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3 03:15 作者 :代跑腿公司 围观 : 次
上海市**妇婴保健院创建于1947年2月,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市级妇幼保健院之一。1952年9月,更名为上海市**妇婴保健院。1992年通过全国首批爱婴医院评审。1995年被评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006年成为同济大学附属**妇婴保健院。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干部保健指定单位。医院认真贯彻国家妇幼卫生方针,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按照“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控制费用,便民利民”的工作要求,坚持公益性办院方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用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为广大妇女婴儿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
符伟国主任医师_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 医生简介符伟国,男,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中青年专家。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亚洲血管学会委员、国际腔内血管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血管外科与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普外科学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从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博士学位,师从于我国著名的外科事业奠基人冯友贤和吴肇光教授。 专业特长: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与微创治疗。具有24年手术经验,12年腔内微创治疗经验:目前已实施700例腹主动脉瘤传统手术;1027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558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和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传统开放手术。在(1)腔内微创术治疗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颈动脉瘤、髂总动脉瘘、锁骨下动脉瘤以及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中风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胸腹主动脉瘤切除、内脏动脉重建、人造血管移植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3)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4)降主动脉-腹主动脉跳跃式人造血管旁路术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胸腹主动脉狭窄;(5)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中、重度颅外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6)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自体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慢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症;(7)后腹膜肿瘤累及大血管行肿瘤和下腔静脉或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一并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8)点式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临床创新:在中国创立主动脉夹层和动脉瘤腔内微创治疗的方法学;全球首次系统论述;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并发逆行性A型夹层;发表于全球心血管顶尖杂志、美国心脏协会官方杂志——《循环》(《Circulation》);全球首创;封堵器;治疗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论文发表在国际;血管腔内治疗;类排名第一的杂志 《Journ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所带领的学科成为全国血管外科培训中心,目前,符伟国教授已在全国37座城市的81所三级甲等医院推广了腔内新技术,推动国内腔内技术的普及应用。 受邀参加的国际多中心研究:欧洲多中心研究(EuREC):唯一欧洲以外的血管外科中心,论文已被CIRCULATION录用,影响因子:14.595;作为中国的血管外科中心之一,正在筹备参加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血管腔内治疗专家Michael D. Dake牵头的;主动脉腔内修复后并发症防治;全球多中心研究。 促进中国血管外科与国际的学术交流: 2009年11月:作为国际主席团学术委员会成员出席在美国召开的Veith Meeting并发表学术讲演。 2009年10月:作为国际专家出席第十届亚洲血管外科学年会(ASVS2009)并发表学术讲演。 2009年2月:在美国规模最大的血管腔内治疗会议之一International Congress ⅩⅫ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s受邀做会议主持并做主题发言(唯一亚洲专家)。 2009年1月,出席在香港召开的Leipzig Interventional Course,是国际主席团成员中的中国专家,主持并做大会发言。 2008年1月,出席在德国莱比锡召开的欧洲最大规模的血管腔内治疗会议Leipzig Interventional Course,是国际主席团成员中唯一的中国专家,主持并做大会发言。 符伟国教授目前承担国家863攻关课题,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卫生部、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卫生局的科研等课题8项。;血管外科三项新技术;荣获199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原位大隐静脉动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获’99香港国际中西医学术交流暨卫生教育新进展论坛大会组委会颁发的紫荆花医学科研奖并获优秀学术论文(1999-8-1);;血管腔内人造血管移植术治疗动脉瘤;获’99上海市第三届临床医疗成果奖三等奖;;颅外段颈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调查和外科治疗的研究;获200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获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064515-2-R09)。2008年,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兼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中国普通外科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等10个核心期刊编委,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专著2部:《临床血管介入治疗学》,《周围血管腔内技术》;参与撰写《现代外科学》、《实用外科学》、《血管外科手术图谱》等专著。 目前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15名,拥有4项发明专利。曾于1995年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第五届;银蛇奖;;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1996年上海医科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1997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1998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08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1995年入选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主编的《国际传记大词典第23版》。
维生素D缺乏病什么是维生素D缺乏病
维生素D缺乏病(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日晒少(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可使维生素D前体转变为有效的维生素D)、摄入不足(奶、蛋、肝、鱼等食物)、吸收障碍(小肠疾病)及需要量增加(小儿、孕妇、乳母)等因素,使体内维生素D不足而引起的全身性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其突出的表现是小儿的佝偻病(rickets)和成人的骨软化症(osteomalacia)并同存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同时影响神经、肌肉、造血、免疫等组织器官的功能,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