些公司所提供的服务既满足客户按需使用的即时性,又能降低客户成本,那客户为什么还要去拥有呢?按需即时性的完善,会让人们更加倾向于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去中心化。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加密货币,它无需央行发行,也无需银行提供信用担保。在传统交易中,我们所有的支付都需要银行背书,防止双重支付。

但对于比特币而言,整个去中心化网络通过共同记账,达成共识来提供信任。人们使用比特币,就是将对于政府的信任转变到对比特币网络的信任。

比特币,可以认为是全民所共有的货币。而每个人都“拥有”,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不拥有”,它是一种无主化的货币,任何人只享有使用的权利。现在,由比特币发展而来的区块链技术,正在各个领域进行去中心化的进程。

我们整个社会越是去中心化,所有权就会越弱化,而使用权就会越重要。

平台协同。平台是一个企业为了打造一个生态而提供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其他企业可以在平台基础之上创建产品和服务。比如苹果的iTunes,其他企业可以在平台上销售自己创建的App。而苹果公司则负责提供一些扩展功能与接口,制定规则与协议,进行审核与管理。

对于整个平台的生态而言,所有的资源都是共享的,大家都拥有使用权。而且,生态上的各个企业类似于共生的关系,虽有竞争,但也充满了合作与分享。

所谓的“私有”和“财产”的概念被弱化。未来会催生出更多的平台,同时,更多的企业也会加入平台的生态建设中,“共享”与“使用”也会深入更多人的观念中。

云端。如今,我们的很多数据,包括文本、音乐、电影、游戏都存储在云端。比如我们iPhone里的照片会上传到iCloud云端,当我们换手机时,就可以从云端将那些照片下载到新手机里,十分方便。

从根本上讲,将东西存在在云端的首要目的是深度共享数据,这种共享并不局限于个人之间,不同的企业云之间也会存在数据共享,直到最终成为一个超大的云端。

届时,我们的手机、电脑都会转变成入口或终端,我们只需要登入,取得授权,就可以加载云端相应的数据,至于这个数据是谁的,存储在哪,都变得不再重要。

七、共享(sharing)

在数字化时代,共享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比如开源系统Linux,开源社区GitHub,都属于共享的范畴。最典型的例子要数维基百科,它是一部全球所有人共同创作的百科全书,任何人都可以对其内容进行添加、删改,并享有免费使用的权利。

它就像是一种态度、一类技术、一些工具,可以促进人们分享与合作。

分享。无论是微信朋友圈,还是微博,又或是Facebook,人们每天都会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法分享到网络中,这几乎成为我们每天的日常,这些分享也成为我们整个网络的构成基础。可以预计,未来我们分享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会更多。

合作。有了网络上的分享,就有机会聚集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某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比如我们在网络上发起的公益活动、众筹项目,甚至是旅行计划,都有可能聚集一批人。这不仅让那些独自一人无法办到的事情成为可能,而且会涌现出更有价值的结果。

协作。在线协作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工作方式,它比临时合作更能产出有价值的结果。比如像Linux这种开源系统的开发与维护。

虽然参与协作的人没有任何经济回报,但创造这些产品让参与者获得荣誉、地位、声望和满足。这种方式经济学无法解释,但却让人们摆脱了对资本主义投资者的依赖。

集体主义。数字科技让政治与权力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在网络科技还不发达时,发生一件异常的事,民众即便有看法,也没有发声的渠道。

而如今,一旦发生了异常事件,并在网络上曝光,如果引发数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的关注和舆论,那么将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有机会改变整个事件的结局。

这是一股自下而上的力量,它的威力远超我们的想象。舆论导向、粉丝经济、众筹众包,集体的力量,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得以凸显。

可以预见,未来,这种共享的范围会更加宽广,程度也会越来越深。

八、过滤(filtering)

很多人认为,时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应该有效管理,合理使用。但是,时间是无法被管理的,无论你如何做,一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并不会多一分少一秒。对于人而言,真正宝贵的是注意力,它是人类唯一不需要训练就拥有的财富。

注意力在哪,产出就在哪,金钱也会到哪。很多人给自己制定了的学习时间计划,也按照时间计划严格执行,但效果并不好,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的时候一会回个微信,一会刷下微博,感觉像是在学习,但大脑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非常少。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社交信息、视频、音乐、文章、娱乐各种内容都在对我们进行狂轰乱炸,让我们应接不暇。

我们的注意力被很多毫无价值的信息割裂和占用。于是,为了挽救自己残存的注意力,让它产生更多的价值,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信息过滤。我们需要一个信息过滤器。

理想的信息过滤器需要考虑三个方面:

首先,能推荐自己喜欢的东西。目前各类软件和产品都自带推荐引擎,比如虾米音乐、今日头条等,我们通过收藏、评价可以让系统知道我们的喜好,并根据这些喜好来推荐相似的音乐或内容。

但是,只接触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有风险的。一方面会让自己忽视那些自己原本可能喜欢上的事物,从而与它们失之交臂。另一方面,长期只接受自己喜欢的事物,会让自己的观念变得片面,不能从更全的视角去看待一些问题。

其次,需要知道朋友们喜欢什么,而那又是自己目前还不了解的。比如关注朋友,就可以获得朋友每天的动态,可以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有什么新鲜事。

另外,它可以推荐某些我可能现在不喜欢,但经过尝试后大概率会喜欢上的信息。这需要过滤器对我们有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够根据我们平时所喜欢的事物,推断出哪些是我们潜在的喜好。这需要它具备很强的智能以及丰富的数据资源。

未来,随着数据量的进一步加大,信息过滤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我们所需要的过滤器,不仅仅是能够精准的筛选出我们喜欢什么,以及我们可能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合理的保护我们的注意力不被无价值的信息占用。

九、重混(remixing)

人们通常认为,是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然而,经济学家研究发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于对已有资源重新安排,从而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增长源于重混。技术亦如此,新的技术大多都是旧有技术的重新组合应用。

从古至今,人类积累了成千上万的简单技术和复杂的技术,对它们进行重新组合混用,可以诞生无数种新的技术,推动科技的发展。

在媒体领域,如今丰富多彩、各式各样的媒体,都是旧有形式重混而来。比如无声电影加上音乐和配音,就成了有声电影。黑白电影加上色彩和特效,就成了色彩丰富的电影。

当媒体数字化后,成了流动的数据,我们可以从中抽出基本的单元,进行重新编排,从而形成新的媒体。我们可以节选电影的一个片段,去掉声音,然后自己配音。也可以选用多个片段,配上音乐制作成MV。我们可以对音乐进行混编,加入更多的声效和音色。

我们每天在微博、微信、抖音上发布重新编排的动态图片、文字、声音和动画达到上亿条。可以预计,未来几十年,新的媒体形式会进一步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我们对各种媒体的重混,源于简单工具的创建和普及。

有了诸如平面处理、非线性编辑、后期特效、粒子系统、录音软件等廉价而方便的工具,那些之前只能由专业团队在摄影棚和录音室里才能制作的电影和音乐,现在普通大众在家就可以完成制作,而且效果不赖。

而这些工具本身,也是对旧有的摄影术、录音技术的提炼、数字化以及重新组合。

重混,是对已有事物的重新编排和再利用,但同时也是对旧有财产和制度的破坏。我们对那些电影、音乐、文字的重新剪辑和编排,将有可能对原著的知识产权造成侵害。

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对于已有材料的再利用和再创造,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必须实践的活动,因为它是创新和持续增长的动力。

未来,肯定会出现更多形式、更深程度的重混,它们将对原有的创作或技术带来更深刻的影响。

十、互动(interacting)

游戏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互动式电影,通过我们的操作,引领主角走向最终的结局。近期有一部作品——《底特律:变人》,将这种互动式推向极致。

玩家不需要进行很多操作,只需要在故事转折的地方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或愤怒、或同情、或安抚,不同的选择将推动故事走向不同的结局。

整个游戏总共有上百个结局,如果你有兴趣全部走一遍,你会意识到,你可能看了很多部电影,每一部的人设都不一样,结局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互动所创造的近乎无限丰富的体验。

当然,我们通常所说的互动,一定是与虚拟现实(VR)息息相关。这是另一种方式的互动,可以让人沉浸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我们戴上虚拟现实的眼镜或头盔,我们的视觉便被引向了由计算机创造的虚拟世界,可以是一座古堡,可以是一片丛林,也可以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我们可以在其中穿行遨游,感受我们平时不曾感受过的新鲜感觉。

而我们的真身却一直待在屋子里。

虚拟现实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然没有形成爆发式的发展,原因在于虚拟画面虽近乎逼真,但依然不够逼真,那种拖帧和卡顿的感觉会让人眩晕和不适。

而智能手机的爆发,让屏幕的分辨率和质量迅速提高,成本极具降低,为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优良的载体。相信很快,虚拟现实就会在电影和游戏中大展身手。

另一种更为先进的虚拟现实被称为增强现实(AR)。它通过“光场”或全息投影在真实的空间中创造出虚拟的场景,我们不用戴头盔或眼镜,就可以身处计算机所创造出的虚拟空间,并与场景中的虚拟物件进行互动。

但技术并非就此止步。既然我们能给正常人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我们就有机会给盲人也创造这种感觉。

比如,我们将真实的场景通过计算机转换成脑电波,再通过传感器刺激盲人的视觉中枢,就有可能让盲人“看到”真实的场景,从而获得视觉。

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的互动技术会进一步拓展到更多事物和领域。

这些拓展将沿着三个方向推进:

我们会继续给我们的创造物添加传感器,让他们获得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感官功能,从而能与我们进行更为紧密的互动;技术将离我们更近,互动也与我们更为紧密,变得无处不在;我们最终将融入技术当中,虚拟现实所创造的世界与我们真实的世界融合,我们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互动。

十一、追踪(tracking)

所谓“追踪”,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智能传感器,采集各种各样的信息,形成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追踪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以及解决方案。

如今的智能传感器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小巧,我们可以把它装进手机,装进手表,嵌入鞋底。未来,我们甚至可以把传感器植入我们的皮下,来追踪我们身体的数据。

采集数据,其实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关注身体的数据,就是在“量化自我”。通常,我们描述我们吃了什么,会说吃了鱼、虾或蔬菜,而用量化的表达则应该是:摄入多少卡路里,摄入了多少的脂肪、糖分和蛋白质。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为精确的掌握我们身体的情况,并给我们提供参考。比如想要减肥,就应该降低脂肪和糖分的摄入,提高蛋白质摄入。

当然,相比于营养状况,人们更关心自己的健康指标,比如血压、心率、血糖等。然而,这类数据对于很多人来讲,并不能很容易得到,可能只有每年体检的时候才能知道,但这种检查很多时候往往滞后。

如果我们能够时刻追踪影响我们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我们就能及时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并随时作出调整或治疗,防范于未然。

饮食和健康只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工作、学习、经历、娱乐也同样不能忽略。那么,对于这些“生活日志”的追踪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我们喜爱拍照,是为了记录美好的瞬间;我们爱发朋友圈,是为了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我们保留的聊天记录,是为了偶尔回顾我们曾经说过的话。当这些不同形式的记录通过时间来排列,就几乎成了我们人生的写照。

未来,每个人一生的经历都将被各种设备、以各种形式记录和追踪,形成一份永恒的记忆留存于数字世界中。

除了人类自身,我们还希望达到万物互联。所谓物联网,就是通过智能传感器,采集各种物件的数据,让它们也变得可被追踪。比如汽车,我们同样关心它的健康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它的状态,如胎压、刹车片磨损情况等。

同时我们可以追踪它的位置,速度。如果我们把汽车想象成一个人,我们可以说,我们记录了它一生(从出厂到报废)的健康状况、经历(去过哪些地方)、犯了哪些错误(违章)。

通过追踪,我们可以获得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通常会存储在云端,被用来分析和训练人工智能,并给我们提供结论和建议。

而这些海量的数据达到一定的规模,会涌现出无限的未来。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化,可以塑造出无限多的新形态、新产品和新服务。

追踪将给未来带来无限的可能性。

十二、提问(questioning)

几十年前,人们无法相信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社交、购物等活动。马云上个世纪去推广电子商务,也被拒之门外。然而,那些之前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如今都逐渐成为现实。

在现代的文化与技术体系中,技术元素正通过不断发明新的社会结构加速创造新的“不可能”事物。比如阿里巴巴通过评价系统和技术手段创建社会信用体系,使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成为可能。

互联网技术拓展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可以在微博、YouTube上看到各种奇人异事,那些我们不敢相信的事正通过屏幕向我们涌来,让人们逐渐变得更愿意相信:那些曾经被认为不可能的事,在未来会成为现实。

我们突然变得有些迷茫:那些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成为了可能,而那些我们认为显而易见的事却远比想象中的复杂。

我们对于未来的把握削弱了,技术将我们引向了一个充满未知的未来。

然而,这种未知同时也加深了好奇。人们开始去寻找答案,通过Google、百度、维基百科去搜索、求证那些他们不敢相信的事实。Quora、知乎等问答网站也伴随着人们求知欲望的强烈而诞生。

通过这些新的互联网工具,人们可以迅速发现新的答案。

然而,科学包含一个悖论。每个答案都会孕育至少两个新问题。工具越多,答案越多,由此而产生的新问题也就越多。我们通过科学技术发现了很多未知问题的答案,同时,产生了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我们的研究越深入,我们就变得越无知。

搜索引擎、维基百科、知乎可以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答案,其中大部分答案质量很高,而且免费。未来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会让我们获取答案更为方便和快捷。

当答案变得越来越廉价,那么问一个好问题就会变得更有价值。

一个好问题值得拥有100万种好答案。一个好问题挑战现存的答案。一个好问题创造新的思维领域。一个好问题提供创新的契机和种子。一个好问题能够衍生出许多其他的好问题。

提问将变得比回答更有力量,能够帮助我们生成问题的技术也会受到更多的青睐。

十三、开始(beginning)

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或者因为太过稀疏平常而为人所忽略,我们的世界正在进行一项极为重要的进化。

智能芯片让物件变得有活力,智能传感器以及互联网正不断地采集数据送到云端,全球的人类心智以及机器心智正在逐渐形成一个超级心智。

它将可以给全球提供任何必需的知识、建议以及全新的心智。

当然,如今只是一个开始。这个开端或许会很漫长,而且道路并不明朗,不过我们可以窥见一些端倪。我们可以把全球的事物想象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包含了所有人的心智、所有机器的行为以及自然界的智能。

从硬件角度讲,全球每一台手机、电脑、智能设备都是它的神经元,按照目前的数量,是人类大脑神经元数量的4倍,而且还在以极快的速度递增。

那么谁在编写软件呢,当然也是人类自己,我们在网络上的每一个行为、留下的每一个数据,都会强化它某个节点的功能。

在这个整体中,人们的大脑逐渐变得可以直接连接,可以共享思维、记忆和意识。中央集权会逐渐消失,而分享、使用及追踪这类新的力量会主宰我们的生活。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一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作为整体,它将继续沿着固有的方向前进,即:更多的流动、共享、追踪、使用、互动、屏读、重混、过滤、知化、提问以及形成。

这个进程已经开始,但也仅仅只是个开始。

后记

它可以说对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大胆的预测。

同时,也将人类数字科技发展的历程,解读得非常深刻。所有对于趋势的判断都是基于对过往发展的推理和演绎。

最后,在佩服凯文·凯利深刻的洞见和严密的逻辑之余,也对未来有了一些更加清醒的认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