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30 12:42 作者 :编辑部小品 围观 : 次
《在家看图做艾灸》共分八章,详细介绍了艾灸疗法的一般常识、艾灸疗法所用的材料及工具、艾灸疗法的基础操作、艾灸与经络腧穴、临床各种常见病艾灸疗法及艾灸保健方法。
全书配有图片300余幅,让您在家轻轻松松看图学会艾灸。
做艾灸的好处艾灸的好处:
温经散寒
灸法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它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条件关系密切。
在治疗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闭经、胃痛、腹痛、泄泻、痢疾等。
扶阳固脱
人体以阳气为化生之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
阳气衰则阴气盛,阴盛则表现为寒、为厥,甚则欲脱。
《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凡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
《伤寒论》中说:“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
说明因寒邪直中人体引起的泄泻,致使阳气下陷或外脱,急当用灸。
《扁鹊心书》还说:“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之所生也”,又说:“如伤寒,疽疮,中风??等症,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
这不仅说明灸法有振复元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不失时机,施灸贵在及时。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崩漏、带下、久泻、脏器下垂等病症。
消瘀散结
《灵枢》云:“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
灸火的热力,能深透肌层,通调气机,畅通血脉,故瘀结自散。
所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肿块,或瘀血所致的痛经等。
防病保健
艾灸养生保健,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的方法之一。
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俗话说:“三里常灸不绝,一切灾病息。
”又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
”说明常灸人体上某些穴位,有防病保健的作用。
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艾灸的这一作用。
如《千金方》记载:“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
??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着人”。
意思是说在吴国(今江浙一带)蜀(今四川、重庆等地)游览之时,在身上施灸两三处,可以很好地预防瘟疫疟疾等传染病。
重要的一点是,它操作简便,易于实施,安全性好,价格低廉,长期坚持正确使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艾灸怎样制作?艾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
艾灸是用中药艾叶,经过晾干、鞣质、去除杂质等工序后制成艾绒,点燃以后熏灸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不同种类的艾灸操作方法略有不同。艾灸大体可以分为艾条灸、艾炷灸和温灸器灸三种。
1,艾条灸,即将艾绒制成长雪茄烟状的艾条,点燃以后,利用艾条产生的热量熏灸人体穴位。通常艾条距离穴位3-5cm,进行回转运动即可,故艾条灸又常称为温和灸。
2,艾炷灸是将艾绒捏成圆锥状的艾炷,大小不等,然后将艾炷放置于人体皮肤上,有时可以将艾炷直接放于皮肤上,称为直接灸。但多数情况下,在艾炷和皮肤之间要垫一些隔离物,如蒜片、姜片、附子饼等。
3,温灸器灸是将艾条切成小段,点燃以后放入艾灸盒当中,然后再将艾灸盒放置于人体穴位上。温灸器灸通常适用于腹部、背部比较平坦的部位。
你认为中医的艾灸疗法有效果吗?你会做艾灸吗?我是中医二羊,一名临床中医师。艾灸的有效与否不是嘴巴说的,是实践出来的。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说起艾灸,我自己本身是一个最大收益者。
我从小素来体质弱,乃至很大年龄了都还尿床。很多年前来广州读书,因为“上火”误用很多抗生素和“凉茶”。结果把脾胃搞伤了。
是很受伤的伤,结果是我吃一点点东西就胃胀,还有一段时间得了厌食症,看到东西就有恶心感,每每走进饭堂,心里边是无比的饥饿感,但是一吃点点东西就胃痛,胀痛、刺痛、反酸。东西没吃多少,但是什么感觉都有。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乎两年的时间,人都变得很瘦。因为担心增加父母的负担,跑去医院折腾几次后,没见任何好转,吃药后反而加重,就再没去看了。
后来学到了针灸,书上有提到艾灸治疗阳虚的效果很好。结合简单的辨证,很明显,我就是胃寒,阳虚体质。于是跑去学校附近的医疗器械店。买了一包艾绒,按着各种教程,开始试着给自己艾灸。
期间一边艾灸一边看各种艾灸的专业书籍。当看到一本古书《扁鹊心书》提到重灸可以治疗大病,改善体质。于是邀上一个铁杆中医同学,我们开始做疤痕灸,也就是传说中的化脓灸。
当然这期间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试的人才知道。
学中医就得实践体会,就得从自己做起。每天中午都灸,怎么灸的。就是传说中的疤痕灸。就是弄一段艾柱,直接放在关元穴上烧,直到烧完火灭,再接着下一壮。每天十五壮,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
还清楚的记得第一壮艾柱把皮肤烧焦的味道,还能体会那种烧灼痛、刀割样的疼痛。不过痛过,也是值得的。坚持这样灸了一个月后,体质大大改善,胃口好了、宗气足了,手脚暖了....
当然,这种方法不是适合推荐每个人都去做的。
如果你是一个中医的狂热分子,如果你是阳虚体质,体寒严重,如果你也有一身的病痛,你可以考虑在自己身上试一试。
试过了,就再也没什么人、什么事能动摇你在中医这条路走下去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