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大雪寒意逼人,古人取暖有妙招
2022-04-22 10:31
作者 :小品
围观 : 次
01冬装和冬被棉花在我国的历史,据专家研究表明,棉花在北宋之后才开始在我国种植。也就是说,北宋以前的人们是没有使用过棉花的,甚至就连“棉”这个字,那都是从《宋书》中才开始有的,之前就只有“绵”,这也不难解释,丝织品一直都是我国一种很重要的“特产”。古人是非常聪明的,即使没有棉花,但是他们创造出了其它的保暖方法。大家都知道,古代人是很喜欢打猎的,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将暖和的动物皮毛做成衣服、毛毯用以御寒的事例。但动物的皮毛非常昂贵,比如狐裘、羊皮等,在古代,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那么那些普通人家是怎么御寒的呢?其实除了皮草以外,那些一般家畜的皮毛也是很厚实,可以保暖的,比如鸭绒、羊绒等等一些相对便宜的皮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到的鸭绒被。而且鸭绒被即轻巧又暖和,相对于皮草而言不会过于厚重。不过这些东西也不是随便哪一户人家都能消费得起的,如果家境贫寒,就只有将诸如柳絮、芦花、稻草等东西缝进衣物或塞进被套中用以御寒。还有一种更加智慧的方法,由于实在没有钱来购买制作厚实的被子,他们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将黄沙在锅中炒热,然后在铺到褥子下面,炒热的黄沙也可以提供一些热量。当然北宋之后,棉花传入我国,古人发现这种植物极其暖和,便大面积种植,纺花做棉衣、棉被。而棉袍,是古人过冬御寒的主要冬装之一,穿着时间最久。袍原本是一种御寒内衣,《释名·释衣服》称:“袍,苞也;苞,内衣也。”袍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是在古代“深衣”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有内外两层,夹层里放入柔软的御寒填充物,就成了袍。古人最早说的袍,指的就是御寒的棉袍。但起初棉袍写作“绵袍”或“绵”,概因所用填充物的不同,并非是现代常用的棉絮,而是蚕丝质地的绵絮。中国何时开始穿袍的?从史料记载来看,上古三代人们已普遍开始穿袍。在周代,袍的地位并不高,属于一种生活便装,而不作为礼服穿。由于御寒性能好,当时野外作战的士兵在冬天都“标配”有袍,所谓“战袍”即因此而来。这时袍的功能类似现代士兵所穿的“军大衣”。然而,冬天能拥有一件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诗歌叫《无衣》,诗的开头即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意思是,谁说我没有军服,我和你共有战袍呢,反映了当时秦国军队在物资困难的冬天,前方士兵只能两人合披一件袍抵御寒冷的情形。当然,袍也有高档与低档之分。如果夹层里所填的是“纩”,即新的高级天然蚕丝絮,称为“茧”;如填充的是“缊”,即絮头、细碎枲麻这些粗劣、陈旧的填充物的才叫“袍”,此即《礼记·玉藻》中所说的“纩为茧,缊为袍,禅为,帛为褶。”这种袍是穷人的御寒棉衣。棉裤,是古人御寒下身所着的又一重要冬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中,出场的燕紫琼“身穿紫绸短祆,下穿紫绸棉裤,头上束著紫绸渔婆巾”。这虽然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却是时人冬天的流行装束:上穿棉袄,下着棉裤。由于宋朝时战争不断,所以统治阶级都会重视边防将士的冷暖。除了发薪水之外,也会赏赐衣物和炭火,这些东西也会根据地位不同有所差异。自然,禁军中负责拱卫京师的军队赏赐得就会好一些,材质上也是上等货。反倒是在边境最需要保暖的士兵条件差了很多,对于那些驻守在北方苦寒之地的将士,生活极为窘迫,甚至穿的是纸甲来取暖。说起纸衣大家可能会疑惑,纸做的衣服怎么取暖?其实这对于当时一些贫苦人群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唐宋时期,农田大多用于种粮食,麻的种植就相对减少了。此时造纸术却开始发展起来,穷苦的人就不得已从中取材了。此时专门有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称作“纸裘”,原料一般采用较厚而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质地坚韧,揉皱之后不但耐穿,还可以抵挡风寒,透气性也相对较好,加上造价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必备首选之物。手套和帽子在保暖方面,古代人不仅考虑到了穿,也没有忘记手和头的保暖。在马王堆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至于头部保暖,花样更多。明朝以前多在头上戴帕头保暖。元代,上层妇女戴抹额,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抹额又被成为勒子,成为民间妇女最爱的御寒物品,普通贫民和士庶阶层相比,只在材质、珠宝使用上有不同。贵族妇女还有“卧兔儿”或“昭君套”。在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说到帽子,古人并不将冬天戴的帽子称为棉帽,而叫“暖帽”,这一叫法在唐代使用最广。宋元后棉花普及种植,中间则填棉絮,遂成真正的棉帽。风帽其实是据胡帽设计改进的,在南北朝时已出现。由风帽改变而来的“突骑帽”是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冬天喜欢的又一式样,戴这种帽子另需在头顶系结布带,将发髻扎住。在唐代,最受欢迎的还是“胡帽”,此系列中的“蕃帽”为当时最流行款式之一。蕃帽是从西域过来的最好的“进口货”,帽两边有护耳,又称“搭耳帽”,冬天垂下来,刚好把两只耳朵护盖上,保暖性能很好。宋代时胡帽遇冷,汉魏时期大为流行的头巾再一次兴起。不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文人、官宦都喜欢扎头巾。这些所谓的巾其实上是软帽子,如以前属于巾类的幞头,虽然宋代仍呼其名,但早已变成了帽子。帽子在明朝开始大普及,明清时期人们冬天除了着棉袄、穿棉裤,还戴棉帽。明朝最为大众化的帽子则是名叫“六合一统”的小圆帽,它比“四方平定”巾出现要早。此帽由裁为六辦的等比例布料缝合而成,下缀一道帽檐收口,官称“六合一统”。这种帽子因纹线、形状如西瓜,俗称“瓜皮帽”。这种瓜皮帽由朱元璋亲手设计。明陆深《豫章漫钞》记载,“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詹。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曰‘六合一统’云尔。”火墙和地暖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一首古诗,叫《卖炭翁》,从这首诗当中,我们可以得知古人用最原始的方式——烧炭来取暖。春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做燎炉。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当然了,所谓燎炉也不过是一个巨大的青铜器,里面丢一点炭火取暖。可是燎炉也终究有局限性,大户人家就开始往怎么让整个房子暖起来这上面动脑筋,于是不久后便出现了壁炉和火墙两种方法。原理也是很简单,墙内做一根管道通至灶台,灶台这边生火,自然便能将热气传到墙上以此取暖。只是虽然原理简单,但也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承担起的,所以不管是壁炉还是火墙,多数应用于宫殿和贵族高官家中。火墙在那个年代自然已经算高端了,但是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椒房比起来,不管是成本还是技术上,都未免小巫见大巫。李善引在其著作《三辅黄图》中写道,“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也就是说这“既温又芬芳”的椒房,乃是汉代皇后的专属居所。虽然并不具备普及性,但也可以作为古人取暖黑科技的佐证之一。以上多数都是在房子上动手脚的大工程,能够享受这种“黑科技”的肯定都是非富即贵。到了明清的时候,在一些特殊的宫殿底下或者大户人家的屋子下面更是有着颇具规模的循环烟道,外接火坑生炭取暖,名曰“火地取暖”,也就是低配版的暖气。穷人百姓的话,真的受不了的也就只能稍微弄堆柴火烧烧,或者躲到一些冬暖夏凉的地窖里面,再就是多添一点稻草铺罢了。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72-527)在《水经注》中曾描述过河北的地暖,他说观鸡寺大堂的房基是石头做的。房基里面连通,从侧面屋外点火,热气往石头房基里流,大堂里就暖和了。道光皇帝有诗云:“暗热松枝地底烘。”暖地也是东暖阁、西暖阁名称的由来。诸如养心殿三希堂,里外两间各不过四平方米,极适于聚暖。火盆、火炉和火坑火墙和地暖都属于“大块头”,不是每户人家都能拥有的,不过还好,我们还有火盆、火炉和火坑。火盆主要有掐丝珐琅和铜鎏金两种。清宫档案中经常可以见到为掐丝珐琅火盆配座的记载。古人还会玩二合一:在火盆里烧松枝,可为居室添香,香薰暖气二合一,也会在火盆上放水,加湿版火盆。在取暖的同时可以给屋子增添香气,又可以保湿,不得不说,古人真是充满了智慧。至于火炉,唐朝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火炉的主要功能还是温温酒、热热菜等一些作用。火墙和地暖不仅可使白天温暖如春,尤其是在气温比白天低的夜晚,睡觉更是少不了。可这样的御寒方式耗费颇大,不是寻常人家都有能力可用的。所以解决他们的睡觉问题所采用的方式是火炕,它的发明算是解决了大多数古人在冬天睡觉的一个保暖大问题。因为到了深夜,火盆不敢放在屋内一直烧,一是有可能中毒,二是都睡着了要是发生火灾就麻烦了。所以火炕对于大家来说已是非常科学了,既保暖又安全。手炉和汤婆子但是之前我们就说过早就秦朝古代就有了用青铜器鼎做的燎炉,那么再缩小一下,就成为了另一件取暖圣器——手炉。手炉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之后随着制作工艺的提升,手炉除了提供“暖宝宝”的功能以外,在明清的宫殿里更是成为了一件冬日里的装饰品,所以你会看到古装剧中各位明争暗斗的娘娘们冬天都捧着一个精致别样、镶满花纹的手炉。手炉多为铜制、圆形,炉内烧炭,握于手中,暖手暖心。手炉是由火炉逐渐发展演变而来,自唐朝始创,到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可在清末以后,手炉工艺开始衰落,如今成为了众多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品。古代人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带着,所以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在寒冷的冬天抱着精巧的手炉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了。有了手炉,自然便衍生出熏炉和足炉。故名思义,足炉是用来暖脚的。而熏炉则是古代的香薰机,也就是利用冒烟喷烟来做为室内的“空调”,顺带添点香料,既怡情又御寒,可谓一举两得,难怪南宋文学家谢惠连会在《雪赋》中写下“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这东西除了铜铁以外,小康家庭也会使用陶土制作,比较由此成本就下去了不少。跟手炉有相似之处的还有宋朝的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类似于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在被子里。这汤婆子不容易损坏,大多数百姓家都会有,婚嫁时还会作为送礼的物件,甚至有些汤婆子还会传给几代人。直到清朝甚至现代,汤婆子依然是很多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