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元宵节点灯的由来(灯会的由来)

2024-05-22 09:47 作者 :小品 围观 :

元宵节点灯的由来(灯会的由来)

在中国传统的民间民俗活动中,以花灯、灯会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唐代,灯会在长安、洛阳等地最为兴盛。那时,皇宫内有宫灯、彩灯等。民间也有在夜间摆灯赏灯的习俗,以表示喜庆和对丰收之年的祝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灯和灯会在各地民俗活动中日益盛行。

1.历史起源

元宵花灯最早出现在东汉,那时称为“漏灯”,因在夜里漏风时将火种点亮而得名。到了宋代,元宵灯会已十分盛行。南宋《梦梁录》记载:“宫中多采木为灯……大内宫城灯市,外则用砖铺就花壁……”元代诗人元好问《四时春灯》中记载:“夜设灯于内宫,其声鼎沸之声可闻十里之内;门外树下及街市灯开三次即灭;街灯再亮一次即燃;门外树下又挂满数盏彩灯……”明代诗人洪应明《宫调·赏灯》记载:“正月十五夜放灯,至夜不熄;宫人戏得于灯里……”这些资料都反映了当时元宵花灯繁盛、灯节盛况。明代后期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正月初八夜放之明如昼;十五日夜燃之黑如墨;七日更悬之三更;十二日更高之四更……”这是关于元宵灯会起源最早的记载。从灯与花灯这两个词可看出当时元宵灯节已经非常热闹了。

2.起源和发展过程

中国人的元宵节是从唐代开始的。它起源于魏晋南北朝,一直延续到清朝。《燕都岁时记》载:“正月十五日……有女子,结佩(灯)如钟馗,每夜出市,高挂数丈,以招鬼祟。”唐《长安十二时辰》诗也有记载:“张灯彩宇竞明皇……万家灯火满长安。”唐代时期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盛况更是为全国所罕见。除了有灯彩的民俗活动,还有歌舞、戏剧等各种娱乐表演活动。明代嘉靖《宛署杂记》中称“元宵夜之三五日,为盛。”灯文化是中国的文化特色之一,各地元宵节均有丰富多彩的灯会活动。

3.影响范围

据有关资料记载,中国从汉代就有用铜钱制作花灯的传统,但到宋代已经很普遍。南宋在北方就有"元宵灯市"一词,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型节日装饰风俗。到了明代,民间自发地举办大型花灯活动日趋增多。而灯会一直延续到现在,它已成为各地春节期间喜庆活动之一。

4.传承和发展问题

在花灯、灯会活动中,花灯和灯会都属于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今,花灯和灯会活动日益发展壮大,它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日益显现。但是,由于灯会所用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目前元宵节灯会仍是一个小众、小规模的民俗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花灯、灯会的出现,元宵节灯会必将得到较快的发展和普及,从而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