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泥蒿的功效与作用

2021-06-25 22:10 作者 :编辑部小品 围观 :

泥蒿简介

多年生草本,高约20cm。叶有柄,互生,羽状深裂,裂片更分裂,末端尖,叶背密生灰白色细毛,茎上部叶有时全缘。花茎出于极端及叶腋,着生多数小头状花序,排列成穗状花序;花冠筒状,呈淡黄色。果实为瘦果。花期夏、秋间。

泥蒿的功效与作用

什么土质种泥蒿好

泥蒿是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堤岸或沼泽中,野生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等地。早在明朝时期南京地区居民已开始采食野生泥蒿。至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人工栽培,因其富含藜蒿精油而风味独特,又具有丰富的营养,已成为需求量日益增多的地方特色蔬菜,是新兴种植的野生蔬菜。以嫩茎供食用,其脆嫩、辛香、风味独特。

泥蒿是一种保健蔬菜,有清热解毒、调中开胃、降血压等功效,可治胃气虚弱、浮肿等病症,民间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记载:萎蒿“气味甘无毒,主治五脏邪气…久服轻身、耳聪目明、不老”。

泥蒿又名蒌蒿,也写作藜蒿。称作泥蒿似乎更贴切,因这种菜大量生长于南方湖区,在潮湿的泥滩上,生长尤其旺盛,食用蒌蒿之习古已有之。《诗经》《齐民要术》种均有其食用记载。至宋代,诗人吟咏更多,名句有苏轼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黄庭坚的“蒌蒿芽甜草头辣”、陆游的“旧知识芥真尤物,晩得蒌蒿又一家”,等等。那时候,蒌蒿不仅是春季应时野蔬,还是江淮地区民众在荒年青黄不接之季的度命之物。很多朋友吃过泥蒿以后都念念不忘它的清香,有网友为其写有打油诗:“原为野泥草,摘来玉盘尝。偷得三分味,两者倍余香。

种植方法:

1、土壤在各类土壤中均可生长,最好选择灌溉条件好,以保水保肥性能好的沙土壤最为适宜。

2、温度泥蒿性喜冷凉,在日平均温度5℃左右时开始萌发,嫩茎生长最适温度为日平均12-18℃,20℃以上茎杆迅速老化,品质下降。地上部分能经受轻霜冻,经-5℃以下低温地上部分逐渐枯萎。

3、光照植株喜充足阳光,但强光下嫩茎易老化。

4、水分喜湿润,不耐旱,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叶片柔嫩,品质好。一般1-2天浇水一次

4、肥料腐熟有机肥。以基肥为主,在生长季节里,视长势情况,追肥1-2次。

5、种植时间多于3月上旬播种或5月进行分株或6-8月进行扦插。种植步骤:

1、选择前茬未种菊科作物的田块,混合腐熟的人畜粪。

2、3月上旬将种子混合三倍细沙,撒播或条插覆土,浇水,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缺苗时移栽补苗。或5月上中旬将种株连根挖起,截去嫩梢,按40厘米左右的穴距栽于大田,每穴栽1-2株,踏实后浇透水,约1周可成活。或6月下句至8月,割下健壮茎秆,截去嫩梢,将茎秆剪成长约20厘米的小段,插于大田,每穴4-5根,株行距30厘米×35厘米,踏实浇透水,10天左右可成活。

3、经常保持田间湿润,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

4、株高20-25厘米时可采收,将嫩茎齐地面割下。每次采收后结合浇水追肥1次。

5、当地上茎枯死后,齐地面割去,清洁田园,施肥、浇透水。可耐-5℃以上低温。冬季低于-5℃时需用地膜覆盖或用其他方式进行保温。每天中午适当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待早春温度升高会再次萌芽。

种植小提示

泥嵩是多年生植物,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用分株法和扦插法繁殖比播种种植要简便。第一年种植可以从农民手购买植株或去野外挖野生泥蒿。野泥蒿种子尚且没有普及,不太容易购买泥蒿品种较多,按嫩茎颜色分为青泥蒿(嫩茎青绿色)、白泥蒿(嫩茎浅绿色)和红泥蒿。红泥蒿味浓,但纤维多,萌发迟,产量较低。目前菜农栽培多用青泥蒿或丶白泥蒿。红泥蒿在江滩、湖边野生较多

烹饪小技巧

泥蒿鲜嫩茎秆清香鮮美,脆嫩可口,营养丰富,风昧独特。凉拌、炒食皆宣。

最常见的吃法是去除叶片后掐成5厘米长的段,加入蒜瓣爆香清炒,或先用腊肉丝或腊肉片下锅炒出香味,再倒入野泥蒿翻炒。

凉拌时需焯水后再拌入喜欢的作料。

标签:
相关文章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